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经济发展对北美国家的挑战

  2004年9月23日前加拿大财政部部长助理、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Wendy Dobson教授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就北美国家如何应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等问题做了一个讲座,下面是讲座的主要内容。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对北美地区的影响逐步提升。中国加入WTO实际上是向其他国家发送了一个信息,中国将做出自身调整以适应国际市场环境。这些调整包括中国将全面进入美国市场、信守承诺遵循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并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为此而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具有长期的效益。这是北美国家眼中未来的中国。同时,我们还关心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关心中国同这一地区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往来情况。而且,随着庞大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将成为影响国际市场系统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正是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来发挥作用的。

  统计数据很好地支持了这些观点。首先,通过观察1980年以来中国进出口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与前面观点相符的贸易发展趋势。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1980年只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5.4%,到2001年则增加到了20.4%;而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从1980年的19.2%下降到了2001年的13.1%。与此不同的,中国对日本的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和对日本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都明显下降,对日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从1980年的22.2%下降到了2001年的16.8%,对日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例则从1980年的26.0%下降到了12.2%。那么,是什么弥补了美国和日本在中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下降呢?答案就是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到,中国对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的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在过去的20年中是显著上升的。特别是中国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在1980年仅为6.2%,而在2001年已经上升到了40.9%。

  正如我们刚才所看到的,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中国经济风险将不会局限在中国境内,而是随着国际贸易扩散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所以北美地区的经济学家们在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时,会把中国的经济风险纳入考虑的范围。在这里,我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风险,金融系统的不成熟、宏观经济过热、人口老龄化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银行系统的呆坏账、计划生育带来的老年化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在未来是否还能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我想这也是中国经济管理者们重视的问题。

  中国正在成长为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吸引外国投资的国家,这对于北美地区将意味着什么呢?长期来说,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将面临相同的问题,但在未来的四五年中,这几个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这是由现有的贸易结构所决定的。加中两国的贸易是互补的:加拿大对中国出口自然能源和初级农产品,同时从中国进口制造业产品。但是墨西哥和美国的贸易集中在制造业,中国同这些国家的贸易存在更多的竞争性。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中国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美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减少的情况下应该做相应调整。

  我们仍以数字说明美国进口产品市场上各国面临的竞争。在1998至2002年的五年中,总体而言,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美国的出口占美国总进口的18%,墨西哥以12%的比例排在第二,中国和日本分别以11%和10%位居第三、第四。但是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比例的增长率,加拿大对美出口占美国总进口的比例在这五年中增长了21%,而中国对美出口的这项指标增长达到了76%。日本则没能增加其在美国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

  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上,我们看到相似的情形。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上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占到总进口的25%和29%;中国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在2002年仅为2%。但同样的,中国的增长率是惊人的,同1998年相比,增长了174%。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口整车,但它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飞速增长,引起了北美地区对未来中国整车出口的关注。我们在电视机和监视器产品市场上也可以看到熟悉的画面。另一方面,在鞋类市场上,中国占了67%高比例,并且保持着稳健的增长率。加拿大和墨西哥占比例则很小,出现了负增长。服装市场的情况则比较特殊。世贸组织对这一类产品有特别的规定,中国未来在美国市场所占份额可能以现有的市场份额为限(15%),以保证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市场份额。正是中国在各个贸易产品市场上的突起,使得北美各国意识到做出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加拿大的调整策略应该考虑几方面问题:对美元汇率的调整,中国产品和加拿大产品在加拿大国内市场上和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中国未来将取代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等。我们可以做的是,一方面对美元贬值做出调整,使得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也会削弱中国产品在加拿大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短期内美国市场上的加拿大产品还不会面临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这是现有贸易结构决定的。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加拿大对美国主要出口汽车零部件、能源、初级金属矿物、林产品和金融服务产品,这些产品都还不是中美贸易的主要构成产品。但长期来说,加拿大对中国的贸易结构需要升级,应该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例;同时应该同中国发展产业内贸易,以期实现贸易双方的双赢。另外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结构将发生变化,加拿大和中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生产具有差异性的产品,这将使得两国可以分享不断增长的美国市场。最后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2年的四年中,加拿大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世界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比例不到0.5%,并呈下降趋势。

  与加拿大相比,墨西哥比索贬值使之完成了针对美元贬值所作的汇率调整。面临中国产品向美国市场出口的竞争,墨西哥应该在出口产品结构上做出调整,减少低附加值制造业产品——纺织品、服装、鞋类、汽车零部件和低档汽车等所占的比例,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但是墨西哥最重要的调整应该是使自己尽快适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市场环境。在过去的十年中,墨西哥没有完成这种调整,从而无法从自由贸易区中获益。该国政府得不到民众信任和支持,导致政府职能长期瘫痪,是延误经济调整的原因之一。

  美国的问题在于美元的不断贬值和巨额财政赤字。对于财政收支的调整,由于即将开始2005年总统大选,候选人之间有不同的意见,这使得美国在这方面的调整政策充满了不确定性。布什总统提出了永久性税收减免和庞大的财政支出计划,但是却没有给出支付方案;克里更强调公共财政担负的责任和收支平衡。但是两位候选人都不希望看到美元贬值,尽管美元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缓慢的贬值。另外在贸易方面,美国认为更加有弹性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安排可以削减中美进出口的不平衡。因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安排将是中美经济调整的重要议题。中国制造业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同美国产品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不同的企业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美国工商界将会出现分化,中小型企业对中国产品的抱怨将显得很无力,而大型企业将依赖其生产力进步保持竞争优势。如果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当选,中国对美贸易可能受到民主党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和威胁。

  最后回到加拿大的策略调整上来。通过考察1998-2003年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与美国双边贸易的发展趋势,发现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约为美加双边贸易额的一半,但在这五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这就意味着加拿大的经济调整将比加拿大人预期来得更快和更早。所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体,都需要提高生产率和提升产业结构以规避同中国产品的直接竞争。如果上述调整不能成功,退一步计划是七国首脑会议主动扩大与会国范围,邀请中国加入,以分享其经济发展成果。中国做为一个如此庞大和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体,不应该还被排斥在在七国首脑会议之外。北美国家应该主动参与到泛太平洋经济整合中去,获得经济发展机会并分享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成果。

  (张璐、卢锋整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