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国际投行家眼中的投行与中国证券业

2006年5月13日晚,北京大学朗润园万众楼内灯火通明,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及行政总裁李小加博士的讲座《国际投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案例分析》吸引了大批北大国际MBA的学生。作为摩根大通金融讲座系列的开篇,林毅夫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并针对李博士以及摩根大通的概况作了简要介绍。

摩根大通是全球顶级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同时也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份股公司之一。公司资产高达1.3万亿美元,在全球5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公司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及零售金融服务等。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一银行之后,成为仅次于花旗集团的全美第二大银行。

李博士认为,国际投资银行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特有的运营模式,并正积极运作以进入中国证券市场;中国证券业在过去的十年内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成功保持了大体的稳定;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在于完善市场以及监管体制。
 
投资银行业与时俱进
重温历史:“老摩”与“大摩”
70年前,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使得美国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严格。1933年推出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银行的投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剥离开来。J.P.Morgan作为当时美国最具竞争实力的银行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投资银行家脱离公司之后组建了现在Morgan Stanley,并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成长为投资银行业的巨人。而JPMorgan在70年代美国逐渐放松混业经营管制之后迅速恢复了它的投行业务,卷土重来并重新掌握了投行业的发言权,其间经历了数次合并,例如与曾由洛克菲勒主管的大通银行的合并等。因此如果称Morgan Stanley为“大摩”,JPMorgan则是当之无愧的“老摩”。

投行业务:左手与右手

投资银行的工作一直是行业外人士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李博士用了一个非常形象地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作为资本市场上专门提供融资及投资服务的金融中介,投资银行所起的作用恰似一个服务者的左右手:左手联系上游的资金需求者,即一般的证券发行人;右手联系下游的投资人,他们是资金的直接提供者;除此之外,投资银行内部有专门机制连通左右手的服务,即投行业务的中间部分。

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即左手所提供的上游业务。投资银行家通过帮助公司设定并实施发展战略、融资战略以及兼并收购战略保持与发行人的联系。而右手所提供的服务则是属于资本市场部、固定收益部的基金管理者、分析员、研究员以及销售人员的工作内容,他们通过行业研究以及分析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中间环节包含一些较少与人交流的工作内容,例如单纯的研究市场并为投行本身的决策提供建议的非服务性工作。

因此对于投行来说,其可以为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各异的就业者提供一个交互性强并且开放的工作环境,这对行业外的人士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房地产:过热不足为奇

面对BIMBA同学的提问,李博士认为,房地产持续过热并非一个异常的问题。由于长久以来住房条件的低下,使得国内人民积累的对房地产的庞大需求。在13亿人口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实质上传递了市场需求的强烈信号。而国内投资方式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购买不动产,一方面使用,另一方面增值,两方面的原因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市场局面。

房地产迈入国际市场意味着什么?房地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地理位置,因此相对于国际房地产投资公司,本地的房地产公司更具有优势。就国内而言,这种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现在大规模的寻租行为以及投机套利上。由于国际资本很难构建与国内公司相同的关系网,只能实行合法经营。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方式下反应了国内房地产市场尚不健全并处于发展阶段的事实。

而房地产与国际资本合作,表面上是国内的房地产更加开放,实质上的原因在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化以及规范化。毕竟要被国际资本所接受,一方面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保证,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电子商务:新旧经济的博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非常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新经济的当事人,掌握互联网最新技术的网络公司们,例如Google,Yahoo!,也非常顺利的通过证券市场拿到了改进并扩张的巨额资金。尽管2000年的第一次网络泡沫对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然而五年之后,新的互联网在更新技术的支持下又掀起了另一股投资热潮。身处中国顶尖商学院的BIMBA学生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经济能否改变整个金融产业的面貌产生了疑问。

对此,李博士认为尽管互联网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然而对于金融业这一传统的行业来说,影响力仍然是有限的。互联网带动的新经济浪潮并未形成颠覆传统经济的力量,这意味着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市场重点仍然会放在传统产业上。具体而言,盈利模式是新经济的致命弱点,一旦盈利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新经济就会迅速展现出其发展潜力,从而成为操纵国际资本市场的全新力量。

