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学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我国作为WTO的重要成员,已逐步融入了国际经济,这对中国经济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类教育若不能培养出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同时又具有现代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市场运作和国际经济知识的专业人才,就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在我主持的一项国家教育部的战略报告中提出,中国经济类教育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评价、认证体系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加速经济类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倡导教育的本土化或民族化,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类教育体系。

在笔者看来,经济类教育的国际化首先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即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培育和造就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就近期看,重点应加强“入世”后新一轮紧缺人才的培养,并对人才素质、能力、知识和规格作出新的调整,赋予其素质、知识、能力有新内涵,并有新的提升。经济类人才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优势,而且应在市场上尤其是国际人力市场的竞争中更具适应性和竞争力。

其次是教材和课程的国际化。在目前的人文社会科学大门类中,经济类更接近于自然科学,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其使用的概念、公式、计量统计手段及模型有着更多的一致性。在大学教育中,相当多的教材和课程与国际上是相通的。专业教材和课程的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支撑,经济类教材和课程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影响着经济类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学科、专业的调整,我国经济类教材建设和更新换代也在加快。与经济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同步,经济类各专业特别是在应用性强、发展变化较快的金融、保险、国际贸易、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以及MBA教育中,已经相当多地引进国际通用性强、可比性强的课程和教材,这大大加快了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和www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国际化,也为借鉴、直接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课程提供了可能。这将会缩小某些应用类教材和课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再次是评价、认证及机构的国际化。随着中国的“入世”,为适应跨国办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国际性人才评价和认证相对应的考试将会得以扩展,在金融、保险、精算、会计、审计、咨询等方面将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资格和质量认证标准及制度,如目前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已经设置的精算师(FSA)、准精算师(ASA)、会计师、金融分析师(CFA)考试。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经济类人才的评价和认证的国际化是度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提升经济类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准需要重新调整和构建我们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也在客观上提出了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评价的机构国际化问题。在这一方面,笔者提出应加快改革目前的人才评价机制,其中在评价机构方面,应推进以用人单位和社会为主体的评价机构的建立。同时,在一些国际通用型强、可比性强的专业或领域,通过直接参加、合作创办或联办等形式建立一些国际性或地区性国际评价认证组织,以推进经济类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的国际化。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