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经济学家告诉你!

 
足球比赛有“Beautiful Game”的别称
 
世界杯已入高潮,在传媒排山倒海的报道及评论中,足球和经济学或经济学与足球的关系,似乎未见(或根本没有)什么有见地的分析。笔者对此并无深刻认识,只是浏览过伊格纳西奥·帕拉西奥–胡尔塔(Ignacio Palacios-Huerta)的 Beautiful Game Theory 一书(笔者对此书中文译名不敢确定,因为足球比赛有“Beautiful Game”的别称,而书名“Beautiful Game Theory”有双关之义),因此“有点话”可说。
 
 
 
Beautiful Game Theory 英文书封
 
这本以计量经济学语言写成的书,依照球赛程序分为三篇——“上半场”“中场休息”和“下半场”(没有代表“加时”的后记,是为美中不足)。“上半场”(First Half)介绍数位博弈论名家的有关理论;“中场”(Halftime)评估这些理论对球赛的有效性;“下半场”(Second Half)应用那些“有用的结论”于实际赛事。作者虽强调已尽量少用经济学术语并加插不少市井传闻及“小说家言”以增加可读性,但其内核以博弈论为基本架构,以莫测高深(行家当然认为精简雅致)的博弈论剖析足球运动的种种,智识密度可观。
 
胡尔塔为经常闹独立的西班牙巴斯克人,不少游食四方的馋客的餐饮胜(圣)地圣·赛巴蒂安(San Sebastian),便是该“自治社区”的重镇(其首府为维多利亚),而以博物馆出名(建筑奇特壮观,展品则乏善可陈)的毕尔巴鄂则为其旅游景点。胡尔塔是毕尔巴鄂科技学院学生,又是该地乙级职业球会Barakaldo队的前锋。他以一等荣誉优绩毕业后,本有意择足球为终身职业,哪知双膝相继受伤,退而求其次,只好放洋留学,赴芝加哥大学深造。据他自述,其间他成为芝大“最出色”的足球员。胡尔塔的博导是诺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后者认为经济学是足以解释大千世界万象(包括诸种学科如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史学,以至生物学)的学说,撩起了胡尔塔以博弈论分析足球赛事特别是以之研究12码线点球的求知欲。赛事进行中的点球固然对赛果有决定性影响,在比赛加时判罚的点球,更有定胜负的作用!研究12码点球的攻防策略,因而极为重要且大有市场。
 
 
贝克尔的理论证实经济学原理可以剖析人的行为,对此胡尔塔大有会心,但他反其道而行,认为人的行为可以解释经济学理论,这正是他这本罕见的足球经济学著作以“How Soccer can help Economics”(经济学可以如何受益于足球)为副题的原因。
 
伽利略看见小石块和碎砖头从比萨及佛罗伦萨的塔顶掉落,启迪他有地心吸力的想象;大约一百年后,牛顿爵士眼见苹果坠地,灵感迸发,觉悟坠地苹果成为地心吸力的明证。石头和苹果“从天而降”的现象,令前贤为物理学奠下理论基础;循此思路,胡尔塔认为足球的射门记录,对经济学有所启示。这种认知促使胡尔塔别出蹊径,在1995年9月(彼时尚未从芝大毕业)至2012年6月(其时在布朗大学任教)一共8年内,记录了全世界重要及不重要职业足球赛的9 170次12码线上的点球结果(包括“加时”)。剖析这些资料,胡尔塔证明博弈学大家纳什(J.F. Nash;电影《美丽心灵》的主角以他为原型)的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ies)的正确性。“混合”的意思是你虽然用尽所有的“策略”,但只要你面对的是理性对手(Rational Opponent),意味着策略虽多却无一能保证取胜,因此你可能致胜的策略是不按牌理出牌,相当于乱出牌,遂以“混合”名之。当然博弈学家为此写下了清简雅丽的计量程序,“乱出牌”不过是外行人语。对足球进行经济分析,令胡尔塔成为各大足球豪门的“抢手货”,如今是多家球会以至国家队的顾问——他是本届世界杯西班牙队和英格兰队的顾问,同时是切尔西俱乐部的点球指导(射手对不同守门员应射左射右射高射低,他会提供有数据可兹遵循的“科学”意见);他还兼任毕尔巴鄂竞技队的董事和首席球探(毕尔巴鄂队只用巴斯克血统的球员)!
 
