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维持10%上下

  1月16日以“瞰盛世铸发展舞新篇”为主题的IBM论坛2008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千余位行业企业领军人物、行业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对全球化趋势和中国机遇的大局着着眼,从前沿科技和创新实践的细节思考,共同探讨如何实现中国企业持续发展之路,在全球挑战下获得成功。以下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的发言:

  林毅夫: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是感到特别高兴有机会来参加IBM2008年的论坛,就像刚刚钱总讲的,今年对中国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更重要的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期盼的奥运会会在今年举行。在这个机会下,我想跟各位探讨一下今年中国的经济将怎样发展。以及奥运会以后,中国经济会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出现萧条。当然,更重要的就是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会怎样,会给我们企业界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和什么样的挑战。

  对今年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讲,从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从2003年以后,从宏观经济来讲,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都超过10%,而且从2003年到2006年这四年时间,不仅经济增长速度非常的高,而且通货膨胀率非常的低,从这个表上可以看到(见图)从消费价格指数2003年是1.2,2004年是3.9,2005年是1.8,2006年是1.5,从更大口径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衡量,2003是负0.1,2004年是2.8,2005年是0.8,2006年是1.0。这样的一个发展态势,对像我这样一个研究宏观经济的学者来讲,可以讲是最理想的高增长,而且是低通胀。进入到2007年以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非常的高,达到11.5%。但是这段时间通货膨胀率逐渐加高,引起社会各界跟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这个表上可以看到非常清楚,1-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是3.2,6月份是4.4,7月份5.6、8月份6.5,9月份降了一点达到6.2,10月份是6.5。

  比较大口径的商品价格指数呈现同样的趋势,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因为通货膨胀率高了以后,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家庭生活压力就比较大。在这种状况下,社会之间的这种矛盾就容易爆发,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政府针对这种情形就要采取不少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到了2008年,中国的经济到底会怎么样。我们就必须地了解为什么在2003-2006年这段时间是高增长、低通胀,而进入到2007年以后是高增长相对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背后的原因是这样,在2002、03到06年高增长、低通胀在一般国家是很少看到的,一般是高增长、高通胀,那段时间之所以高增长、低通胀是因为大家知道从1997年底开始到2002年这段时间,我们国内的经济遭遇了一段通货紧缩,各种物价不断下降,是负的、是零的,为什么物价会不断下降呢?是因为在各行各业他有很多过剩生产能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在这种状况下,物价水平当然会不断下降。

  进入到2003年以后,新的一届政府上来了,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之下,投资增长非常的快。在投资增长非常快的状况下,同时我们的消费增长率相当的高,这个表上面显示出来,从2003年以后,我们每年的投资增长率都高于25%,2003年是27.2,2004年是26.6,2005年是26,2006年是24,2007年是25.9。消费增长也不慢,2003年是9,2004年是13.3,2005年是12.9,2006年是13.7,07年是15.4。在投资高增长、消费也是高增长的状况之下,当然经济增长的速度就非常的快。

  不过,2003年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各行各业的过剩生产能力普遍还是存在的,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投资增长非常快,消费的增长也非常快,只是跟投资有关的几个部门的价格上涨,但是其他绝大多数部门的价格因为过剩生产能力还存在,所以还在继续下降。这种状况,我把它做一个形容,就是说有一点像把一条冰冻的鱼从冰柜里面拿过来,放在锅里面间,一边已经被煎焦了,一边还没有煎好,所以物价水平就不高。按照下面的表就看得非常清楚,我们国内在统计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时候,实际上是分成了16个部门,在2003年的时候,投资增长非常快,消费增长也不慢,但是物价指数是正的,在那一年整个物价水平非常低。

  2004年同样的情形,物价指数是正的是6个部门,负的是10个部门,所以物价指数还是非常的低。05年正的变成7个部门,负的变成9个部门。2006年就打个平手,正的是8个部门,负的是8个部门,显现出来过剩生产能力逐渐在消失。2007年1月份的时候,物价指数正的变成10个部门,负的变成6个部门,因此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整个通胀的压力就高了,因为过剩生产能力大部分已经被消化了,绝大多数的部门供给跟需求就比较平衡了。在这种状况下,只要投资增长快一点,消费增长快一点,或者是出口增长快一点,甚至只要国外的这些能源、原材料的价格涨的快一点的话,都会传导成为国内的通货膨胀。这个可以讲是基本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整个宏观经济的态势。

