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WISE副院长方颖的一天

 

 
 
(课堂永远是方颖的“最爱”)
 
如果没有出差,方颖的作息时间很规律:早上8:30左右到办公室,有课上课,没课在办公室处理行政事务;中午,往往被院里各种午餐会占去,午饭基本都是吃盒饭;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后,再返回办公室,趁着夜深人静,备课、看书、做研究,近23:00返家。
 
然而,规律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成不变的忙碌。43岁的方颖,2006年从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加盟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3年1月,被正式任命为经济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与国际交流工作。从那时起,这个年轻的计量经济学学者,只能以“非计量”的方式分配着自己的时间,平衡着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几者关系。
 
10月29日,是方颖众多工作日中的一天,依旧排得满满当当。
 
上午9:20,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务长兼执行副校长一行6人来访。就在前一天,该校刚和我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此次访问经济学院,是来商谈合作开展相关专业的“1+1”硕士项目。这两年,随着经济学院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该院的海外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像此类的外事来访很频繁。
 
会谈进行到一半,方颖不得不提前离场,因为10:10他还有两堂本科生的课要上。从会场出来,方颖急匆匆向上课地点——联兴楼赶去。进了教室,刚站上讲台,方颖就操着浓厚的“上普”(注:上海普通话)说,“作业赶紧收一下,上课后就不再收了”。课前收作业是方颖给学生定的规矩,他认为“课前”是交作业的最后期限,一旦上课铃响,就是逾期,不能再收。
 
方颖很重视这样的细节。他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小细节,累积起来最终养成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所以不仅是在他的课堂,在整个学院,他也推行这样的细节管理。2015年,该院正式出台《研究生“十五不”规定》,从报道注册伊始直至毕业找工作,对研究生的学习行为做出一揽子详细规定。
 
上课铃响,方颖用英语开始了《计量经济学》第八章——“非线性回归函数”的讲授。底下坐着30多名统计系大三学生。这门课是统计系的必修课,也是经济学院的八门统开课之一。近年来,该院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其中一点是积极推动课程和北美一流研究型大学经济学课程接轨,核心课程不仅要用英文授课,而且教材要直接采用国外这些大学的优秀教材。
 
方颖娴熟地把控着讲授进度和课堂气氛,语速不疾不徐,并不时和学生互动,观察大家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方式和节奏让坐在下面的同学听着很舒服。
 
11:50,课程结束,方颖立即被几个同学围住,询问有关难点疑点。
 
就在他给同学们解答疑问的时候,经济学院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研指委”)午餐会已经开始。告别同学,方颖再次步履匆匆地向经济学院赶去。作为分管研究生的副院长,他须参加这个午餐会。每周一次的研指委可不是简单地吃吃盒饭聚聚就算了,而是要讨论决定很多事关研究生的事项。研指委成立于2010年,成员来自各个系,每个系一名代表,共十几个人。虽自谦为经济学院的“民间组织”,但研指委的“权利”可不小,事关研究生的重大事宜都要经过这个组织讨论投票决定。这几年,学院的议事决策越来越重视“民主、公平、公开、透明”,因此,类似研指委这样的“群体决策议事机构”在学院师生事务决议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天,研指委讨论了福建省优秀学位论文推荐、一个硕士生论文重审的申请、硕士生开题报告等几个事项,午餐会一直持续到13:30左右才结束。
 
约半个小时后,方颖又出现在经济学院五楼的接待室,迎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鸿德一行。双方就金融学和信息科学联合硕士项目进行商谈。这个项目将充分发挥两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适应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培养既懂金融又懂信息科学的人才。短短的会谈颇有成效,双方很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送走黄鸿德一行,距离16:30的学术讲座还有一段时间,方颖得以稍微喘息下。这场讲座是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高级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系列讲座之一,主讲人是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彭恒,主题是“半相合性条件下部分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颖很感兴趣。双肩挑的老师往往要兼顾学术和行政,因此比别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汗水,也更需要懂得平衡的艺术。
 
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后,指针已指向18:00多。方颖回家吃完晚饭后,又返回办公室,静静地看书、做研究。再过几个小时,他将飞往台湾,参加两岸计量经济学学术会议。期间,他还将顺道访问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和中兴大学,商谈有关合作交流项目。
 
图“话”一天
 
 

 
 
采访手记:
 
不近人情的背后
 
经济学院的“严”名声在外。
 
以方颖最近手头在忙的两件事为例。一件是研究生的中期分流方案;一件是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让他头疼的是后者。因为有54个同学没能拿到奖学金,很多同学找到方颖,希望能法外开恩。当然,结果是徒劳的。
 
在这些没拿到奖学金的同学中,很大一部分是没能按照学院规定参加学术讲座。根据经济学院相关条例,“该院研究生不准无故缺席培养方案要求的学术讲座,研究生一年级春季、秋季学期必须各完成5场,二年级春季、秋季学期必须各完成10场,否则取消奖学金的评定。”
 
很多同学想不开,觉得学院是在小题大做。
 
可方颖不这么看。在他看来,每个学期5场或10场的讲座要求并不算高。“因为经济学院每个学期有百场左右的讲座”。再者,学院已经做出规定,学生却依然我行我素,是对制度的藐视。
 
“说到底,很多问题都是出在细节上。上课迟到、不按规定时间缴交论文、找工作时随意违约等,看似是小事,实则关系一个人的品性。”方颖说,这几年,经济学院从细节入手,从小事着力,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研究生管理制度,就是要用这些不能为的细节规范学生行为。学院认为,只要这些细节做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他希望,从经济学院走出的学生,不仅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有着良好的学术素养,同时还具有诚信、守时、尊重他人等良好品格。
 
其实,只要学生细细体会,就会发现在一个个不近人情的背后,实则是包括方颖在内的经济学院领导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用制度、规则等“规矩”为学生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方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