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微观经济学

[[image1]]

书名:微观经济学
作者:罗伯特·H·弗兰克 著
翻译:李绍荣 等译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目 录
第一部分 导言
第1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2章  供给与需求
第二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3章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第4章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第5章  理性选择和需求理论的应用
第6章  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下的选择
第7章  解释嗜好:利他主义和其他非自我主义的行为
第8章  认知局限和消费者行为


第三部分  厂商理论与市场结构
第9章  生产
第10章  成本
第11章  完全竞争
第12章垄断
第13章  不完全竞争:博弈论分析

第四部分  要素市场
第14章  劳动力
第15章  资本

第五部分  一般均衡与福利
第16章  一般均衡与市场效率
第17章  外部性、产权与科斯定理
第18章  政府

 

作者简介

1966年罗伯特·弗兰克毕业于佐治亚技术学院(Georgia Tech),获数学学士学位,毕业之后作为和平自愿团成员,在尼泊尔的边远山区教授了两年的数学和自然科学。而后,分别于1971年和1972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统计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研究生院的刘易斯经济学讲座教授,同时还在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讲授微观经济学原理。离开康奈尔大学的休假期间,曾担任民用航空董事局的首席经济学家(1978~1980年)、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92~1993年),以及巴黎社会科学院高等研究学校的美国文化教授(2000~2001年)。他出版的著作论和各种专题,包括价格和工资歧视、公用事业公司定价、失业度量详论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分配结果。在过去的几年中,他集中研究经济和社会行为中的对抗与合作,他在这方面的书包括《选择正确的池塘》、《理性中的激情》以及《奢侈发热》。与菲利普·库克合著《强者社会》一书,该书获得了评论优选奖,并列入1995年纽约时报编列的优秀书目和商业周刊评选的十本最佳经济学著作之一。弗兰克教授还与本·伯纳克编著了《经济学原理》一书。他的书已经被翻译成8种语言出版。他曾经担任东部经济学会的会长,并被授予安德鲁·梅隆教授职位(1987~1990年)、科南企业奖(1993),以及米雷尔学者项目杰出教育家奖(1991)。

译者简介

李绍荣,彝族,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运筹与控制论专业的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师从杜度教授,1998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2000年被评为经济学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分析、微观经济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等。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以及《经济科学》等刊物发表近20多篇学术论文,并翻译专著和教材数本。


 

译 者 序

罗伯特·弗兰克所著的《微观经济学》是一本在学识上和理论框架上都具有挑战性的教科书,在美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目前已经是第5版,同时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牺牲逻辑严密的条件下,本教材成功地做到了通俗易读,是一本难得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
  对中国学生来说,这本教材最有价值的一个特点是,它不是简单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如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分析和生产者的成本最小化分析等,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使学生通过本书的训练,逐渐形成经济通或者如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自然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或能够看出这些事件的经济含义。这一点之所以对学习经济学的中国学生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我们要努力使自身所掌握的经济理论现代化的时候,往往过分强调数学,以至于自卑于自己对数学分析工具的把握,而错误地把数学混同于经济学,甚至产生一种数学好经济学就好的荒唐想法。有学经济学的老师和学生不止一次地向我提到过这种想法,我一般只好婉转地向他们指出,如果这样,那么数学系的教授不就是最好的经济学教授吗?有的经济学同仁看到数学好的人在国外的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就盲目地认为只有数学好的人才能做经济学研究,事实上却不知道这类学术论文中,有一些论文解决的并不是经济问题,而仅仅是别人在说明和解释经济问题时涉及到的一个数学问题,比如说减弱一个条件或者增加一个条件从数学的角度能够对结果产生什么样的改进,而这个结果对解释现实社会有什么意义可以全然不顾,这也是经济学在自身科学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好就可以在一些权威的经济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原因。但这不等于研究者懂经济学,也不等于他们研究的就是经济问题,事实上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研究的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数学问题。而掌握经济学或能够称为经济学入门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产生经济的直觉,并能够把这种直觉升华成理论上的思想。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经济直觉,让学生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因此对学经济学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经济学教科书。
书中详细而全面地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介绍了微观经济理论,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并且由于作者展开说明的角度不同,本教材具有与其他传统同类型教材完全不同的特点,如在第14章中指出劳动力与普通的商品和服务在市场行为方面的异同,以及资本和其他生产投入要素在生产方面的不同属性等。除了视角新之外,本教材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更新的微观经济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分析说明了许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结合,使读者很容易就能理解经济现实后面所隐含的经济思想,并且又能学会用理论分析实事的方法,同时本书读起来轻松愉快。鉴于本书的特点,我们还向那些已经掌握一定数学分析工具并想深入了解经济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以及正在努力掌握现代经济理论的经济学研究者推荐这本书,特别是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本书的翻译主要是由以下经济学同仁完成:苏创翻译了第2章至第5章,姜天岳翻译了第6章至第8章,郭万怀翻译了第9章至第11章,许冬翻译了第12章和第13章,郭庆齐翻译了第14章和第15章,杨长湧翻译了第16章至第18章,其余部分由李绍荣和张元华翻译,全书由李绍荣统校。本书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凝结着翻译者的心血和劳动,在此衷心感谢合作翻译的各位同仁,同时也真诚地感谢澳大利亚社科院院士黄有光教授拨冗为本书写序,并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易文出版中心的刘占彬编辑,是他的热情和努力才促成本书的翻译和出版。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之自己的水平有限,难免会有翻译不妥和翻译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斧正。书中的翻译错误均由本人负责。