  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的态势之下,今年会怎么样呢?我个人相信,今年投资增长还是会比较快的,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各行各业可以投资的空间还非常大,而且2008年是政府的换届年,新官上任以后都希望有好的表现。所以投资增长,我相信还会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多。消费增长也会比较高,因为在2007年的时候,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是比较快的,必然导致第二年的消费增长率是高的,在收入和消费增长比较高的情况下,我相信今年不管是国际的经济态势怎么样,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会导致美国的经济萧条,我相信中国在收入和消费增长比较快的状况下,今年应该也会维持在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维持10%上下。

  但是,在我前面讲,产能过剩已经得到很大缓解的情况下,在投资增长比较快、消费增长比较快的状况下,今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会跟2007年一样还是比较高的,这个压力还是比较高的。我前面讲到,通货膨胀对维持社会和谐来讲是不利的。在这种状况下,中央政府当然要采取对策,这个对策是什么?就是在2007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面,把我们的货币政策从“稳健”改成“从紧”,就是要关紧货币信贷的龙头。这样来判断,我相信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之下,今年利率可能会根据通货膨胀的状况逐渐再往上调整。而且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会根据实际状况的需要再提高、减少可信贷的额度。当然,在这两种可能的货币政策当中,到底会怎么样组合,还是用哪个比较好?我个人是有一些偏好的。我希望更多地用利率政策,而不是用存款准备金的方式。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如果是提高存款准备金,银行可贷资金的规模就会减少,一般中小企业就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中小企业是我们就业的主要来源,如果中小企业发展不好的话,中国失业的压力就会比较大。如果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般中小企业资金回报是比较高的,比较高的利率是有能力支付的。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会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好处,但是今天时间有限,我就不详细说了。

  第二,我想来谈谈奥运会以后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萧条。这种状况在举办奥运会的其他国家经常发生,原因是怎么样呢?一般国家和中国北京一样,在办奥运会之前要有很多投资,北京要建20几个运动的场馆,不仅是场馆,还要修地铁、还要建机场、还要建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基础设施,所以投资就会非常地多。因此就会在奥运会之前一段投资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等到奥运会完了以后,这些基础设施都建了,你有什么新的项目呢?投资一下就减少下来,因此经济就会放缓,甚至出现萧条。当然国内国外都有很多人做出这样的预测,说奥运会以后,中国可能会出现经济萧条。但是要看中国问题,大概不能拿国外的理念和经验来看,改革开放30年中有太多例子,要看奥运会会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多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个人认为不会,为什么不会?2008北京奥运完了以后,还有2010上海世博会,同时在广州还要开亚运会,同样会有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经济规模不一样。

  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当年雅典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850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运澳大利亚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3900亿美元,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3万亿。这相当于雅典的16倍,澳大利亚的7.5倍。我们知道要办奥运会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澳大利亚、雅典和中国都相差不多。但是中国的经济规模是他们的8倍、10倍、15倍大。因此那些投资相对中国来讲是很小的,所以在这种状况下的话,其实在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绝对不会出现萧条,因为奥运之前的投资相对中国每年的投资来讲是不太多的。

  我个人认为,不仅不会出现萧条,而且还会继续高速增长,主要的原因一是产业升级的空间非常大,我想在座的老总们,只要能够借到银行的钱,只要您的公司一上市,只要能自己积累资金,你投资的机会太多了。所以我想投资不会慢下来。

  二是中国基础设施可以改善的空间还非常大,比如说马上就要开始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那是600多亿人民币的投资,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的时候,城市地铁将达到197公里,而且马上要完成了。但是到2012年的时候,北京的地铁就会达到274公里,到2015年的时候,北京的地铁会达到561公里。这些都是要巨大的投资的,我们在7年的时间里面,北京的地铁要增加将近两倍,这些投资当然会投资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三是消费增长也是会相当快,我前面讲从2003年以后,我们消费增长维持在10%甚至更高,我相信在未来是这样,因为我们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四是外商到中国投资,仍然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改革开放这30年来,建立了非常好的产业基础,交通基础设施。比如昨天我到安徽合肥去考察了一下,跟当地的外商座谈。他讲说,现在安徽合肥这个地方的路、各种设备其实跟发达国家是一样的,所以在国内作为一个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出口基地来讲的话,还是最有吸引力的。不仅外商继续会把中国作为加工出口基地,而且中国国内的收入水平增加了那么高,中国的市场增量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市场的增量,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也有很多外商包括像IBM这样的公司到中国来投资进入到中国市场。从这两方面来看的话,我们现在每年吸引的外商投资高达600多亿美元,一直高居世界第二位。我相信这个态势会继续维持下去,而且很可能会慢慢地变成稳定的居于世界第一位。

