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暗渡陈仓话物权

  

北京推出「物权法」,老外哗然,都令人尴尬,其中同学传来的、芝加哥经济大师贝加三月二十六日的文章,显出他没有跟进过中国的经济发展。奇怪是贝老兄没有想到如下的逻辑:如果中国到今天才有物权法,那么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奇迹从何说起呢!一九八一年,他不同意我推断的中国会走私产与市场经济的路。今天,他认为物权法会使中国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但我却倒转过来,很有点担心了。


不止贝加,高斯也没有跟进中国,也看错。高举界定资产权利(即私产)的高斯,半年前对他的助手说:中国的神速增长看来是推翻了他的经济思维。完全没有推翻!中国经济的发展确是靠界定资产权利起家。那是二十七年前,承包责任制在神州大地迅速蔓延,几年间重复了欧洲数百年的私产形成的路,一九八五年我解释得清楚。是的,什么房地产证书之类在中国早就出现了,那不是物权法的产品是什么?老外要到今天才看到神州的新大陆,慢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物权岂非暗渡陈仓乎?


最近北京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长达六十页,其中有两个要点,都不大重要。其一说,房地产的使用权到期,自动延续,要不要补地价或补多少则没有提及。其二说,政府为了公用,可收回土地,会补偿,但补偿多少,从何算起也没有说。换言之,北京出的是「弹弓手」,纵观天下大势,这样做可以理解。


上述是说,除非政府要收回土地作公众用途,地期自动延长。重要吗?一小点吧。土地不延期,或补地价过高,整个经济会立刻崩溃。北京不会那么傻。另一方面,如果北京要搞死经济,方法甚多,用不着瓦解物权那样明确而又难看的,何况今天国内的物权不少落在有财有势的人的手上。我担心的是老生常谈的好心做坏事,什么福利经济、最低工资、币值提升、金融管制、政府垄断,等等,那些不明显的、间接地搞死经济的法门。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贝加说,经济发展起来的国家喜欢这样做。他没有说错,以中国来说我希望他错,两年多前认为他错的机会大,但今天看他是对了一半了。


二十多年前,到温州一行,那里的一些厂家问我意见。他们说自己的工厂是「僭建」的,地权不明确,只是搞清楚了不是他人的土地,故建厂,没有政府明文批准的。他们打算联手向政府申请地权,问我意见。我说不申请为妙,因为只要用得够时日,土地的使用权就是他们的,无须打草惊蛇也。这建议可不是胡说。作研究生时,找寻论文题材,我在图书馆翻阅了多个国家的土地权利形成的史实,最常见的是谁用惯了,谁就是业主。


早些时,跟踪了承包制的发展,我建议北京把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一九六九的研究,使我知道私有产权是不需要有所有权的。一九八八带佛利民游中国,对他说出这建议。起初他有点怀疑,但当我举出作学生时在美国购买汽车的例子,他立刻同意。当年在美国购买汽车,到银行借钱,银行是汽车的法定车主(legal owner),我是注册车主(registered owner)。这是说,汽车的所有权是银行的,使用权是我的,汽车的使用与享受,与我不借钱(也是法定车主)毫无分别。我跟着补充说:你说我的房子是你的我无所谓,只要你进入须得我同意,或使用要付我满意的租金。断断续续地研讨,到了深圳,大家同意,最佳的资本主义与最佳的社会主义是同一回事。


无可置疑,土地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可以维护社会主义的形象。「私」字当头,在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不容易接受的。这方面,高斯对中国改革的贡献重要。他提出了以界定资产权利的角度看私产,用不着提及那个「私」字。八十年代初期,我察觉到北京的朋友不仅不反对界定权利,且最忌权利混淆不清。我在后来结集成书的《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等文章中,用多个不同的实例,不同的分析,来来去去都在说那几句,这里那里加进交易费用的考虑。侯夫子当年是识货之人,发现了我那三招两式的大秘密,我对他说:千万不要给我说穿了!


重复又重复是推销的一种法门,用不同的例子,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分析——重复同样的理念,同样的真理——应该较有说服力。不知是否过于乐观,当年北京的朋友是不难说服的。今天的情况不同了。为人民币的处理我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左分析右分析,重复到筋疲力尽,效果却如石沉大海。可幸在这些重复中我找到了自己肯定的货币理论的真谛,他日把有关的文章结集成书,称《五常说货币》,其中对自己思维的演进加上注释,当可传世。


北京推出物权法,贝加对中国较为乐观了。我却愈来愈担心,有点悲观的感受。不是很悲观,而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艰巨工程上,所有难关已过,余下来的只是些重要小节要清理,再走几步大功告成矣!可惜未富先骄,北京不继续向前走。等了数千年才有这样的机会,不大刀阔斧还在等什么呢?


昨天同学传来一些令人忧心的数字。今年三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从二月份的二百三十七点六亿,下降至六十八点七亿——下降了四分之三!一个解释,是商务部正在考虑取消出口退税,所以二月份抢先出口。时间上有点不合,因为三月份还可抢先。另一个解释是人民币兑美元上升,而对外贸易中国的厂家惯用美元结算,外国的订单不少跑到越南等地区去了。不久前韩国某报道说,中国的「世界工厂」美誉将一去不返。难道他们春江水暖鸭先知?(与上年相比,三月份的出口升幅是记忆中最小的。)


资料及其它数据不足,还拿不准发生了什么事。再等几个月吧。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