李绍荣
2004年9月22日
于燕北园


原著前言

  我写作《微观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一本在学识上具有挑战性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不仅能被学生接受,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经济学教科书的市场中一般只强调其中之一或其他特点。比如,有些教科书在牺牲逻辑严谨的条件下迎合使用者方面做得很成功,这类教科书有时确实使学生读起来感到很愉快,但却常常没有为学生学习三年级以后的专业课准备足够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教科书在牺牲了可接受性之下,成功地做到逻辑上的严密,可是这种严密除了数学密度的增加,没有其他更多的意义。这类教材往往让许多本科生望而生畏,即使对于那些求解常规数学优化问题很娴熟的学生而言,常常也被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所难倒。我一直相信,一本教科书应该既能保持逻辑上的严密同时也能够迎合大多数学生。通过被使用的教材清单范围判断,显然大多数人同意这种看法。
  我相信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和教会他们经济分析的技术工具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这种认识促使我写成《微观经济学》一书。只掌握技术工具的学生似乎很少注意培养我们这个学科真正的感觉;而获得本学科独到的思维方法,就如我们所说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学生就更少。相反,已经培养出经济直觉的学生会对他们所学到技术工具产生更多更深的思考兴趣,并找出更多应用这些技术工具的有趣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最终成为经济学的爱好者。
  《微观经济学》以极大的耐性详细介绍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同时又把这些工具体现到独特而不同的例子和应用之中,以此说明经济思考方法的力量和多功能用途。
经济自然主义者
  在30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效培养学生经济直觉的方法,就是把他们训练成“经济自然主义者”。学习生物学能够使人们惊奇地观测到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许多生活细节。同样的道理,学习微观经济学能够使学生用犀利的目光看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平凡细节。从书的开始到结尾,我都努力通过从每天的经历中提取的应用例子来培养学生的直觉。《微观经济学》将教会学生看出人造风景的每个特征都反映了隐性或显性的成本—收益计算。
  举例来说,当我把课程讲义放到校园网的服务器上时,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为什么经济学系的商务管理者会由衷地感到高兴,而管理学院(我也给管理学院的学生开课)的副院长却对同样的行为会感到很沮丧,而经济自然主义者就是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大约一周之后,我收到一封来自管理学院副院长的急件,要求我通知复印中心,让复印中心把我的讲义免费地复印给学生。而经济学系的管理者却没有对我提出类似的要求。当我希望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时,管理学院的院长告知我,学生在学院的计算机实验室下载并打印我的讲义是一页5美分的成本,这远远高于学院的复印中心125美分复印一页的成本。因此,向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情理之中。但经济系的管理者为什么不担心同样的问题呢?(当我问到是否把我的讲义复印件发给学生时,他的回答是:“你没那胆量!”)
  我后来发现两个管理者看法不同的原因,他们看法不同并不是因为两个单位的文化有什么不同,而是两个单位之间存在经济激励方面的微小但很重要的差异:对管理学院而言,管理者不仅要支付计算机实验室的打印费,同时也要支付复印中心的复印费。可对于经济系而言,管理者只需支付系的复印机的复印费用,当经济系的学生在文学院的各个计算机实验室下载并打印我的讲义时,账单会直接到学院,从经济系的角度看,这样打印的讲义是免费的。