  奥运会以后,世界更了解中国了,中国也更了解世界了。所以就像1964年东京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一样,我们对外的经济的合作的空间会更大,市场的空间也会更大。所以这样讲起来的话,我相信奥运会以后,中国经济还会持续高速增长,这个“应该”是很肯定的。

  第三,想谈更大的方面,去年召开十七大,政府提出很多新的措施,要解决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十七大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态势呢,首先来讲,我个人是一个比较认同的人。在不少场合我常讲,中国很有可能在维持20、30年9-10%的高速增长,别人都觉得这太乐观了,因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差不多维持了30年每年9.7%的增长,如果再维持20、30年的话,就代表中国会有50年每年9%或者更高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没有看过,但是没有看过的事情并不代表不会发生。我个人觉得中国会维持高速增长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们来看看,中国现在的发展水平60年代到过日本的,70年代到过韩国的人发现是非常相近的。比如我这边有一个统计的分析,中国在1998年的时候,人的生命预期男人72岁,女人68岁,同比1965年的日本,男人的预期寿命是72.9岁,女人的预期寿命是67.7岁。你可以发现在二十世纪末的时候,中国人的生命预期值跟60年代的日本生命预期值差不多的水平,我们知道生命预期值是一个综合指标,代表健康的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状况。

  婴儿死亡率指标,1999年每千胎死亡率是千分之31,日本每千胎死亡率是千分之三十点七,婴儿的死亡率也是一个综合指标,代表医疗卫生健康社会发展的水平。

  第一产业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指标,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我们知道越发达的国家,农业所占的比重一般越低,越不发达的国家农业所占的比重越高。从统计数据来看,2000年的时候,农业所占的比重是15.9%,日本是16.7%,同样是16%这样的水平。从这些指标来看,可以来讲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发展水平跟日本在1960年发展的水平是相当的。我们知道日本从1960年开始用了28年的时间也就是在1987年的时候,它的人均收入赶上了美国,27年的时间年均收入的水平赶上了美国。我个人不感到很乐观,假如说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跟日本1960年是同一个水平,日本用27年的时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我们用3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20%,我相信大家不会认为我太乐观。但如果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要达到美国的20%的话,就代表从2000年开始到2030年,我们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跟改革开放这3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样,每年要达到9.7%。原因是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870美元,美国当年是34000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2.5%,如果从2.5%变成20%的话,我们要乘以8,也就是这30年的时间年均收入增长每年要比美国高7.2个百分点。美国从长期来看,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当稳定,每年大概是2%,7.2+2%就是9.2%,我们要看国家的增长和现在人口的增长率,我们现在的人口增长率是0.6%,要降到0.5%,9.2加0.5就是9.7这样讲的话,未来20、30年每年达到9.7%的增长大家觉得我很乐观,如果用3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达到美国20%的时候,大家觉得我太悲观。我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我前面谈到,日本在87年的时候,人均收入赶上美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升值,1987年的时候140日元兑美元,我相信中国经济到2030年会继续维持百分之九点多的经济增长,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现在是7.2,到那时候可能是五兑一可能是三兑一,要看那时候的升值状况怎么样。很可能到2030年的时候人均收入是美国的30、40%,如果是50%的话,我也不感到惊讶。但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20%的话,我们人口大约是美国的5倍,我们的市场规模就跟美国一样大,如果是30%的话,我们的市场规模就是美国的1.5倍,40%的话,中国的市场规模就会是美国的2倍,中国就会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可能性,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是转型中国家,要把这个可能性挖掘出来的话,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第一表现在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比如城乡之间的差距,有个人做一个比喻,中国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跟欧洲差不多,但是中国的农村跟非洲差不多,就代表巨大的城乡差距。另外地不仅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差距,城市内部里面也出现了不少低收入者,所以衡量收入分配的一个指标叫基尼系数,中国现在已经达到0.4,国际上一般认为这种0.45是一个收入不公的警戒线,超过了这个水平以后,很容易爆发各种社会矛盾,这是第一个。难题我们必须克服。

