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新兴市场必须重视通胀

  通胀目标制已成为新兴市场首选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多数新兴市场央行已采用了这种框架:其首要任务是保证价格涨幅处于目标水平或某个特定区间。许多其它国家正转向这种体系。

  通胀目标制在实现物价稳定、锁定通胀预期方面拥有良好的记录。这对于新兴市场颇为重要——在这些地区,高通胀尤为有害,因为它对穷人的冲击非常严重。

  尽管通胀目标制日渐普及,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这一制度遭到了严厉抨击。发达国家的央行行长们遭到外界的嘲笑,认为他们过于关注物价稳定,忽视了资产价格泡沫且未能防范一代人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许多新兴市场安然度过了此次危机,但这些国家的央行也面临着放弃通胀目标的压力。批评人士提出,如果通胀目标制意味着忽视剧烈的汇率波动以及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荣衰周期,那么这一制度可能会对这些经济体造成破坏。

  毫无疑问,发达国家的资产市场热潮促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由是诞生了以下观点:除了物价稳定的目标外,央行还应赋予戳破资产价格泡沫的更明确目标,以维持金融稳定。

  然而,央行身负多重目标与实现通胀目标所需的运作独立性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更广泛的目标总是意味着,在维持低通胀方面,会有更多的政治干预和更少的可信性。

  这种关系的紧张在新兴市场更为明显。在新兴市场,除了物价和金融稳定外,央行传统上还对大量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负有责任。汇率管理等目标已经使货币政策行为变得更加复杂。资本管制提供了一些喘息的空间,但它们漏洞很多,经常给经济带来很多其它成本。

  新兴市场央行应如何把握这些目标?当然,它们可以完善通胀目标框架,以留意资产价格和信贷热潮的迹象。实际上,更好的通胀预测模型应纳入市场热潮对金融财富和私人消费的影响。

  但指望货币政策本身就能防范资产泡沫是不现实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利率——的最佳用途是瞄准通胀。如果央行被赋予缓和信贷周期和帮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更多责任,那么它们就需要新的工具。

  其它一些工具更适合于管理资产价格热潮:提高房地产及其它资产市场的杠杆成本,收紧贷款标准,以及提高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等审慎的监管政策。我们应开发这些工具,最好与政策利率协调使用,以管理通胀。

  更大的问题在于,如果央行拥有“命令爬行”(mandate creep,即越来越多的目标),它们能否保持操作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实际上,即使在最好的时期,央行的独立性也是岌岌可危,如今更是遭到了全球范围的攻击。甚至连美国国会也在采取措施加强对美联储(Fed)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央行的责任可能会让它们更容易屈服于政治压力,并侵蚀其可信性,特别是在公共财政紧张、体制框架薄弱的新兴市场。

  在许多新兴市场,央行是管理最好、最受信赖的公共机构之一。我们忍不住就会赋予它们更多的责任。但这样做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因为在事实证明央行颇为擅长的领域——控制通胀,这样做可能会降低它们的效力。

  本文作者均为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教授;此外,普拉塞德还是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他们与吉尔•哈蒙德(Gill Hammond)都是Edward Elgar Press于2009年出版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框架》(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s for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一书的编辑。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