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城乡分割和城市化不足危及宏观稳定

  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多少让我们不安。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39.9%,储备规模增加1539亿美元。其中,虽然贸易顺差增加414亿美元,同比下降10.6%,但外商直接投资增加274亿美元,同比增长61.3%。尤其是,其他外汇流入(含热钱)增加了851亿美元,同比增加16%。现在外汇储备增加额中,其他外汇流入(含热钱)这一部分占比达到73%,为有史以来最高值,已经取代贸易顺差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最大来源。

  在当前中国内地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外商直接优惠减少和时有外资企业撤资发生的调整阶段,为什么还出现如此规模的资本流入?这只能说明,流进来的大多数是“热钱”。世界其它地区的情况变得更糟糕,而中国的资产部分依然给金融的投资者释放了相对积极的信号。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周期、人民币加速升值(我们不太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是,2005年以来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了接近20%)、中国资本市场调整即将见底,这些可能都有正面的预期,使中国成为国际投机资本眼中相对最安全的投资市场。

  这样一来,大量的资本流入极有可能继续回流中国股市和沿海一带的房地产市场。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集中了绝大多数的中国购买力和最有潜力的城市)和最有赢利机会的行业兴衰几乎都与加工贸易和境外资本的流入动向高度相关。房地产市场的反弹已有苗头。根据有些学者的提示,最近上海成交量创了遇冷来的新高,开发商定价也重回坚挺,而香港的报道也指出多个香港财团加紧在内地增购土地的消息。热钱可能正在重新进入沿海最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而瑞银、汇丰、花旗等研究部门近来频频高调唱空A股,也是国际热钱的通常做法以寻找吸筹机会,热钱很可能也在准备重新进入股市。

  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虽然在量上不是主流,但对国内的资金和流动性的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就当前而言,国际资本的回流无疑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压力。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很伤脑筋。而且与前两年不同了,通货膨胀已是现实。在面临通货膨胀的时候,处理流动性过剩的回旋空间肯定大大变小了。

  本来,作为一个发展比较快的经济,中国是不应该面对如此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干扰的。流动性问题的核心是资金大量离开实体经济,转向资产虚拟部门。对中国而言,经济发展这么好,而且有能力继续维持未来的增长和繁荣,是完全可以避免流动性过剩问题出现的。之所以流动性问题出现了,主要原因是资产部门的价值被人为高估了。不用说,中国现在暴利行业是在资产部门。而资产部门的暴利反映出市场的扭曲,因为供给速度被政策和制度人为地限制了。房地产行业为什么暴利?因为土地的供给被政府垄断,而城市化严重不足。所以对付日益严重的流动性的冲击,解决流动性问题的这些困扰,其思路当然是要矫正资产部门价值被高估的问题,降低这些热钱投资资产市场的机会和回报率。

  从宏观资金流量表上可以看出,中国这些年挥之不去的流动性过剩表现为储蓄率(没有在当年用于消费支出的国民收入)居高不下的难题。为什么储蓄居高不下?为什么经济增长没能够把储蓄拉下来?其实,高储蓄率的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至今还十分严重的城乡两部门脱节的经济结构。城乡持续脱节和城市化不足不仅对中国的教育、医疗健康等影响经济未来发展动力的问题非常负面的后果,而且在短期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宏观经济稳定的根本制度原因。

  由于城乡持续分割和城市化不足,不仅导致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公共品供给不平衡,而且演变成消费不足和畸形的消费结构。由于城乡持续分割和城市化不足,导致过多的出口和顺差。由于城乡持续分割和城市化不足,使得土地资产难以流动,不能实现有效的分配,导致大量土地闲置浪费和土地开发过度并存的局面长期维持。由于城乡持续分割和城市化不足,导致沿海大城市的过度拥挤、地价爆涨,地产暴利以及环境污染等所有这些伴随我们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

  人民币重新估计值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只是结果。中国经济需要根本的、更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在制度上尽快终止和解决城乡分割,解除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将是中国改革30年之后迎来的最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它还将意味着中国需要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和公共财政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善潜在总供给,缓解与总需求的矛盾。在这些问题上我们的思想似乎已经过于保守。但我们好像没有理由再继续拖延这场重大改革的时机。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