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双周论坛”实录:对商品期货价格的探讨

  2009年4月8日,汉青研究院院长助理汤珂老师为我们讲解他对于商品期货价格长短期跳跃的研究成果。这次的演讲题目来自于汤老师和剑桥大学的两位教授合写的一篇学术论文。首先,汤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他指出商品期货的价格与正常的金融资产价格有很大区别,其价格符合厚尾分布,这方面的内容已有相关学者进行论述。为了更形象的说明商品期货的特点,汤老师为我们举了一些例子,如2008年2月27日春小麦的期货价格一天之内上涨了25%,而在2008年9月23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上升了15.7%,在911恐怖袭击和伊拉克战争期间原油期货的价格也出现了跳跃增长的情况。Deaton (1992)、Pindyck (2001)、Wei and Zhu (2006)也论述了商品期货价格的厚尾分布,并建立模型进行了分析。Deaton (1992)认为,以原油期货为例,原油生产商一般都会囤积大量的存货以便在油价高涨之时抛售从而获得高额利润。他们的抛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油价的上升。但当油价上升幅度过大时,存货的销售不会给油价带来太大的下降压力,因此便会出现油价跳跃上升的现象。

  在介绍了以上的历史研究成果之后,汤老师说明了他的论文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商品期货的便利收益是否也存在跳跃增加的现象?二是导致商品期货价格跳跃的因素有哪些?汤老师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因为原文中涉及大量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和处理,汤老师没有过多纠缠于细节的讲解,而是重点介绍他的主要思路和应用到的经济学理论。他介绍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引入了本文使用的Schwartz Smith Model,即短期和长期的两因素模型。利用该模型,汤老师说明期货价格的变化包括了布朗运动和跳跃增长。随后他介绍了本文的主要模型——两因素跳跃现货价格模型(TFSPJ),并利用该模型得出了一定结论。最后汤老师进行了石油期货和铜期货的实证研究,基本证实了模型的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汤老师得出了如下结论,跳跃是商品期货价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期货价格应用短期和长期因素模型,在扩展的Durbin-Koopman方法的验证下,证明了有跳跃的两因素模型对数据的估计要比没有跳跃的模型更好。

  汤珂,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助理。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企业管理学士两个学位。2002年于清华大学获材料学硕士。200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获金融工程硕士。200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汤珂老师还曾在梅隆证券 (Mellon Capital Management) 公司总部、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公司欧洲总部、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公司欧洲总部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任职。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