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神奇的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位于英国著名的利兹市,是英国中北部地区最大、研究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此次有幸访问利兹大学,并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的教授与学者展开学术交流活动。对方的活动安排非常紧凑,虽然总裁buckley先生由于其他的全国性会议而不能参加与我的会面,但是整个访问活动还是得到了他的极力支持。在行前的电子邮件来往中,Buckley先生非常客气地说,这个会议是英国的一个政府咨询性的会议,且在半年前就确定下来,所以不能更改。其实,他的不能出席不能全部怪他。因为我们事前的行程安排是前一天与他见面,但是事后却由于我们的签证问题而被迫推迟。

    首先见我的是他们中心的接待人员Janet女士。她身为buckley先生的秘书,为人和蔼,态度和善,不仅为我安排了整个会谈的行程,而且还帮我叫回程的出租,此外还招呼学生领着我在他们中心的楼前楼后进行一个简短的考察。她年纪较大,但一点不显示出她办事的架子,很显然,这和国内年纪较大,资格较老,因而架子较大的行政人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几句话的功夫,她就全部搞定了我的行程。接着邱博士生就被喊了过来,他是这个中心的博士生,也是个中国人,于是,他伴随着我的校园行程成了下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接下来,我被领到了中心的Wang Yi博士的办公室。她是这里的年轻助理教授,当然也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虽然她的丈夫是老外,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英国人,但她对中国企业的关心,中国国际商务领域活动的关心,对相关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还是给我以相当深刻的印象。她善于不断发问,然后静静地等着我怎么回答她的提问。我知道,她分明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学者。虽然她还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我知道,她分明在从我的话语中了解我们两个机构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学术界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学术之间的合作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因为如果这个要求得不到满足,很显然,两个机构之间的合作就不太可能。与她的交流中,我知道,我逐渐打消了她对我们的不了解。

    中午的吃饭,更是这样一个展示我们学院的好机会。我从学校领导的想法,近年来我们学校的变化,以及学院领导的做事做人谈起,接着详细地向她以及他们中心的资深教授Jeremy介绍了我们学院在学术、科研以及国内发表、国际发表等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成绩。Jeremy教授是邱博士的导师。虽然上午刚刚上过3节课,但他兴趣昂然,口若悬河。在点菜的那一刻,他非常详细、非常认真地向我讲述着,英国菜、苏格兰菜的做法,以及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氛围。相对于美国人来说,英国人中午的这顿饭似乎要认真一些。也许,可能是对方中心的好意,我被领到了一个颇具苏格兰风格,很具有人气的餐馆。里面坐满了教授和学生。面对着外面草坪的位置,更是让我们的谈话氛围达到了高潮。我们的谈话,从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到中国经济史,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到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不知不觉间我们的谈话已经超过了一个半小时。

    饭后的两个多小时是我与中心的两位年轻教授的见面会谈。一位是中心颇具人气,十分英俊,也非常具有发表潜能的Hrinch教授。会谈前,我就听学生说,他是一个非常帅气的教授,不仅英俊潇洒,而且非常具有研究实力。我在美国呆过,也知道英美教授的偏好,对于他们这样一个在全英国排名第一的研究国际商务的研究中心而言,他们教授的偏好不是去到处赚钱,而是如何找到很好的问题,进行国际发表。因为国际发表在学术界就是一个教授的生命力,如果当学者们、学生们看不到你发表的论文,没有看到你对有关问题的深刻见解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的生命力已经接近终止了。而要与中国的机构进行合作,恐怕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我们这个机构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以及机会是他们难以具备的?想来想去,我想,我们可能只会在两个方面才能获得突破。一是,我们拥有较好的数据库,包括公共数据库,其次还包括一些私人数据库;二是,我们拥有更多的资金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在清楚这两点之后,我着力向对方传递如上的两个信息。

    第一,我们现在不差钱。从上海市政府到中央政府,从学校到学院,现在每年都会数以百万的资金可以申请,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写出什么样的文章,然后才能获得这些资金。第二,我们现在也不缺人才。每年我们都会从国内名校,以及国外招募一些具有很好潜力的博士加盟我院,此外,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经济学工具、方法上的训练距离欧美的差距已经不那么大了。这样,我们就具备与国外进行合作的重要基础。在我Hrinch教授的交流中,他十分赞同我的如上说法,不时地回应我的说法。