  整个学年下来,在我的课程中最有分量的作业就是两份简短的论文,我要求他们要努力地从一个经济自然主义者的角度来写。对他们的具体要求就是从个人观察中提出一个问题,并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回答这个问题。在近来的学期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自动柜员机的操作键盘上出现盲文符号?为什么优秀的女模特儿收入高于优秀的男模特儿?为什么新娘要花很多的钱购置婚纱,而新郎常常只是租便宜的结婚礼服(尽管新郎还可以在许多其他的场合穿他们的礼服,而新娘除婚礼外再也不会穿她们的婚纱)?为什么在汽车中需要孩子的安全座位,而飞机上却不要?为什么航空公司对最后一分钟购买机票的乘客要求最高的价格,而百老汇的剧院却对最后一个购买戏票的观众只要求最低的价格?这类作业的优点不仅仅在于提高了绝大多数学生写类似论文的兴趣,而且还在于努力完成这样的论文之后,他们也变成了终身的经济自然主义者。
注重解习题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学习价格理论的关键在于做习题。在每一章的最后本书都为同学们准备了大量的习题,这些习题出自每一章中精心制作的序列例子和练习。从所给出的习题看,本书超过了当前能够从市场上获得的任何其他教科书。由于这些例子和练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出自要求学生掌握的课文内容,而且学生极有可能从事具体而非抽象的工作,这正好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如果没有对上下文的理解作为基础,许多学生看到每章后面的习题时会不知道如何求解。
最好的题目内容
  在《微观经济学》的表述中遵循一个导向原则,即题目内容的重要性和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困难性都受到了同样的重视,由于基本的理性选择模型是后面绝大多数内容的基础,因此我比其他同类教科书倾注更多的心血来关注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我还安排了额外的篇幅来说明需求理论中的弹性及其应用,以及生产理论中的平均与边际的差异。
  作为一些额外发现的方式,这部分论题最难把握,我介绍的是行为经济学中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与理性行为模型开出的药方有系统的偏差。例如,尽管模型一再申明理性人将不应当考虑沉没成本,可事实上许多人受到沉没成本的极大影响(如果某人以礼物的形式接受了一双昂贵但穿起来紧得让人难受的鞋,他就很少会穿这双鞋,可是如果这双鞋是他自己花300美元买来的,情况就不是这样,此时他就有可能穿这双鞋)。特别是在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章节中,我会提醒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感觉到很可能自己的选择就是非理性。由于学生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完全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对理解价格理论最有帮助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人们可能会自然地想到,讨论非理性选择的例子是否会把那些想努力掌握理性选择模型原理的学生弄糊涂。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的经历与之完全相反,学生并不会被搞糊涂。事实上这些例子强调了传统理论的规范要义。学生不断地接触到这些问题后,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中的基本理论原理。确实学生常常通过能看穿许多消费者的错误判断,而产生一种近似于智者的自信。对于那些想详细了解认识的有限性是怎样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教员,书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当1990年《微观经济学》的第1版面世时,许多从事经济学专业的人员对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领域还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接受2000年约翰·贝特斯·克拉克奖(此项奖由美国经济学学会每两年一次授予40岁以下美国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作为标志,行为分析方法迅速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主流部分。
一个更广义的自利概念
  我的另一个目标是把一个含义更广的偏好概念引入个人选择模型中。多数教科书开始时就提出理性选择模型把个人嗜好视为给定。他们有可能是利他主义者、虐待狂或被虐狂;或者他们仅仅只考虑改进自身的狭隘物质利益。但此后大多数教科书在表述时除了狭隘的自利之外忽视了其他所有的激励动机。很容易就可看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经济研究对人的动机描述是通过所获取利益大小来评判的。这让我们知道,例如为什么汽油价格的上升会形成汽车合用组织,以及为什么在单独付费的公寓中恒温器一般都调得比较低。
