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7月荐书

新经典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著,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文明并非与生俱来,西方成为所谓的“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谓“文明”也并非有现成的标准,而是一个上行下效的建构过程。正如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所言,“文明尚未结束,它还在形成之中。”这是埃利亚斯通过梳理其在大英博物馆收集到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当时,他因是犹太人而受到纳粹迫害,流亡英国。

  如今,埃利亚斯已是社会学界绕不过去的理论家,除了他对“文明”的解析,更重要的是,本书更宏大的理论目标是,打破社会学研究一直受困其间的个人与社会二分法,通过“开放的个人观”,建构个人与社会共通的理论架构。虽然他的尝试也曾遭遇质疑,但是,这种努力至今对于社会学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西方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美)内森·罗森堡、L.E.小伯泽尔著,曾刚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本书的英文题目直译过来是《西方如何变富:工业世界的经济变迁》,或许这个题目更能让读者明了本书的写作目的,即说明西方经济增长的原因。对于这个古老的话题,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解释。作者认为,创新是西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广泛进行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试验”是本书找到的主要原因。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但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对创新的政治和其他制度条件的剥茧抽丝。正是这些分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才能带来持续增长。

  西方国家的史实证明,一个鼓励、至少不妨碍创新,有更多机会进行试验的制度才可致富。

知识与情趣

《大动乱的年代(1949-1976年的中国)》,王年一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能够从灾难中总结吸取教训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循着卷首这句寄语,我们翻开的是中国历史上最隐晦的一幕,不仅由于这一幕被刻意深埋,也因有些知识分子也以浅薄的乐观主义不愿注目。但是,无论多么惨烈,历史提供给我们的镜子一定要拿出来照,才能让现实更加清晰。

  在中国对于“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仍未完全放开之时,这本书显得弥足珍贵。从建国开始,到“文革”爆发前,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带来那十年浩劫?当时的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扮演了何种角色?我们到底失去了多少?

  也许正是对这段历史的封锁,使得有些新一代年轻人怀有纯真而自以为是的“左”倾情怀。但愿本书能够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扯开一个鲜红的口子,为年轻人还原那段真实的历史。

《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朱民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究竟是什么使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市场由鼎沸瞬间转为萧条。在华尔街形势一片大好之时,甚至连最敏锐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嗅出其中的危险信息。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危机开始之时,也是思考起航之点。”危机不是终结,而是新的起点。

  本书由包括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在内的多位金融研究学者共同撰写,深入阐述了危机的缘起、爆发和蔓延,剖析了银行业和金融业监管中的问题与缺陷,并对重构监管体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众多对危机的反思中,本书可算是一本全面的剖析之作。目前热议的国际货币体系走向,也是本书着墨不少的篇章。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这本书初看是一本普及性读物,但其实蕴含着作者更深的理论抱负,即“探索中国古代艺术的特殊形态和历史逻辑”。也正因此,引起了一场中外学者共同参与的关于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辩论”。古代艺术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含义?还是仅仅按照艺术发展的自身逻辑而没有其他意义?

  形式主义美术史家是“无意义派”,也因此反对作者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解读。争论起处,正是应读之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无论是为了了解中国古代艺术,还是为了明了美术史方法论的争论,本书都值得一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