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学怎么了?——层出不穷的新型公共产品

  从国防到灯塔,从高速公路到国家公园,从医疗教育到社会制度:越敏感地关注这个经济世界,便越会发现公共产品的目不暇接。而从金融到流感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则让人们在风暴中再度透视公共产品的“无处不在”——它既可以在纵向弥漫大众的心理,更可以在横向覆盖整体的世界,信心和国际公共产品等层出不穷的新型公共产品,不仅在理论的意义上不断挑战传统的公共产品概念,更为我们全面思考公共产品与人性的基本属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信心公共品

  首先,让我们在纵向的空间上拓展传统公共产品的视野。在传统的经济和生产理论中,公共产品是确定的、有形的。然而,全球金融风暴却鲜明的告诉我们,还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公共产品,如同空气般渗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里的故事可以从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所分析的“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开始谈起:一句哪怕最初并不真实的预言,却可以通过影响人类群体的信心,在群体的行动下最终成为现实。在这样的直觉中,“信心”作为一种无处不在,而且能够对人类群体行为和最终福利带来明确影响的关键要素,其公共产品的意义已经逐见端倪。戏剧性的是,默顿的儿子——也叫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则正是那位因发展了一系列催生出各种五花八门的现代金融工具的金融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最终却在其经营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神话破灭的泡沫中,亲身体验父亲先知之明的人。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世界里,默顿和他的默顿模型可谓无人不晓,他和布莱克(Black)、舒尔斯(Scholes)等人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为金融创新在理论和实际中搭起一座桥梁,更为当今规模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然而,小默顿却似乎没有意识到父亲曾经在社会学世界中的建树在他的金融理想国中的一片阴影。

  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发表了后来在经济学界造成广泛影响的一个银行理论,他们指出,同一个银行既可能始终维持平安顺畅的经营,也可能在一瞬间遭到疯狂的挤兑而导致破产,尤为关键的是,这样巨大的差别,与银行本身健全与否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主角正是:信心。不难想象,任何一个即使资金周转良好的金融机构,只要投资者对它的经营失去了信心,便会如骨牌倾倒一般,引发群体的挤兑行为,造成最终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双方的巨大损失。从1998年默顿身后LTCM帝国的倾倒,到如今全球金融风暴中大批的投资银行破产,莫不如此。事实上,正因为人类经济活动本身的社会性,信心作为社会交流的一种公共语言,便自然被赋予了凝聚经济资源、组织经济行为的公共产品元素。

  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温家宝总理在解读中国四万亿投资中屡屡提到的四个字:提振信心。这四万亿投资,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新一轮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和消费潮,更重要的是,四万亿是鲜明地投资于“信心”这样一种虽然不可触摸,但却实实在在的公共产品。在未来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实践中,如何提供像信心这样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新型公共产品,无疑成为对经济学家和社会实践者们的一大挑战与期待。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