  而且思维敏捷的学生会看出,许多我们已知的人类行为和这些行为的经济学描述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人们在总统选举时的投票,他们匿名地捐助公共电视台和私人慈善机构,他们捐骨髓给陌生的白血病患者。即使正义的伸张并不会消除原先的伤害,为了伸张正义他们宁愿忍受极大的麻烦和支出。他们会冒着极大的危险从燃烧的房子里把人救出来,或跳进冰河中把落水之人救出。战士把自己的身体压在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上面舍身救自己的战友。透过目前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强调的自利理论的透镜,上述行为会被视为与地球等价的另一个星体上的行为。确实,许多学生对我们的自利模型有强烈的距离感,他们认为自利模型在精神上是狭隘和平庸的。
如许多教科书一样,《微观经济学》直接承认自利动机的重要性,但它用了整整一章来说明社会和经济交易中非自利动机的作用。在这一章中利用初等博弈理论分清了持有非自利动机的人比纯粹的机会主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情形。例如在这一章中证明,有合作天分的人常常能够解决囚徒困境和委托代理问题,而纯自利的人是无法用同样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
增加的教学特点
  与大多数中级教科书不同,《微观经济学》没有收录内容受限制的应用题,内容受限制的应用题倾向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偏离目前争论的发展主线。相反,本教材中把应用题和例子完全地融为一体,并且许多这类应用题还是从实际经验中抽取的,应用题所具有的来自经验的优势,学生们在学习中个人可以感受到。
  每一章的导言和结束语是《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创新点。书中大部分章节开始都讲述一个奇闻轶事,在奇闻轶事中提出一个问题或难点,学完这一章之后,学生都能用这一章所讲述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的导言对许多开始学习时感到困难很大的学生而言提供了特别的帮助。在目前绝大多数教科书中,每一章的结束语只是这一章所涉及到的论题的一个简单注释清单。相比较而言在《微观经济学》中,每一章的结束语却是以陈述的方式对这一章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综述。
  在每一章的最后都选择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有一般的也有具挑战性的。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被用做课堂测验,以帮助学生准确和有效地掌握每一章中最重要的概念。
  在每一章的最后还附有该章课文中的练习答案,这些问题的不同和扩展形式反映在每一章后面的问题之中,通过解这些问题能使学生极大地增加信心,对每一章后面问题的所有详细答案都收录在教师使用手册中。
第5版的变化
  许多大学教科书太冗长,解决问题的自然方法就是出版更简短的教科书。然而出版简短的教科书往往并不成功,原因是许多潜在的使用者无法从书中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专题,通常成功的教材初版就很厚,并且每一个修订版还不断地增厚,毕竟需要把学科的新发展纳入教材之中,同时又很难删减原来的内容,因为使用者已经习惯书中的内容。
  为了结束那种现象,我们把第3版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放到《微观经济学》的网页上。可是,我们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得出的这种认识,在试验中却证明是悲观和错误的,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是有习惯的生灵。许多使用者在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把第3版所包含的内容整理到他们的讲稿里之后,又不得不告知他们的学生到网上下载补充材料时,显然会感到很沮丧。尽管我们把部分内容放到网上的倾向根本不是要淡化教科书的完整性,可我们得到的信息却是如此。在《微观经济学》的第5版中,附录材料所包含的几个部分的内容曾经在前三版的书中出现过,后来在第4版中从正文中删除,现在几乎完全恢复到附录中。
  可是在第5版中,我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所涵盖的内容和清楚表述之间进行微调,这种微调的努力是依据广大批评者反馈的意见而进行的。例如,有关垄断的第12章现在增加了一些有关网络经济和有关对信息部门进行固定投资重要性的资料。并且在关于不完全竞争的第13章,现在首先介绍博弈论的一般原理,然后把具体的寡头垄断模型作为特殊的案例来说明。