    我甚至认为,我们是一个十分讲究信誉的机构。我们学院包括我自己,随时愿意张开双臂,与对方进行合作。甚至开始的合作形式是对方主导,我们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包括可以替对方做一些研究生、博士生都能胜任的工作。Hrisch教授似乎被我的诚恳所感动,并提出让我将我们感兴趣的课题,题目以及相关研究者的资料以英文的形式发给他,他们愿意与我们展开合作。另外一位教授是Mario,他似乎也赞同我的说法,希望我能将我写作的一片英文文章,包括我们同事的一些英文作品发给他们,他们愿意帮助我们进行英文润色以及深化,愿意在此基础上加强两个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在国际商务、国际经济贸易等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

    完成了与几位教授的交流,我被邱博士、李同学领着在利兹大学的周围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考察。我来回穿梭,头脑中不断思索着一个问题,利兹大学是英国一个中等人口规模的城市命名的一个大学,但它为什么能成为英国北部最大、研究实力最强的大学机构之一?为什么能够招募5000名左右的国际学生来此就读?换句话说,是什么促使利兹大学成为这样一个神奇的大学?

    想来想去,我想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存在较大的关系:

    (1)利兹大学是一个研究立身的大学,而不是一个教学立身的大学。什么叫做大学?所谓大学恐怕就是它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通过对问题本质规律的认识,通过提供给社会一些其他机构不可能完成,也不可能获得的新知识和新规律而得以立身的。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教师不是忙着去赚钱,而是忙着与他们中心的每个人员、每名博士生,不断合作、不断研讨,不断发表,所以才获得了政府、学界以及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这样,各种各样的资金、各种各样的机会才不断光顾这个中心。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中心所有人员全神贯注的努力,不断的合作发表,恐怕绝不会有这个中心的今天。

    (2)这个大学还是一个拥有良好治理的大学,在这个大学内部,所有的活动都紧密地围绕着学术、研究、教学、教师、学生展开。在这里,职员就是职员,教师就是教师,二者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职员就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服务的,而教师和学生才是这里的主人。我曾经问过邱博士,在这里读博士和在国内读博士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他回答我说,他有很多在国内读博士的同学,他们的一致感觉是,在国外读博士,他们不只是学生,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大学的一员。他们拥有几个博士生共享的独立的办公室,拥有自己的讨论场所、会议室,他们不仅可以无条件地使用这些场所与设备,而且还可以拥有这些场所的钥匙,随时去随时走,不受干扰地进行自己的学术、讨论和作业。我曾到过每个学生的办公室,哪里电脑配备,打印机全部到位,而且沙发、烧水设备一应俱全,同时他们还有一台冰箱,在这个会议室里面,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午餐或者晚餐。可以这样说,学生在这里读书,不会感觉自己是外人,而是这个机构的一员,因此他们的命运就事关这个机构的一切,他们不会造假,也会融入这个机构,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这个机构的一部分。打个比方,谁会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呢?谁会对他们造假呢?但首先是,我们要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否则孩子可能也会弃父母而去的。学校恐怕也得好好想想这个问题的。

    (3)除此之外,这个大学的图书馆也是全英地区第二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全年360天开放,除了一些重要的国定假日之外,其余的礼拜天几乎全部开放。在这个图书馆里面,到处是讨论室,哪里的门是随时开放的,里面墙上装着很多的插孔,桌子被放置在哪里,学生随时可以进行讨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大学的教室经常是关闭着,只有教务部门向他们申请,他们才会向同学们开放。图书馆、教室里面用于学生讨论的场所几乎没有,即使有,但这样的场所也常常沦为某些部门的行政工具。每当相关机构要使用时,他们都要预先进行申请,甚至在国内我们经常还看到打扫卫生的阿姨赶着教师和学生走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那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打扫卫生,早点打扫完,他们就能早点回家。可是,为什么这些人的这些龌龊的做法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制止呢?原因之一是这些部门的领导认为这是树立他们权威的一种很好的做法,第二,就是学生就是学生,教师就是教师,就是被管理者,他们不是学校的主人,而打扫卫生的,管理部门才是哪里的主人,于是,就是在他们这些机构、这些人员的淫威下,中国大学的自主、中国大学的精神被渐渐地抛到了九霄云外。中国经常有人问,中国大学的精神到底都到哪里去了?我的回答是,不要怪哪里的教师素质不高,更不要怪学生们不争气,要怪就怪这个大家都做不了主的制度设计。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