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1999年中国经济发展展望和工作重点建议

题目    1999年中国经济发展展望和工作重点建议 
主讲人  林毅夫 
时间    1998年12月29日 
地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致福轩 
主讲人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主要学术著作:《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三联出版社, 1993年;《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文简体字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99年中国经济发展展望和工作重点建议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我国经济在1997年取得了“软着陆”成功的成就,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把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的目标订为年均8%,然而,国内市场疲软,启动乏力的现象接踵而来,连改革开放20年来最具活力的乡镇企业也出现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国外市场则受到东亚金融风暴后果继续扩延和日本经济未能摆脱萧条陷井的双重压力,外贸出口在去年八月份以后急剧下滑,1998年全年出口总值仅维持在去年水平。因应于此,我国政府采用灵活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六度下调利率,放宽信贷规模,扩大财政赤字,增发1000亿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1998年全年经济增长率终能接近预定的8%的目标,而且,还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相对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汇率大幅度波动,经济普遍负增长的情形,我国在1998年所取得的成就,堪足称道。

 

 

保七望八任务重要

 

今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国的经济改革正处于一个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变的攻坚阶段,城市公开失业人数已达800万,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也已超过1000万,每年城镇还有800多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随着国营企业改革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国营企业职工需要下岗分流,加上农村劳动就业压力,只有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才能满足就业需要,维持社会稳定,将各项改革深化下去。而且,我国在80年代中以后已经取代日本经济成为整个东亚经济增展的原动力,如果在这一、二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大的下滑,对刚遭金融风暴袭击而未摆脱萧条困局的东亚经济将如雪上加霜,东亚经济的迟迟未能复苏,也必将拖垮欧美经济。处于世纪之交、迈向新千年的中国经济到底会怎么发展,为世人所不得不关心!

我国政府把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目标订为“保七望八”对内、对外来说都有其必要性。改革开放20年来,通常我国政府只要一放松信贷和投资控制,国民经济马上就会出现快速增长。但是1998年我国国民经济并没有象以前那样出现一放就活的局面,而1999要实现7%的增长目标,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能会比1998年所订的8%的目标还难达到。

 

 

生产能力过剩、市场启动不易

 

为什么我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与过去区别那么大?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因为现在的市场供需形势与过去大不相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短缺经济、卖方市场的局面,比较容易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但在1992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现了持续几年的投资高潮,外国投资者也全面看好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从1992年以前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到5%,跃升为以后几年的15%左右的水平,等这些投资项目在1995、1996年逐渐建成投产以后,中国经济一下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目前绝大多数产品出现买方市场,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不足,在此情况下,要再找到有足够高回报率的投资项目不易,投资的意愿大减。其次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过去银行贷款受到直接的行政干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可以向银行下指令或变相下指令要求银行为某个具体项目或单位发放贷款,接受贷款的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归还贷款往往并不认真对待,银行贷款对它们的约束力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拖欠银行贷款的现象十分严重,发放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自然不会对放款失败或低效率负责,即使不是由于政策或行政干预造成的银行呆、坏帐,银行工作人员也会将之归咎于政府政策或行政干预,两种类型的责任搅和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因此一旦政府决定放松银根,启动经济,银行工作人员就有放贷的积极性,企业也有贷款积极性,经济马上可以热起来。但是,1993年7月开始的宏观经济调控不但以收紧银根为主要措施,而且开始对银行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四大专业银行开始了商业化的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垂直管理,地方政府对银行事务的干预程度弱化。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质量所负的责任大大增强。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不能确保贷款安全,银行宁愿购买利率较低但没有风险的国债,出现惜贷现象。因此,虽然中央银行采取相当灵活的货币政策,几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的利息,但社会投资和银行放款,并未产生货币政策设计者所预期那么强的扩张效应。因为,绝大多数商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状况还继续存在,可以预期今年社会投资意愿不高的情形还难逆转,利率下调虽然还有一定空间,但货币政策的作用仍将有限。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不仅影响投资需求,而且,也大大抑制了社会的消费意愿。因为,在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开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下降,甚或亏损,工人的工资不可能提高,而且,失业的可能性、和压力上升,在这种状况下,难免孳生对未来前景和收入预期的悲观情绪。一个人的消费意愿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和物价水平,而且,还受到未雨绸缪因素的影响,此即弗利德曼提出的当前消费决定于永久性收入预期的理论所阐述的道理。因此,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普遍开工不足,职工收入、就业前景蒙受阴影的情况下,即使政府采取减轻所得税、消费税和降低银行储蓄利率的刺激措施,社会的消费需求很可能还会随物价水平的下降而不断下降。此外,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住房、医疗、教育、退休、就业等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职工预期的未来支出大增,而预期的收入则更为不确定,在此情况下,城市居民当前的消费意愿更受制约,启动城市消费市场谈何容易!

