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上海的楼价

 

  上海两年来楼价上升得快,引起很多不同的看法与争议,市政府为了约束楼价,土地限价招标,出价太高会出局。经济理论说:等到黄金时价卖,土地的来价多少不会影响楼价,而后者由楼宇的供求决定,与政府的指导性地价无关——除非政府答应无限地以该价供应相近的土地。


  话虽如此,我没有搞清楚上海土地的“最高限价”规则。颇为复杂,而自己没有深入理解,写文章要避免精确地错。放在眼前的问题,是上海的楼价升幅使当局担心:泡沫之说流行也。两年前我说上海的楼价会上升,不容易下降,是上海当时大幅地减少了土地建筑的容积率,减容积率是减少了将来的楼宇供应,上海的减幅相当大,楼价的升幅比我意料的来得慢,也来得小。这样说,因为我研究过一个类同的例子:香港1963年公布的减少土地建筑plot ratio(今天内地称为容积率),减得比上海两年前减的少很多,但当年香港的地价上升得非常快。香港的新容积率是1963年公布,1965年施行,有两年多时间给地产商炒得天翻地覆,后来炒到银行贷款挤提,楼价一泻千里,跌到近于零。上海即布即行,比香港高明得多了。


  不说以往了,说现在,上海楼价是否偏高呢?是泡沫吗?是否还要上升呢?不敢说,只能提出一些观察给读者考虑。


  (一)香港目前的楼价还比上海的高出三、四倍,不容易比较,因为香港政府控制土地供应比上海紧得多;(二)不能说土地供应“无限”,楼价不会上升。很多美国城市的郊区,土地供应多得很,但地点与交通对楼价影响很大;(三)可能最重要的启示,是今天上海的楼价,与美国三藩市一带(Bay area旧金山湾区)很接近。上海一带的人口密度高很多倍,而工业发展也远为密集。另一方面,上海的物价与工资低不少,所以楼宇的相对价格是高于三藩市一带的;(四)移居上海的人口上升得快,但国内很多城市也有急速的人口增长。主要的分别,是来自台湾及外国的新客上海最多。这些外来客需求的主要是质量较高的楼宇。上海的楼价升幅是偏于质量较高的;(五)深圳的楼价升幅小(今天只有15年前的半价)。上海的优质公寓,楼价大约比深圳的高一倍,这不奇,但近郊的花园洋房上海却比深圳低相当多,有点怪。如果你一定要胡乱下注,毫无讯息地乱买一通,那么深圳要买公寓,上海要到近郊买洋房;(六)到今天我还摸不准,先进的通讯科技会对城市(与楼价)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我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有研究,但今天是不管用了。奇怪的是还没有听到有人研究通讯科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翻译的严重失误 


  世贸协议施行了只几年,纠纷频频出现。不是要替中国说话,但到今天北京还是言而有信。也不是说美国言而无信,而是他们受到的压力严重,要在协议的字里行间找出漏洞,推行保护政策。不容易相信布什总统是个反对自由贸易的人——他曾经为佛利民的90大寿在白宫大摆筵席。可美国的压力团体不下于个人,硬汉如布什也要让步了。


  去年12月报载,美国以反倾销为由,决定狂加中国家具的进口税。倾销的经济学定义,是低于平均成本出售;长期大量销售的,不可能低于平均成本而生存。世贸协议容许“反倾销”,但没有给 “倾销”下个明确的定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是去年12月,报道说美国打算暂时禁止中国某部分纺织品进口。有没有实施行内的朋友找不到资料,会不会过后施行也不得而知。


  “暂时”禁止中国纺织品进口,是否违反了世贸协议呢?没有违反,因为协议说明,进口纺织品如果扰乱市场,进口国可以采取“救济措施”,不得超过一年。这一点,英译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不容易相信,但文字俱在,不由你不信。先看中译吧:


  “对市场扰乱采取救济措施,除非有关成员与中国另有协议,否则:(一)任何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二)不得重复适用。”想想吧,如果“救济措施”只限一年,此后不再,申请 “救济”的意义不大。但如果一年后可以再申请,无限地向自己的政府申请下去,而一旦大肆开放进口,某程度的“扰乱”市场在所必然,那岂不是“再申请”无穷无尽,协议等于没协?


  不能说世贸协议对中国毫无益处。朱镕基是聪明人,他打生打死进入世贸,正高于负。


  无论怎样说,我认为最重要是世贸成员尊重世贸的精神。那就是推行举世自由贸易。不管“倾销”为何物,不管翻译如何失误,协议归协议,履行归履行,我不遵守协议,难道你要出兵把我杀了?


  自由贸易永远互相得益。贸易一定是双方的。天下间没有那样愚蠢的人,认为贸易对自己有害而还自愿地参与。不幸的是,在推广自由贸易的过程中,一些此前受到保护的会受损。他们反对自由贸易不难理解。若问,自由贸易既然互相得益,为什么此前有保护呢?答案是保护可使某些人得益更大。这是个复杂的世界。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