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事关“择偶”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堪称与时俱进的一届。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热心于研究美国的就业,是奥巴马就业拉动政策的热情支持者;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则致力于研究欧洲的就业。

  除去对就业这一世界性和极具现实意义问题的贡献,戴蒙德等人的理论,还对其他许多社会难题的解决颇有启发,比如择偶和买房。可以说,这是一次很人性化,也十分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评选。

  择偶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所问的那样:“为什么存在如此多就业空置岗位时,却有大量的人失业?”同样的,人们也可能会问,为什么有这么多适龄单身男女,或者说有很多潜在的适合彼此的人,却有那么多的男女单身?

  就业和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交易成功最大的障碍是缺乏时间和信息。一套最好的公寓或许正闲置着,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有这么一套公寓,那么这套公寓也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你有买房的意愿,但却没有时间去耐心地寻找合意的房源,那许多对你来说很宜居的公寓,也等于是不存在的。

  在分析当代适龄男女“剩下”的原因时,人们会谈及很多心理和择偶标准,但时间和信息或许是更关键的制约因素,用戴蒙德的话说,那叫“市场搜寻摩擦”。

  对择偶行为来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无疑非常重要。除了为结婚而结婚的人,多数希望组成理想至少是和谐家庭的人,都还有一定的心理标准,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上量”,才更有可能遇到合适的人选。而“上量”,显然需要时间和信息源。

  这其实也是都市适龄男女更容易剩下的原因:都市生活太过忙碌,许多人被工作牵绊着,没有太多时间去约会,这也使得速配一度流行。但问题是,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深入了解和磨合的,否则婚姻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尽管都市中从来不缺少约会的场景,但心态放松、用心寻爱的“气场”却并不多见。

  信息不对称,也影响到择偶。一方面,由于多数工作并不接触很多人,许多人在工作地也缺乏足够多热心的亲朋好友,遇到合适异性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另一方面,多数人在相亲之前都并不长期相识,更谈不上相知,因而在对异性相关信息的把握上有很大的盲点,这使得很多人因此遇挫,也客观上使人在以后的男女交往中,畏首畏尾甚至疑神疑鬼,有些人还因此对异性竖起信息屏障。

  越剩下,越容易剩下。根据戴蒙德的理论,失业者失业过久,工作技能就可能出现退化,所以他们很难再找到工作。同样的,单身时间久了,往往爱的能力也会退化,比如说缺乏真诚和热情,缺乏浪漫的情怀,对一些机遇也抱着爱谁是谁的态度,相应的,对异性却反倒会增加许多要求,生活中的磨砺也使得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多了起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除去少数能够继续“升值”和越发有魅力的人,多数人随着年龄增长,对异性的吸引力下降了。

  谨慎也并非没有道理。像雇主招人一样,接受他人也是有风险和成本的,戴蒙德等人的研究结果是,这种他们唤作“摩擦”的相互寻觅过程可以让市场变得失效。

  事实上,在抱怨一些剩男剩女要求过高时,社会应该有超脱和人性化的认识,那就是,这一代青年为了社会的经济进步付出特别多。他们失去了很多私人时间和空间,也无暇或无力搜集及获取对自己生活重要的信息,个人生活的不甚和谐,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凝聚力。

  就像戴蒙德们强烈要求政府要有所作为一样,在适龄男女择偶问题上,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发挥作用,一是它们有公信力,而这对男女交往拥有安全感至关重要,二是它们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在信息和场地方面为青年择偶创造条件。

  小罗斯福总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做法值得借鉴。当时,为了让年轻人能有心灵的归宿感,联邦及州政府为年轻人创造了很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起到了稳定社会、激发青年活力的作用,很多人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成为后来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还有一些人在这种自然的过程中找到了终生的伴侣。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