2008年欧冠决赛,切尔西曾参考胡尔塔的研究成果
 
博弈论由数学家冯·诺依曼(J.V. Newnann)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摩根斯坦(O. Morgenstern)于1944年合撰的论文《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启其端,它主要是分析两个以上的厂商为求利润最大化(即经济学的“个人追求最大效用”)所产生的竞争、合作或攻守同盟(同业合谋甚至官商勾结)等行为,对于特定厂商的行为解释,颇具功效,对决策者——从最初的厂商发展至现在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等多领域的决策者——而言,是很有用的工具。所谓博弈,包括二人对决(如下棋)、三四人对弈(如玩扑克),以至更多人参与的赛事;而博弈的性质有合作(如“桥牌”)及不合作(如“打麻将”)的分别……胡尔塔的创举是把12码线点球当作“二人对决”看待。非常明显,以罚点球看,“敌我”双方是处于不合作博弈之中!
 
和孩童的猜拳游戏“手头剪刀布”一样(“石头剪刀布”源于我国汉代的“手势令”与“豁拳”,于今风行全球,且有总部设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世界石头剪刀布协会”,该会原定于2011年举行的“世界比赛大会”因主席病故而取消),参与者若重复“出手”,肯定很快被淘汰出局。在这种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中,最佳的策略莫过于出其不意,即令对手难以甚至无法捉摸……
 
胡尔塔分析他搜集的9 000多次罚点球的结果,显示有关球员射球的方向和高度,大多“无法预测”(unpredictably),唯归纳起来其中约60%罚球射向球门右边,40%左右则射向左边,左右并非对等,是因为球员左右脚力度有别,若左右平均开弓,便不能尽显球员体力优势。
 
研究球员处理12码点球时用脚的惯性,对守门员当然十分重要,但那不等于说了解“来敌”射门倾向便能提高没收来球的机会,因为射手临场随机应变,令统计数据效用大降。本书“上半场”第2章描述一段“逸闻”,足为罚球射门“不可测”的明证。话说数年前在阿根廷进行的一场赛事中,有次罚点球因球场突发骚乱而延后一周进行。在此期间,球队内部在商讨“战术”,著名门将埃尔·加托·迪亚兹(El Gato Díaz)对队友说,对方罚点球的梅西(L. Messi,当时是名将却尚未成巨星)有射向右边的习惯。不过,他说,梅西知道他清楚他射门的取向,有队友因此建议门将应左扑,但迪亚兹不以为然,因为“梅西必然以为我会反方向扑球,因此可能一如旧贯,射向右方……”梅西曾说他在助跑时尚未决定如何射门,那说明处理罚点球只能随机应变,并无肯定取胜之道!这位门将的看法是对的,因为球员不是机械人,临阵可能会不按惯性射球(也可能因昨晚“狂欢”而乱了脚法)。若不是如此,意味着作了具体统计并仔细分析,便有较高胜出的机会,如此一来,岂非推翻了“足球是圆的”胜负莫测的传统智慧,等于比赛结果可以由经济学家预测,球赛的吸引力相应下降。对熟悉财经的读者来说,用“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作说明更易理解。如果此说是“真理”,意味着股价走势随好坏消息的公开而升沉,没有消息时股价则平行,如此股市,还有什么刺激可言?!现实当然并不如此,因为市场真假消息满天地,这便如那位门将,虽然了解梅西过去的习性,但无人能保证他会“追随过去的足迹”……
 
根据胡尔塔的统计,平均12码射门的速度(不计四五步的助跑,只计起脚至球达门前的时间)为0.3秒,那等于说在电光火石之间球已临门。守门员只有当机立断、绝不能犹豫踌躇,当然更不能参考统计数据,才有可能接住来球!
 
原文2014年8月5日发表于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为“点球博弈论”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