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丁学良新书《辩论“中国模式”》

【内容简介】 
  如何认知“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前世今生”?什么是中国模式的内涵?国际社会在中国模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评估中国模式的绩效?中国模式付出了怎样的成本?小众市场经济遭遇那些困境?大众市场经济能否消解三富三贫结构?我们今天是否需要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是什么?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独辟蹊径的回答。 

【作者简介】 
  丁学良,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通讯研究员。 

目  录 

前 言……………………………………………………………………………………………001 

第一讲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模式……………………………………………………001 

  所谓的“北京共识”………………………………………………………………………001 

  所谓的“华盛顿共识”……………………………………………………………………006 

  中国模式必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010 

  小结…………………………………………………………………………………………012 

  回应问题: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的评价……………………………………………013 

第二讲 中国模式的“史前阶段”……………………………………………………………019 

  从参照“修正主义”到参照“资本主义”………………………………………………020 

  小邻居,大启迪……………………………………………………………………………028 

  四处探索,模式尚未形成…………………………………………………………………029 

  小结:“史前阶段”的重要遗产…………………………………………………………031 

  回应问题:“开放”比“改革”更关键…………………………………………………032 

第三讲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内涵………………………………………………………………038 

  尝试很多,定论很少:统统凸显矛盾……………………………………………………040 

  支点之一:权力架构………………………………………………………………………044 

  支点之二:社会控制………………………………………………………………………047 

  支点之三:管制的市场经济………………………………………………………………054 

  小结…………………………………………………………………………………………061 

  回应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062 

第四讲 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067 

  寻找新的敌人:找到了!…………………………………………………………………067 

  急需帮忙时,帮忙人就到了!……………………………………………………………084 

  回应问题:我对反美势头的想法…………………………………………………………088 

第五讲 中国模式的绩效评价…………………………………………………………………091 

  隐性的参照系:跟谁比?跟哪个阶段比?………………………………………………091 

  若以国家机器为着眼点……………………………………………………………………094 

  若以全中国为着眼点………………………………………………………………………098 

  回应问题:中国的再崛起…………………………………………………………………105 

第六讲 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114 

  被相对剥夺的弱势…………………………………………………………………………115 

  环境生态的破坏……………………………………………………………………………120 

  体制性的腐败………………………………………………………………………………128 

  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135 

  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137 

第七讲 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140 

  “急性病与慢性病”之……………………………………………………………………140 

  三个轮子之一:出口拉动乏力……………………………………………………………142 

  三个轮子之二:投资的低效率……………………………………………………………148 

  三个轮子之三:居民消费的抑制…………………………………………………………153 

  三个轮子怎么继续转下去?………………………………………………………………159 

  还有一笔大账:稳定的代价不可持续……………………………………………………162 

  回应问题:劳工权益与低碳经济的现实压力……………………………………………166 

第八讲 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170 

  两个时期走过的两条道路…………………………………………………………………170 

  小众市场经济的困境………………………………………………………………………178 

  走向大众市场经济…………………………………………………………………………180 

  小结:以大众市场经济消解三富三贫结构………………………………………………184 

  回应问题……………………………………………………………………………………186 

第九讲 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189 

  关于特殊利益集团…………………………………………………………………………189 

  “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194 

  “常数”梗阻或抗拒………………………………………………………………………200 

  四种可能的对付办法………………………………………………………………………204 

  小结…………………………………………………………………………………………210 

  回应问题: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制约………………………………………………211 

第十讲 转变中国模式:向前看必须向外看和向后看………………………………………215 

  多种启发源泉支持转型的理性主义………………………………………………………216 

  向外看到的两类正面启发…………………………………………………………………218 

  也不要忘记向后看…………………………………………………………………………223 

  “向老百姓还债”…………………………………………………………………………225 

  小结…………………………………………………………………………………………230 

  回应问题: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231 

第十一讲 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233 

  对中国旧轨迹的突破………………………………………………………………………233 

  国际意义上同样将是了不起的转型………………………………………………………240 

  小结…………………………………………………………………………………………244 

编后记……………………………………………………………………………………………
246
 

                   前  言

 

  这本小册子的书名原本拟有两个:《中国模式——来源、绩效、代价、前景》和《中国模式更新换代》。诸位读者一看就明白,两个书名各有千秋:前者含义非常明豁,把本作者欲表达的全书主旨一揽子推出,毫无遮盖扭曲,缺点则是太显得书卷气,也太长了一点儿。后者的优点是明快干脆,朗朗上口,缺点当然用不着细讲,就是显得太通俗化了一点儿,不像是大学教授写出来专供知识分子读的。我是一个特别谦虚谨慎的人,不敢贸然定夺,就把决定书名的大权留给资助本项目的博源基金会的诸位负责人,以及出版社的诸位编辑,自愿当一回书名被决定的作者。

  本书正文篇幅限定在15万字以内,以便读者诸君在有限的耐心还没有被耗尽之前就能把它读完了。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和理清近年来被海内外众多学术界、政策界、工商界、传媒界乃至外交界人士(经常有外国驻华大使馆、驻香港总领事馆的官员与我讨论这类问题)普遍关注的一组相互交织的问题:

  是不是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中国模式?如果确实存在一个中国模式(本书确认有),它的基本特征是哪些?它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这个相当独特的“中国模式”迄今产生了哪些成绩和效果?它——因为人人皆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这些被高度强调的绩效付出了什么代价?面对着已经变化的和极有可能继续加速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局势,既有的“中国模式”受到什么样的冲撞?它的哪些组成部分难以延续?

