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警惕“通缩预期”恐惧

  昨天,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6%。这是中国CPI六年来首度出现负增长。另外,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同比下降4.5%。尽管造成中国当前物价水平连续下滑的原因主要还是起于世界经济萎缩状况还在不断恶化的局面,但从昨天的这组数据中人们还是很自然地会担心起中国价格下滑的走势是不是还会继续?中国今后有没有进入通缩状态的风险?中国该用何种手段来克服当前通缩的压力?

  大家都知道,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人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已经让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可喜的复苏迹象,至少银行的信贷增长和制造业指数都在起温回调,这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进入流动性恐慌阶段以后中国独家出现的流动性开始良性运转的状况。所以,没有必要现在去过份担心通缩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尤其是政府已经启动了产业振兴计划和重民生的制度改革,更应该鼓起战胜困难最先走出危机低谷的勇气。

  当然,人们也不能盲目的乐观,毕竟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在过去30年中主要是依靠外部市场,当欧美经济正在走向硬着陆的时候,给中国经济的复苏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目前大部分经济指标和全球其他国家一样出现恶化的时候,确实会动摇一部分中国人的决心。如果在这个时候真的是大多数人形成了通缩的预期,也就是说,不少人会认为中国的物价体系会伴随世界价格水准下探的趋势而不断恶化,那么,在这种悲观预期的指导下,人们就会对未来自己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失去信心,而开始靠自己当前更为节约的方式来度过寒冬,这样,就会在如今最需要内需复苏的时候却让市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低迷,而企业的利润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糟糕,结果,真的会出现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收入萎缩,就业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企业如果产生通缩的预期,也一样会给经济复苏带来巨大的成本——收缩生产,大量裁员,债务偿还率下降,结果也真的会造成经济下滑,失业严重的“通缩”后果。

  总之,如今在一些“利空”数据开始陆陆续续出来的时候,人们特别要注意解决通缩预期的形成和扩散。要消除悲观的预期,一方面要通过专家解读分析和媒体客观地对经济复苏的及时宣传,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还在于中国如何能够尽快改变经济基本面,哪怕让大众感觉到中国经济正在向好的一面复苏!当前,这就需要政府发挥积极有效的干预作用——干预不是为了替代市场的功能,干预是为了恢复市场复苏的价格环境和创造市场固有的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尤其是当前,全球金融风暴进入了流动性恐慌的恶劣局面下,欧美市场的企业、机构和个人都不愿意轻易放出流动性,而且它们正在更加变本加厉的回收市场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宝贵的流动性(很多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也因此出现了严重动荡的局面)。所以,当目前市场失去了流动性,失去了正常的创造财富的造血功能的时候,只有靠政府不懈的注入资金,推动投资和消费,以此来渐渐恢复泡沫经济崩溃所造成的价格严重破坏的局面。这里当然不是只强调财政政策的唯一重要性,而是也包括政府改变市场困境所做出的一切“量”(八千五百亿的赤字财政等)上和“质”(企业融资的上市制度、大众医疗、保障性住房改革等)上的努力!否则,在流动性恐慌阶段,仅仅期待生命垂危的市场来发挥力挽狂澜的作用简直是异想天开。只有当政府“输血”的努力换来了良好的价格和制度环境,那么市场的“造血”功能就会真正发挥作用。当然这个时候如果政府还不想退出,还在进行无节制的和没有必要的输血,那么,它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会产生对市场活力的负面冲击作用。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政府迅猛的对策和财政货币上的大量的投入,可能从宏观层面上增加了未来通胀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的政府能够铲除制约内需复苏的制度性障碍和降低社会保障体系运营的成本,那么,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消化会让我们迎来经济软着陆的可喜局面。通缩的压力就会大大降低,从而也能保证中国经济为提高未来产业的附加价值所进行的自主创新的努力能够有效的展开,否则,现在政府政策的力度和作用不到位,半途而废,那么,不仅今后通缩的预期会不断加强,而且,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代价会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我们前半段的努力会前功尽弃,真的造成比通缩更为严重的“滞胀”状态(产能过剩加上通货膨胀)。

  所以,不能因为未来有通胀的风险就懈怠我们政府救市的努力。当然,我们期待中国政府能够有的放矢把钱用到刀口上,消化欧美市场萎缩给我们带来的产能过剩的压力,那么,未来通胀的可能性和调控成本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小。而且,中国会最早走出这场危机的困扰,并且因为我们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使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有限的。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