  第二,资源环境。中国人多地大物博,但是人均量是非常少的。可是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耗费是非常惊人的,比如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5.5%,但是我们消耗的全世界15%的能源、30%的钢材、54%的水资源。如果中国在未来30年还要维持百分之九点多的经济增长,全世界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来支持中国的发展吗?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因为空气跟水的污染造成GDP的损失达到8%,因为要去清理。中科院的研究,发现2003年的时候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我们必须花费15%的钱来清理环境。去年太湖突然爆发蓝藻事件,治理起来要花几百亿上千亿元。这种状况代表我们经济高速增长,资源的耗费太大,同时环境的消费也太大。环境这个问题有点像人的健康,在它还没有恶化到一个警戒线,没有超过那样的警戒线之前,就像我们健康一样,老是讲咬紧牙关,撑就撑过去,当你发现撑不过去的话,就太晚了。

  第三,人口老龄化。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已经进入到老龄社会。国际上一般认为,超过65岁的人口在人口比重中达到7%就是老龄社会。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指标,现在老龄人口更多了。进入到老龄化了以后,工作的人口就要减少,第一代人口就要增加,因此要有社会保障的储蓄,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非常的滞后,即使建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缺口还是非常大。有人说缺三千亿有人说缺一万亿,这种社会保障基金收集起来怎么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四,尚未完成的改革进程。中国经济30年的改革开放,但是还没有完成,有些国有企业看起来很赚钱,但是靠能源、资源赚钱,如果在竞争行业,国有企业还有很多效率有待改善的地方。金融改革中国农业银行今年也会上市,呆坏帐的比重在下降。现在我们在经济上升,经济有波动,经济放宽的话,银行呆坏帐会提高。还有股票市场的问题,固然现在实现了全流通,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提高了。

  另外还有财政体制,每年的政府税收增加非常多,去年达到1.2万亿人民币,但是出现的越往上层的财政越好过,越往下沉时却没有钱支付社会事业或者是基础设施等等。另外社会事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体系都还不健全,这些都可能造成一些社会经济的问题。

  第五,企业的素质。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的升级,中国的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大,而且国际化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我个人做过一项研究,2002年的时候,当时财富500强的企业,美国占192家,日本88家,当年中国只有11家,少得可怜。美国占财富500强的比重是38.4%,日本是17.6%,中国只有2.2%。为什么当时财富500强中国企业那么少?因为一个国家财富500强的数量它的比重跟它这个国家整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是高度相关的。比如在2002年的时候,美国的GDP在全世界是31.4%,日本占全世界是14.5%,中国只有4%,所以把GDP占世界的比重跟财富500强的企业的占世界上的比重做个分析的话,两者是高度相关的。我说到2030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规模至少跟美国一样大,很可能是美国的1.5倍,甚至是两倍。因此到203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很可能占世界的20%,甚至是30%,我相信那时候中国财富500强的企业至少是100家甚至是200家,这是非常可能的。

  但是中国企业现在总的来讲,国际化的程度还是不高的,企业的管理水平、公司治理等等方面距离变成国际化的大企业来讲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

  第六,国际政策的挑战。美国在19世纪末逐渐地取代英国,到了二十世纪变成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国家。有很多研究,中国看起来态势跟美国相似,从20世纪末中国快速发展,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变成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但是比较中国的崛起跟美国的崛起发现在五个方面中国要面对的挑战比美国当年要面对的挑战要多。

  第一方面,十九世纪末美国崛起的时候,当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强权。因为在欧洲,像德国、法国,基本上跟英国是平起平坐的。这种状况下,美国崛起以后,不过在很多大国、很多强国加一个对英国的威胁不会有那么大。我们知道在二十世纪末的时候,美国是世界唯一的强权,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来讲心里就会觉得比较不舒服。他现在是唯一的老大,当然不希望出现一个人跟他分。

  第二方面,在十九个实际末的时候,美国在崛起的时候,其实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的时候,187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美国75%,而美国当时整个的经济规模当时已经超过英国了。中国在崛起的时候,在2000年的时候,我前面讲如果是按照我们的汇率计算的话,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2.5%,购买力平均指标高一点是10%,现在即使到2007年,我们人均收入按照购买力平均指标来算的话,也不过是美国的15-20%之间,整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按照购买力计算的话也不过是美国的75-80%之间。所以跟美国当年的实力比较起来的话,现在我们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三方面,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美国当时已经是世界上的军事强权,美国才会敲开日本德川政府的大门,强迫日本对外开放。中国现在从军事来讲,连地区性的强国都不用说,更不用说世界霸权。美国跟英国是同一个文化体系,因此美国崛起的时候文化上的通途比较少,中国的文化体系跟美国不一样,因此很容易被妖魔化。