  如果要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哪些过去被忽视乃至被压抑的目标必须提升到优先的层次?一个更新换代的“中国发展模式”的动力来自何方?它的推出将导致怎样的利益组合?它对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关系的影响会是怎样的?它对中国的治理体制(governance)会提出哪些不同于过去的挑战?为着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的政治精英要从中国本土和国际社会挑选哪些观念要素和制度要素,以作为创新的配置(configuration)?海外华人圈里的专业人才在这方面可以提供何种服务?常规化的服务渠道应有哪些?

  本书不是纯学术的讨论,而是公共政策层次的探讨和相关思路之理顺。本书的目标读者群,只需要大专院校本科毕业生的教育水平即可,不论他(她)们是在中国的政策研究和宏观规划部门、政府管理部门里工作的干部,还是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院所、工商企业、法律财务中介机构、严肃媒体、主要NGO里的专业人员和学生。

  本书表述的方式是系列公共演讲,正文一共是11讲。它们是这么成型的:我首先召集一小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部分来自中国内地,也有来自香港、台湾和海外的华人,目的是获得多角度的反馈),给他们作提纲挈领式的演讲,然后请他们提问题,我再作回应。事后,请专人把我的演讲和回应整理成文,我从头至尾修订补充,特别是加进重要的参考文献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间,我还请专人到图书馆作系统的数据查索,绘制成图表(这是极费时劳民伤财的工作),以支撑我所讲内容的那些要点。

  全书仍然保留原来小范围公共演讲的风格,以便读者有身临其境、参与对话的心境。公共演讲风格的一大优点,就是让受者参与同讲者平等对话的过程,讲者和受者都是最终知识产品之积极的“贡献人”(contributors)。我们所知道的几大文明的经典——儒家的《论语》、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是小范围内演讲(即所谓的“述”)及由这些演讲而启发的讲者同受者之间对话的记录。我们今世的读书人,应该诚心诚意地延续这一伟大的口述笔录的传统。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很多属于所谓的敏感问题。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研究探讨的知识活动,其使命就是力图把“不便说”和“不好说”的重要问题在阳光下长时间晾出来,驱除缠绕着它们的霉味,通过公共辩论激活思路,以求达到共识。我给自己言论自由制定的尺寸,是“三个辣椒”。在好一点儿的中国川味餐馆的菜谱上,通常会在每道辣味菜肴后面,用小红辣椒的图案标示辛辣的分量。五个辣椒是“极辣”,一个辣椒是“微辣”,三个辣椒是“适(度)辣”或“中辣”。这里,我给读者诸君做的菜就是三个辣椒的档次,如果继续降级一路清淡下去,恐怕就会失掉必要的和有益的刺激性。等到诸位某日胃口都变得更加厚实强韧了,我再为大家提供四个乃至五个辣椒的服务项目。希望这一天离咱们不会太远。

  我愿藉此机会,对博源基金会的几位高层负责人和具体项目主持人表达由衷的感谢之情:首先是秦晓理事长、何迪总干事,以及秘书长左军先生、鲁利玲女士、项目主任熊小丽女士。我真希望有更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家,能够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大钱的一小部分,成立公益性质的基金会,推动重要公共政策问题的开放性研究。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裔工商界人士多有这样的习惯,所以代代延续下来,世人既不敢小觑了犹太人的财力,更不敢小觑了犹太人的智力和公共影响力。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同胞,尤其不能忽视这一点。毋庸赘言,按照当今文明世界的学术界惯例,作为公益性质的基金会对所资助的研究出版项目之观点和内容,不负任何责任。这类责任,完全是由研究者、作者自己负的。

  我还要利用本书出版发行的机会,表达对英国《金融时报》几位新闻专业人士的感谢,特别是其中文网主编张力奋先生、曾任编辑兼记者的高嵩先生及田毅先生。他们为我最初的有关中国发展模式的观察和评论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有效的论坛,其中部分内容被进一步扩展深化入本书之中。我与高嵩先生之间和谐的合作,是把象牙塔里的信息转化为公共知识和理性对话的一个快乐尝试。

  另外一群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年轻学者,我也非常想公开对她(他)们致以谢枕,因为她(他)们为我组织了好几次报告会,让我有机会把本书的部分内容拿出来与学生听众交流。可惜她(他)们是如此的谦虚谨慎,不让我公开她(他)们的名字。她(他)们读到这几行文字的时候,就知晓我是多么的感激。

  最后,谨以这本小书纪念我曾度过的特别有意义的那两年:1982年夏至1984年夏(北京);其间,我有机会受教于一群理想主义者前辈——于光远、苏绍智、李慎之、王若水、冯兰瑞。

 

                          初稿于2009年10月2日凌晨,窗外东海波涛涌起

                          完稿于2010年10月8日傍晚,窗外海面碎雨漫舞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