中国证券业稳健发展
十年股市:有得有失

以一个外国投行家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李博士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在1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美国用一个世纪走完的路程,其间的得失应该以一个历史的眼光对之进行评价。中国的金融市场在10年内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国内股市的硬件建设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然而另一方面,国内的软件建设,例如证券业人才的培养,监管体系的建设等都处在一个亟需发展的阶段。

如果从海外上市的角度横向分析,中国的证券业伴随了几个阶段性的发展。93到95年为第一阶段,特点在于国家指导大型企业上市;其后两年到97年,以三个窗口公司上海实业、北京控股、天津发展为代表的区域红筹股为代表;之后进入了行业重组带来的大规模海外上市,如电力、石化、电讯等行业;2000-2002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第四阶段,以民企的格林柯尔等作为代表;03年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的海外上市最终步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以国内各行业的领先者如百度、分众传媒为代表。

应该认识到的是,以上每个阶段都出现了一些特别的问题。一个是区域窗口公司的IPO以及后续经营。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些窗口公司依靠将一些地方国有企业打包而建立,IPO筹得资金之后便进一步购买其他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改善财务报表,从而提升股价,以便购买更多的企业。然而实质上这些窗口公司的盈利能力都非常平庸,短期之内的火爆并不能扭转长期低迷的趋势。另外一个是中国联通海外上市时,其核心业务,即作为朝阳产业的GSM、CDMA服务的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反而利用其夕阳产业,即传呼业务当作盈利内容。尽管最终中国联通成功融资50亿美元,然而很短的时间内股价暴跌,给股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信誉。

"病疾"与"治疗":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对于中国经济,李博士用了第二个比喻来说明。多年之前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有两个大病,第一国企,第二金融,几乎无可救药。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结果来自于两个治疗方法,第一可称之为输血,即FDI(国外直接投资),第二为激素,即巨额存款以及贸易储备。

尽管经济结构不断改善,近年来银行业大批剥离不良资产以上市仍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忧虑。对此李博士认为金融业上市意味着一个经济已经进入成熟期,并能够接受金融业国际化所带来的开放性挑战,同时也代表更深层次的中国经济彻底摆脱了边缘化的范围,并顺利被国际经济接受。
"胡萝卜"与"大棒":股改的实质

经历了一年的整改之后,5月初随着央行提升利率,A股沪市一路走高,上证指数由低谷时的1200点冲至1600点。尽管股市终于扭转了连续几年的低迷,面对来之不易的良性上升,很多人认为A股仍然实质上是一个赌场。

对此,尽管外资投行仍然不能进入A股市场,李博士仍然对其作出了精妙的解释,他认为中国股市的问题始终集中在两方面,可用“胡萝卜”与“大棒”来比喻。“胡萝卜”,即市场体系,意味着合法的盈利机制以及符合公共利益的市场行为;“大棒”则代表法律监管。中国股市长久以来“胡萝卜”很少,“禁果”却很多,上市公司即使选择了后者,监管者的“大棒”也很难落到违规者头上。这种形势发展下去最终造成了股市的混乱与低迷。

如何解决?从国外寻找经验。相比较而言,美国股市经过长期的发展,市场体系与法律监管都已成熟,因此其发生大规模丑闻的几率非常小。尽管如此,安然与世通的丑闻仍然对美国的股市提出了深刻的质疑。究其原因,在于监管并未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安然作假的时期正处与美国股市的高峰期,投资者对大盘股趋之若鹜,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代表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由最初的利润率变为收入。在投资者狂热的同时,监管者并没有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从而使得大公司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疯狂作假,最终在破产之后影响了整个金融业,迫使政府再一次提升了监管力度。

因此应该在完善市场体系与监管的同时,针对特定的经济形势灵活采取不同的监管方法。

点击看大图
在总结发言中,李博士对中国股改的深刻比喻得到了林毅夫教授的高度评价。林教授认为,尽管中国股市存在很多的问题,然而如果能够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的市场监管体系,中国股票以及金融市场的前景会非常乐观。联系到中国的改革进程,林教授认为两者共同的特点都在于在发展的同时渐进式的修整。而二十多年来经济的成功崛起证明了这种温和的改革方式是非常正确的。随后林教授代表北大国际MBA向李博士赠送了礼物,李博士也高度赞扬了BIMBA学员表现出的开阔视野以及对新的经济形势强烈的感知力。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