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全球经济复苏要靠中美

2007年,由于担心经常账户失衡规模日益增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组织了多边磋商,讨论应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最终与会者达成广泛共识,认为从概念上来说,解决方案简单明了。简言之:让美国消费者减少支出,让中国消费者扩大支出。这对于美国、中国乃至全球都有利。(会谈也向其它参与者——日本、欧洲、沙特——传递了信号,但这些国家都没那么重要。)

对美国有利:甚至在当时都很明显,美国消费者陷入的消费狂潮是不明智之举,其中许多人退休后将面临问题。有利于中国:很明显,中国的大规模储蓄反映出国内社保体系的不完善。提供医疗和养老保险本身就是受欢迎的举措,并且自然会令消费者增加支出。

有利于全球: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共同作用下,消费模式的改变或许能保持中美两国的完全就业,并缓解经常账户失衡。美国净出口增加将抵消美国消费减少的影响。中国净出口减少将抵消中国消费增加的影响。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将减少,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将下降。随着这种有序调整过程的出现以及失衡状况稳步改善,美元汇率突然暴跌的风险将降低。全球将处于更佳状态。

这项全球宏观经济规划令人印象深刻。但至少在此次危机之前,并没有多少成为事实。乐观的美国消费者不愿意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鉴于出口拉动增长战略的成功以及对于保持就业增长必要性的关切,中国政府继续优先发展出口。

似乎是为了证明怀疑论者是正确的,此次危机本身并非由全球失衡导致。美元也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出现暴跌。而且,自从此次危机爆发以来,解决全球失衡在要务清单上的位置已出现下滑。应对金融体系的状况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危机演变,我们开始考虑最终的复苏之道,全球失衡的问题可能会再次排到清单前列。美国和中国将不得不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在IMF多边磋商提出的调整中,有一半正开始发挥作用:美国消费者终于在削减支出。他们损失了大量财富,而且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增加储蓄,才能弥补这些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一个更普遍的教训。全球的风险高于他们之前的想象。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会下跌,而且下跌幅度极大。退休计划可能需要更多的储蓄,远远超过危机爆发前人们认为明智的水平。

主要的未知数和调整的另一半内容有关。为了应对此次危机,中国启动了大规模财政扩张,重点是投资,而非消费。鉴于迅速增加支出的必要性,这是一项合理政策,但投资增加仅能持续一段时间。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是否会允许消费扩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2007年提出的总体规划可能就会成立。美国净出口增加将取代美国消费,帮助支撑美国经济复苏。中国消费增加将弥补中国出口减少的损失,并使中国得以维持高增长。全球复苏就能继续下去,我们也就能创造一个更为平衡的全球经济。

这种设想会自然而然的进行到底吗?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中国已宣布雄心勃勃的医疗改革计划,其方向是正确的。但中国如此成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而且除中国以外,此次危机可能已说服许多国家累积更多外汇储备,因此经常账户盈余规模将有增无减。这些国家不会希望本国货币兑美元汇率上升,因此也不希望美国净出口增加。

如果没有出现再平衡,怎么办呢?如果国内需求不能持续,净出口没能增加,一旦财政刺激逐步取消,美国的复苏进程便可能遭到削弱。在正常状况下,通过下调利率和增加需求,货币政策可能会有所帮助;如今并非正常时期,利率也不可能继续下调。因此,美国政府将面临巨大压力,只要私人需求疲弱,美国政府就要保持强有力的财政刺激,这可能会带来规模更大且时间更长的赤字,超过人们认为明智的水平。尽管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强有力大的财政刺激是必须的,现在依然如此,但它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在某个阶段,债务动力将变得不可持续,市场做出反应,财政赤字将起到反作用。疲弱的美国复苏和不可持续的美国债务动力都不太可能对世界有益。前者可能意味着全球复苏停滞;后者可能意味着金融市场混乱。

持续复苏需要美国降低国内支出、中国以及全球其他大部分国家提高国内支出上升并调整汇率。过去一年,在避免危机恶化方面,全球合作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在需要进行更多全球合作,而美国和中国将发挥主要作用。

本文作者是IMF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