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新荐书(2011年11月)

  《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

  【俄】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 著 蓝英年 徐振亚 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1年9月

  前苏联对于历史的公开、透明开始自戈尔巴乔夫时期,但其不可避免的前奏,是温吞、灰暗、残酷的勃列日涅夫时代。作家利季娅的记录,就是从那一刻、那一地开始,为历史做见证——那个庸常无为但歇斯底里施虐的统治时代,在她笔下,无处藏身。她因此被开除出苏联作协——她的许多朋友前赴后继地被开除,永远不可能在当时的苏联公开发表作品,而且人身受到威胁。这一代价,是那个群体的自愿选择。事后,读者可以从作品中发现,这一选择,对历史、对苏俄人民乃至人类有着怎样的永久价值。如是,读者得以看到与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齐名的《索菲娅·彼得洛夫娜》《被作协开除记》《纪念弗丽达》《“孤寂的威力”——忆萨哈罗夫》等等著名的篇章。蓝英年先生的长篇序言,尤值得细读。

  《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

  【美】戈登·S.伍德 著 傅国英 译

  商务印书馆

  2011年8月

  “美国革命”系指13个殖民地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进行的斗争。脱离宗主国大英帝国,靠的是战争,有流血和牺牲。但是它不同于欧洲、亚洲和拉美等近代以来的革命,于内部,它没事后清算——它几乎是惟一一场与经济贫困、社会动荡凋敝等无关的革命。因而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定了它的保守性格。其实,这场革命的意义在于,将北美大陆从传统社会带进了现代社会,尤其在体现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即个人自由独立与社会民主治理方面,比所有其他革命都更加彻底。美国后来的发展正基于此。

  《倾听底层:我们如何讲述苦难》

  郭于华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1年9月

  中国农民群体遭受的不公,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这不公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它是以怎样的方式完成的?它给这个群体带来的集体性伤害具体呈现什么样式?整个民族该如何反思这不公,以及怎样在救赎中获得最后的精神解放?这是郭于华此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通过对陕北骥村持续十数年的观察和研究,郭于华带读者走进60多年前的土改历史,力图呈现历史关键时刻的本质。虽然已被遮蔽太长时间,但揭示历史真相,是纠正不公的第一步,也是该作未申明的主题。

  《巨人: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与亚伯拉罕·林肯平传》

  【美】约翰·史托弗 著 杨昊成 译

  东方出版社

  2011年10月

  在历史关键时刻,时势将两位出身贫贱低微的人造就成顶天立地的巨人。正如作者叙述的那样,两人的共同点比人们以为的要多得多。他们为割掉美利坚身上的疮疤——奴隶制,在两个战场分头作战。源于内心的道德感,不仅使他们的业绩彪炳千秋,也为无数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欧洲的觉醒》

  【法】菲利普·沃尔夫 著 郑宇健 顾犇 译

  商务印书馆

  2011年9月

  本书特点,是撷取欧洲史上关键时段、关键人物,以经济与社会为背景,叙述了文化在推动历史演进中的作用。欧洲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文化的革新,最终表现为文化的成熟。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