  在新的版本中我们还取消了在以前的版本中把某些章节内容标为“辅助读物”的做法。因此第6章(信息经济学与不确定选择)、第7章(解释嗜好)、第8章(认知局限和消费者行为)、第15章(资本)以及第18章(政府)在第4版中还标有“辅助读物”的内容,在新版中就不再做这样标识。删除辅助材料的说明将会消除潜在的误导信号,即认为在这些章节中辅助读物没有其他章节内容重要的误导信号。
  对于熟悉以前版本的读者来说,第5版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式样的完全更新,从第1版到现在的版本全书从头到尾完全改样。新样做的目标之一就是突出和强调经济自然主义者例子的课,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现在我们设计这些小插图正规地标识经济自然主义者例子,这从外表上与以前版本不同,在以前版本中没有从版式上把经济自然主义者例子与章节中其他例子区分开。第二,现在我们在经济自然主义者例子的边上画上素描图,勾画例子中表述的情形。神经科学家会对此给出最好的解释理由,这样的画图能够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丰富想像。例如,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如果我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几周前在班上讨论过的例子时,学生提到更多的是伴有素描画的例子而非其他例子。
  我坚信,我们能够提供给学微观经济学的学生最重要的服务,就是向他们灌输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他们周围世界的倾向。学经济学就如同学另一种语言,读语法有助于学习,但要成功地达到一定的深度水平,惟一的方法就是要多讲。我发现要使学生能够多讲经济学,经济自然主义方法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这些例子能培养学生讲经济学故事的能力。一旦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并回答有趣的经济学问题,他们就会迷上经济学。于是人生的轨迹就此开始,在这条轨迹中,他们对经济学原理的掌握不仅不会在学完经济学课程之后逐年消减,并且还由于不断地打磨他们的职业能力而变得更加强大。
  除了版式的改进之外,本版与以前的版本相比,整个课文完全按编辑的思路完成,从我的角度看,是至今最好的一个版本。它保留了以前版本吸引忠实使用者群体的本质特征,但是看起来又更好,并且从许多小的方面看还更好用。
教学辅助
  教学的辅助工具已经扩大并得到改进,现在包括以下一些材料:
  教师手册和试题库:每一章包括章的小结、章的概括、教学建议、学生的难点、复习课文的问题答案、习题以及学习指导的家庭作业,还包括习题、多选题以及问答题。
计算机题库(Windows):Brownstone Diploma软件包含试题生成程序、分级程序以及一个在线测验程序。这些程序能够生成范围更为广泛的考试卷子、自我分级测试(可通过校园局域网或网络管理)以及网络上测验(可由计算机实验室中校园局域网管理)。网络上测验可以自动分级,并将测验结果直接拷入分级程序。
幻灯片:这些幻灯片包含了书中的所有图。
学习指南:对于书中的每一章,指南提供以下内容:(每一章的)要点、概要、重要词条、思考案例、多选题、习题和家庭作业。
辅导软件(Windows):该软件由太平洋路德大学的马克·雷蒙制作,在这个Windows下的软件中包含了12完整的辅导材料、扩张图和数字练习,并配有词汇和参考书目的超链接。
网址:网页上包含对学生和老师都有用的许多材料,如测验、幻灯片以及老师完整的教学指导手册与幻灯片(参见http:/www.mhhe.com/economics/frank5)
鸣谢
  我要向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的编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他们有逆市场潮流不断进取的精神。可以肯定许多其他的出版商会拒绝我用图形进行小结的要求,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一些愚蠢的图。反正在其他的书中没有看到采用我提出的方法:用线条说明这些内容。如果露西尔·萨顿和汤姆·汤普森最初并没有接受我的观点,即认为这些图解实质上是无投资价值的风险,那么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是值得冒的风险。
  我还要对这一版和以前版本的许多评论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的远见和批评使本书得以做出大量的改进,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对本书的定稿感到无比快乐,这本书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