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郭树清:在过剩和贫穷之间

[[image1]]

书名:《在过剩和贫穷之间》
作者:郭树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1999年-2001年间担任贵州省副省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期间的一些论文、报告、讲话等。主要涉及宏观调控、经济改革、西部开发,以及贵州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内容,是作者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和研究成果的结晶,针对性强,具有很高的政策参考价值与学术水平,对于深化改革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值得认真评估和参考。

  【作者简介】
  郭树清,男,生于1956年8月,内蒙古人。
  1974年8月至1978年3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插队劳动;1978年3月至1985年3月先后在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马列系学习;1985年3月至1988年2月任中国社科院马列所助理研究员,同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间赴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研究。1988年7月至1996年3月,先后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副司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和试点司司长;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秘书长;1998年7月任贵州省副省长;2001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03年12月起兼任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5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0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等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文章300余篇,出版(包括合著、主编)《比较价格体制》、《经济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整体的渐进》、《1996-1998的经济和政策》、《稳定的变迁》等著作14部。1988年和1992年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1987年后两次获中国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1989年以来多次获国家计委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1992年4月被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1993年1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曾先后被多家大学、研究机构聘为兼职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本书序言】
  从1999年到2001年,中国经济处于某种通货紧缩状态。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我在地方政府工作,其余时候则在宏观管理部门任职。一半由于责任,一半由于兴趣,我当时最关注的问题是总体经济的改善和落后地区的开发,特别是两者之间所有可能的统一和结合。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截然相反的难题,一个是全国性的商品和资金过剩;一个是中西部的短缺和贫穷。仔细想来,这也并非老天爷故意作弄我们。
  有史以来的生产过剩都属于相对过剩。可是,当代中国的案例仍然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国民储蓄率如此之高,地区差别如此之大,而且城乡差别甚至超过地区差别。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资源在产业之间、产品之间的转移有时特别困难,例如,粗加工与精加工,低附加值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  高档房与中低档房,制造业与服务业。政策和体制构成深层次原因。因此,所谓启动投资与刺激消费,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在我看来都是一回事。在这种形势下,固然需要政府在某些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是总体看来,需要市场在更大的范围内决定资源配置。
  短期问题与中长期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常常会看到,十多年前困扰我们的问题,十多年后仍然在困扰着我们,诸如市场疲软、农业基础薄弱、企业机制、住房制度、养老保险、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的城市化和市场化。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不能不非常小心,如果就现在论现在,他什么也说不清楚。然而,如果把任何问题都看成无法在近期内有所改变的问题,他也注定会进入死胡同。此外,稍微涉猎一点应用经济学的人,都会承认,经济活动离不开其他社会活动。任何一种经济发展,在现实中只能是一种多方面的社会发展。只有工业化的顽强推进,而无教育、文化、法制、行政和社区组织的足够进步,我们可能会付出沉重代价,最终会与现代化离得更远。
  与过往不同,这段时间里不仅有思考和探索,  而且有了更多直接的实践。因此,分析、判断、论文、报告、建议、方案等等更加靠近可行性。但是,收集到本书的文稿体例上因此也更加杂乱,文字也颇不齐整。有的是想认真写作的文章,有的是应急起草的提纲,有的实际只是信口开河,录音整理后略加删改而成的发言稿。曾经出版过一本类似的书,名为《1996—1998的经济和政策》。显然,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之后的三年,但是由于考虑内容相互接近及其他原因,有两篇写于1998年的文章收入本书而非前者。
  整理这些文稿始于2004年秋天。阅读过去的文字,  自然会想起过去的事情,更想起那些相关的人们。最不能忘记的是在贵州的时日,那些同事、朋友、部属和上司,那些有过几面之交和只有一面之交的人,那些从来就不知道姓名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如果这样模仿是有意义的,那么我愿意说:谨以此书献给贵州人民。

                                                                      郭树清
                                                                     2005年5月5日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