  当时美国在追赶英国的时候,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快一点,每年不过比英国高一个百分点,中国未来的20年、30年还可以维持9、10%的增长,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非是2、3%,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3倍甚至是4倍。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如果旁边有一辆36路的大货卡,以3倍、4倍的速度从你旁边飞速而过,我相信会造成你相当不安的感觉。中国这几年高速增长,就相当是一辆大货卡,比其他国家高3倍、4倍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而过,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比美国大很多。

  在这种状况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原则,第一个要点就是要继续发展,因为我们的量虽然不小,但是人均收入水平要低,所以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国必须发展,但发展是以人为本,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和人民共享,有点像林肯讲的“民有、民治、民享”一样。在发展中不仅仅要发展速度快,要各个领域协调、配合可持续地发展,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达到这样的内容。中国的政府、中国的社会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在这样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会延续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政策,农村里面要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不要那么依赖资源,改变发展模式。同时要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并且要加大对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落后地区的投资来构建和谐社会。并且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在这样一个指导之下,我想几个关心的问题,第一,中国会不会出现金融危机?从东亚一些国家的情况会看到,他们的经济高速增长一段时间以后,经常爆发危机,这种危机整个社会就会往后退5-10年的时间,在中国应该不会发生。即使现在股票市场热一点,我个人看来只要银行不出现危机,就不会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这里面有很多例子,97、98年的时候,东亚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香港也出现了,但是金融体系健全,就可以稳定渡过难关。对中国来讲,我相信不会出现银行危机,因为即使现在这些银行上市了,但80%以上的股权是政府拥有,所以政府实际上对它还是有百分之百的存款保障的。在这种状况下,不会出现银行挤兑,就不会出现银行危机。更何况我们银行业的监管能力也提高了,加上这几年外资银行的进入,给银行业加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状况下,银行业当然也会提高它的管理水平等等,所以我相信金融危机是不会全面爆发的。

  第二,中国会不会出现社会动荡。如果看国外的报纸,经常看那个地方有抗议,那个地方有冲突,但是我想讲的是中国有300万个村庄,在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难免利益上会有一些冲突在个别地方。就像我们走路走快了以后,后脚也会踢到前脚。这些都是局部性的,在这300万中,每天会看到一、两个,在全国来讲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中国政府在IBM等等这些现代的IT产业的帮助之下,信息是非常充分的,反应能力是非常快的。再加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强调和谐政务,要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等等,在这种状况下矛盾冲突会越来越小,所以即使有个别地方出现冲突,但也不会爆发前面的危机。

  第三,国际环境是否会恶化。我个人认为紧张矛盾总会有,但是恶化到让中国的发展受到挫折也不会。最主要的原因是从美国来讲,反恐跟伊朗朝鲜核问题一样是第一位的问题,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反恐、伊朗朝鲜核问题上面,中国的合作是非常需要的。更何况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的市场对每个人都有利,在这种状况下,由于中国政府处理问题非常经验,因此我相信国际和平的环境还会维持。

  中国高速增长最重要的五个有利条件,一是中国领导人充分掌握情况,而且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能够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改变它的政策。二是中国的地方干部执行能力非常强,只要中央政府考核指标是对的,基本是按照指挥棒来执行的,过去强调发展,强调快的增长,就给你快的增长,现在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方政府也会全面协调可持续。三是现在中国国家距离国际化比较远,但中国的企业非常灵活善于学习,所以今天才会有这么多参加讲座,随着国际化的需要也会国际化。四是中国的老百姓,跟50、60年代台湾韩国民主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机会来发家致富。五是中国的国际环境,因为中国是最大最开放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外国投资还是作为市场都还是会大量地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到中国来。这五方面基本成为保证,中国可以在政府领导之下克服当前的困难,继续维持快速的发展。

  所以我经常用了一句话,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希望中国在未来20、30年会以又好又快的方式发展,中国在21世纪上半夜,一定会取得我们希望的屹立于世界之林,求得民族的复兴,再度成为全世界最大、增长最快,最好的一个经济。我想在座的各位都会是这个美好时代的一个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谢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