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控通胀,再保经济增长
经济观察网:您之前说过不赞成刺激经济,您现在还这样说吗?
霍德明:我肯定是赞成不干预的。上半年很多学者担心今年通胀会超过两位数。经济学告诉我们货币一定要控制,但是控制货币的结果是通胀会下来,经济也会下来,实体经济会滑坡。这在不懂的人看来,控制通胀像是在用经济滑坡来交换,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我们是在吃药,吃药就必须有副作用。我们预测,如果不控制的话,货币继续增发,通胀会超过两位数,这个观点政府听进去了。从现在的数据来看,7月的CPI是6.3%,连续3个月都在往下落。对于8月份的CPI,我们预测是在5点多。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果不控制经济,那么通胀将不可控制,整个国家经济会乱掉。于是政府开始控制,做更长远的规划,下半年经济下落是自然的。7月份通胀往下走,很多人认为对通胀的警惕可以放松了,但是数字下来是不是代表OK ,很多人不太了解。从八点多降到五了(预测8月的CPI在5%左右),人们可以回归正常了,但是这个认知是不对的。以过去十年做代表,从97到02年,CPI不超过2%甚至是1%,有时候甚至是零通胀,但这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绝对不低于8%。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大概是10%到11%,后面这五年经济增长太快,累积了很多外汇。
从这十年的水平来看,3%对我来讲是一个可以容忍的通胀上限,现在的通胀和3%这个数字相比还是超出很多。如果认为现在通胀处于可控,说要把经济搞活点,这点我是坚决反对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通胀控制住,从长远来看中国不应该盲目追求两位数的经济增长。11%是很多人接受的数字,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自然经济增长率应该在10%和11%之间。但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在9%,过去五年平均是10%到11%,有什么特别理由能说明过去5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个数字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中国在金融风暴后,虽然经济发展得很好,但粗放式的经济带来了恶果,中国人必须忍受。中国不是一个小国,对全世界都有影响,中国人要盖房了,钢材就要涨价,现在是中国把自己圈到一个不好的环境里。粗放式经济增长是利用大量资源和能源来做支持。我的观点是经济增长不要盲目追求11%、12%,我们既要经济增长,也要能源、资源,很多事情我们现在都要很认真地处理。
第三季的GDP我估计会降下来,可能9%多,低于10%。如果9月初就放松管制,希望刺激经济,我不赞成。我宁愿今年保持9%多的增长率,但把通胀控制在3%,这就很不错,除了经济增长速度外,我们还要看环境、资源、收入分配。
不具备热钱大量撤离的条件
经济观察网:您最近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们要警惕热钱流出,那现在中国具备热钱大规模撤离的条件吗?
霍德明: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带来热钱流入,热钱的流动只是资产的移动,但是现在热钱的流入的数据往往会和贸易的数据混在一起。我们其实知道热钱从哪来,但没有数据。
最近我们发现,外汇储备增加得不快,但外贸依然不错,这说明热钱流出了,这是我最近两个月比较关心的问题。热钱流出是个好事,我们不希望热钱在国内兴风作浪。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要知道它进来和出去的管道是什么。现在在中国热钱还不具备大规模撤离的条件,在我看来,中国对资本市场进行管制,有很多方式可以监控,对这一点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经济观察网:央行表示要密切关注热钱的进出,并且增设了汇率司,那您觉得这些措施能取到实际上的效果吗?
霍德明:我的消息是从央行来的,他们自己人认为这个没什么用。正因为没什么信心所以他们希望能在制度上做得更好一点。央行的人的观点我觉得是可圈可点的,我们得同情这些官员。
人民币一定要一步升值到位
经济观察网:您之前说过,人民币最好一次性大幅升值,这是中国经济必经的一个过程,那您如何看待下半年人民币的走势?
霍德明:有关汇率,政府的官方说法是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但实际上,还是对美元。人民币汇率是不是真正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这是政府一直没有想清楚、也一直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问题。
人民币升值放缓在国内是有因素支持的。中国以对外创汇为主,所以有些人更希望人民币处于低估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大量出口。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币被低估的可能性大于被高估。我之所以说人民币一定要一步升值到位,一是因为这样可以改变对外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这样能促使产业升级。在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比如日本,韩国,也包括台湾地区,产业升级快的时候也是汇率升值更快的时候。如果人民币一直被低估,对产业升级是非常不利。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希望最后的决定不是由政府来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但在那之前,如果汇率维持低估,而外汇盈余出超,那过去二、三年里的通胀,楼市、资本市场的情形我怕又会重新来一次。
近期美元走势是自然反弹
经济观察网:最近美元表现强劲,9月3日在东京,美元指数上升到了11个月的最高点,而当天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也都出现了近期的一个低谷。这是否表示着美元近期要展开一次长期的反弹?