对任何一个经济来说,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投资和消费的疲软,会使原本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更趋严重,而陷入一个“社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投资和消费疲软,投资和消费疲软导致社会生产能力更加过剩”的恶性循环之中。日本自九十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个人财富急剧缩水,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形成社会生产能力过剩以来,已近10年,历届政府想尽各种办法,至今仍未能走出此恶性循环的陷井。

 

 

人民币贬值利小弊大,不宜采用

 

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经济繁荣,出口需求大增,有可能打破上述恶性循环。但受东亚经济尚未复苏和日本经济迟迟未能摆脱困境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最近纷纷下调1999年各国的增长预测,1999年国际贸易的前景也不容乐观,不可能由主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增长,自动增加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来消化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

同样,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也可以采取主动降低汇率的政策,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来刺激出口,但就目前国际环境,此招将会是效果有限,副作用很大。我国的出口产品,有60%销到亚洲地区,1998年1-10月,我国对亚洲出口总额和199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6%,此下降,我国人民币未贬值,产品价格相对高的影响是次要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财富和收入水平受到泡沫经济破灭和金融风暴的影响急剧下降,整个消费需求大量萎缩才是主要的原因。只要东亚经济不能再恢复往日的繁荣,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也就不可能有大的增长。美国是我国的另一个重要贸易伙伴,但我国对美贸易每年有100多亿美元的顺差,1998年1-10月已达174亿美元,由于美国国内预期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已有抬头的迹象。如果我国再以主动贬值的方式来刺激对美出口,很可能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双边摩擦,而得不偿失。

人民币如果贬值还可能产生两个不良的副作用。首先,到1997年底,我国的外债余额已达1309.6亿美元,人民币一贬值,将增加我国还本付息的成本。而且,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国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东亚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1998年1-9我国的外商投资实际使用额仍高达313亿美元。如果,我国有贬值的迹象,外商为避免汇率损失,很可能采取观望态度,使外商直接投资锐减,进一步减少国内的社会总投资需求。而且,东亚诸国很可能在人民币贬值以后,采取竞争性贬值的对策,使才稍稳定的东亚经济又起一阵风波,同时,也使我国可能得到诸多好处被抵消殆尽。

我国目前有1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999年即使外贸出口的速度和总值下降,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估计都还会有大量赢余,在此情况下人民币并无被动贬值的压力,此时,我国的政策应该是稳定汇率预期,防止套汇、骗汇和其他方式的资金外逃,开放国内市场,简化投资手续,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积极鼓励外商到国内进行合资、独资等各种形式的直接投资。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

 

在国内生产能力过剩,投资与消费意愿低,市场疲软,外贸出口增长受抑制的情况下,1999年我国要达到保七望八的增长目标,只能再度依靠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发展模式的改变。

去年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增发了1000亿人民币的国债,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回升的关键原因。去年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相当大一部分到今年还没有完工,因此,对今年的经济增长还继续有刺激作用,但要达到今年的增长率目标,财政政策的力度有待加强。从对达成今年的政策目标,如果由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够侧重于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电网、道路、供水、城镇建设等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其效果将更为显著。因为,在这方面的投资和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比:一来,,规模小、启动快、雇用的劳动以及使用的国内机器、设备、原材料多,对国内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率较大项目大;二来,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一致;三来,尤其重要的是,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

消化掉过剩生产能力,是走出当前景气低谷的前提条件,而农村市场的启动是关键。以生产能力过剩最为严重部门之一的家用电器产业来说,城市居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已接近饱和。但我国70%的人口还在农村,而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尚不足20%。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城镇居民1992年的水平,但农村居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只及城镇居民1985年左右的水平,可见收入不是主要限制因素。以彩电为例,城镇居民普及最快的是1988-1990年,现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时的城镇居民高出了50%,而同样规格型号的彩电的价格则比当年低了将近一半。农村地区家用电器普及率低的主要限制因素在于,农村电网设施落后,电压不稳,平均电价为城市的两倍左右,有些地区甚至高达十倍以上,许多地区也没有差转台、电视信号薄弱。如果,能够改善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我国现有的家用电器的生产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2.3亿农户的市场需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不足,也同样限制了建材、家具、服装等其他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由政府财政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难题是这些项目小而分散,由中央政府来做,选项不易,监督困难。对此,可以采取“三方合建”,中央、地方、农民各出一部分资金,由村级组织牵头提出,地方政府监督,中央政府支持的方式来解决。而且,“三方合建”的方式也有利于使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块钱资金带来三块钱投资,发挥较大的杠杆作用,扩大财政政策对市场需求的拉动效应。

 

 

改变发展战略,支持中小企业

 

另外,我国必须维持一个较高增长率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创造就业的需要。但同样的投资,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则取决于发展战略的选择。如果投资重点放在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尖端的产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少;如果将投资重点放在发展劳动密集的中小型企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多,甚至不需要8%的经济增长率即可达到满足当前就业需要的目标;如果建设重点资金密集的赶超型大企业,即使经济增长8%的目标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也会落空。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还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解决我国当前的经济难题的同时,我国的政策选择应该同时考虑下面三个目标:一是,要能够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二是,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要能够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这样一种可行的选择。我国目前还处于,劳动力丰富,资金短缺,自然资源有限的发展阶段,遵循我国现阶段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具有劳动密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征,这种企业能够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并且,由于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成本低廉,具有竞争力,盈利能力强,资金自我积累快,会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增长率自然会高而且可以持续。尤其,这种企业的投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发展这种类型的企业是启动经济的捷径。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不会导致中国永远落后,永远停留在比较低的产业层次上。相反,遵循这种发展战略会使我国资本快速积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富裕的程度逐渐降低,随着资源禀赋的变动可以不断从国外引进现成而较先进的技术来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引进技术的成本会远低于自己重新创造发明,经济可以因技术创新不断而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最终,在较短的时间里赶上发达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产业水平。

与此相反,实行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表面上似乎可以更快地提高技术水 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其实不然,赶超战略必然导致低效率的资源配置和利用,这种发展战略最终必然欲速则不达,以失败告终。

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资金和技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在资金和技术两方面为其提供便利。但我国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当初是为了实现赶超战略的目标,方便为大型项目的融资而设计的。大银行天生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因为大额贷款申请者一般为大型企业,银行比较容易调查其信誉和还贷能力,经营贷款的平均成本低。一笔小额贷款的交易费用与一笔大额贷款差不多,而且银行了解分散于各地的中小企业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也比较困难。

自去年以来,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并相应做了一些政策安排。去年在四大专业银行内部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而且,扩大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这些都是有利的措施,但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要靠大力发展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无力经营大的贷款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其主要服务对象,而且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与当地的中小企业之间在信息上比较易于沟通,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当然,建立中小银行需要有一整套法律、法规和制度,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等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因此,对刺激当前经济增长的目标而言远水不解近渴。短期内,一个可行的替代办法是利用现有的银行体系,下放贷款审批权。目前银行贷款审批权高度集中,可以考虑将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县一级分支机构。这样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县一级分支机构对当地的中小企业比较了解,收集有关企业信誉、还贷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信息比较容易。另外,在加强对银行贷款监管、要求银行贷款经手人对贷款质量负起责任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投资总是有风险的,银行贷款因此也总是有风险的,当然每笔贷款都成功最好,但在强化发放贷款责任的同时,也要允许贷款发放者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某个比例的失败,这样才可以避免消极的惜贷行为。

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技术供应。目前我国经济生产过剩的情形已经相当严重,必须开发新产品或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才能开拓市场,增加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劳动力较密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不需要较先进的技术,任何类型的企业技术太落后一定没有竞争力。国际市场上一般有现成的适用技术可供中小企业选择,这些技术相对于国内中小企业现有的技术是先进的。为保证中小企业能够方便地、低成本地获取这些技术,需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国外的中小企业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到内地来投资、设厂;也要通过报刊、杂志发布各种产品、技术信息;同时,要增加国内中小企业对外交流、接触国外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机会,允许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包括拥有外贸经营自主权,可以方便地与国外进行人员、信息、产品交流等。

 

结语

 

总之,不容讳言,今年由于国内生产能力仍然普遍过剩,市场疲软,外贸出口扩张受到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制约,今年要实现保七望八的增长率目标是一个很具挑战的任务。我国的改革开放,20年前以农村耕作制度的转变为起点,结果为我国开创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全新局面。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如果我们能够为农村现已蓄积多时的巨大市场需求潜力的实现创造条件,并且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实现打下必要的政策和制度基础,在下个新千年来临时,我们将可再迎接一个稳定、健康、快速增长时代的来临。

 


(本简报文章如需转载请事先征得本中心同意)

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1475,6275-1476

传真:(010)6275-1474 电子信箱: ccer@pku.edu.cn   ccer@ccer.pku.edu.cn

网址:http://www.ccer.edu.cn

编辑:海闻 姚洋 发行:邢惠清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