霍德明:任何事情物极必反,美元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的谷底期,现在出现了一个反弹。对美国的经济并不是很看好,但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大选。对全世界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价格减少了,由147跌回了109。
问美国的经济实力是不是在支持美元走强,其实很多时候经济学家并不是那么厉害,他们只是比其他人稍早点了解一些事。现在从美国第二季的经济数据来看,3.3%的增长非常漂亮,完全不像是走弱的样子。其实美元的走强很多时候也要看心理因素和人们对美元的期待。
要改变出口创汇为主的思维
经济观察网: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您怎么看待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霍德明:在讲中国的经济状况前,我们要先确定将来的发展方向。过去三十年,进出口是我国经济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出口创汇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相比之下,我们的对内表现太差。我们的消费占GDP总额是40%,美国是70%。经济增长了,但老百姓也没感觉经济增长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我觉得,在未来20年30年,我们绝对不能以对外为重的心态对待中国经济增长。这点我是有亲身感受的,我们和政府官员做见面谈话,发现他们基本观点不太对,他们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出口创汇。在这个事情上要理智一点,中国这个大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不可能靠外面的力量,我们必须重视内需。出口创汇阶段性可以做,但不能做成长期的,对于大国来讲,如果能把出口创汇淡化点,把国内内需重视起来,中国经济是非常有希望的。
最近大家都注意到一些东莞厂商跑到越南了,我就在纳闷:他们为什么不去云南?对于政府官员来讲,这是一个坏消息。但是我在想,这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官员本身观点有错,如果五、六年前就开始把出口创汇到这个事看得不那么重要,而是把内需认真处理,那这个担心也就不存在了。现在问一些厂商,为什么不去云南而去越南,首先回答:因为云南交通不方便,运输本很高。那如果我们刚开始就重视内需,重视交通建设及一些内需配套工程,现在的情况不会出现。
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不要把我们对世界的责任看低了。我预计20年内,中国的GDP会超过美国,但是我们要负的责任不是今天这个心态能够承担的。现在的心态还是一个小国,我们认为我做的事情不会对世界产生影响。
经济观察网:要养成一个大国心态看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
霍德明:中国人在过去180年里受到了很多信心上的低潮,但我不希望信心很快就回来。作为中国人,所有事情最好慢慢来,平平前进,不要突然高潮低潮。中国人走出经济困境,走出信心不足是在2000年,准确点说,是在2002和2003年之后。金融风暴对中国冲击很大,那时候我(海峡)两岸都在教书,我身边的朋友担心人民币贬值都去换美元。但是03年以后就不一样了。我们在慢慢地学一些事情,学做一个大国,学着和外国交往,学着参加国际事务。
政府在产业升级中要提供制度到位
经济观察网;就您刚才说的要改变出口创汇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对外转向对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要经历一个痛苦的产业升级过程。您之前说过,台湾地区其实也经历过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那您认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我们能向台湾地区学习什么?
霍德明:政府要学习的不是说选一个产业,然后依靠这个产业来挣钱。80年代,台湾经济也是以制鞋、制伞、自行车等劳动密集型发展起来的。但是后来产业要升级,台湾这个小经济体的痛苦很大,它没有弹性,它不可能什么都做。90代台湾地区的“政府官员”很担心,企业都走了怎么办。在这点上,大陆和台湾地区不具备可比性。大陆是一个大经济体,大陆要担心的是为什么没有很好的一个机制。
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当时的“台湾政府”做了一些制度上能帮的事,比如建立新竹科学园区。但是选择什么产业,做什么都是企业自己决定,过了十年就会发现哪些行业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政府在这点上不要去干涉。
反对财政资金托市
经济观察网:您觉得下半年宏观政策上会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霍德明:至于下半年的经济情况,我觉得由于事先做了政策上的准备,现在情况在按照预测的结果走,这不是什么坏事,现在看起来不需要特别担心。
最近有些人认识到我们的财政盈余多了,那怎么处理?如果下半年因经济滑落一些企业或者人民受到损失,我觉得财政盈余是一个很好的补贴方式。它和货币政策不太一样。
财政政策是我现在要多谈一点的东西。我好几次说过现在能直接做的事情就是完全取消利息税,这对内需来说是好事。利息税就是国家给老百姓的补贴,如果取消利息税我想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我觉得下半年最重要的政策变化可能就是在财政政策上。我预计政府可能会对于某些产业、资本市场做一些财政上的支持。比如,股价已经跌到某个阶段了,政府希望把股价带到一个方向可能会拿钱买股票。这个事情在国外有,我们也都知道。但是我不赞成这样,但我预计政府会这样做。在这个事情上,我自己的希望是,财政税收盈余的重新分配要做好。
政府会救市,但我不赞成,这是我要重申的观点。之前下调印花税时我就反对,印花税不能被当成一个政策工具。政府要负责任,但也不是完全听从,但是也不能漠视老百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