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有关需求弹性系数和厂商销售收入关系的不同见解

你好,我今天刚上了微观经济学的课,是高鸿业老先生编写的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书中(P46,P47)对于需求弹性系数和厂商销售收入关系有这样的描述: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我认为这个理论不正确,例如,假如ed>1,那么假设价格下降a%,则需求量上升ed*a%,设原来的销售收入为s,则新的销售收入应为s1=s【(1-a%)(1+ed*a%)】,根据书中的理论应有,ed>1时,价格下降a%,有s1>s,从而根据上面的式子可以解得ed>1/(1-a%),而不是ed>1,例如我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反例,假设某商品的单价为10元,刚开始时售出100件,且商品价格之后下降了10%即a%=10%,则s=10*100=1000元,为不违反书中的理论,假设ed=1.1>1,但ed<1/(1-a%),从而新的销售收入为s1=10(1-10%)100(1+1.1*10%)=10*100*【(1-10%)(1+1.1*10%)】=999元<s=1000元(符合上面的s1的公式),但是我们会发现在ed=1.1>1的时候价格下降的时候,新的销售收入也跟着下降了,与书中的理论相违背,同理,在价格上升a%的时候我们也同样可以写出新的销售收入公式为s1=s【(1+a%)(1-ed*a%)】要使s1<s,可以解得ed>1/(1+a%),根本与ed与1的关系无关,而书中给出的解释是:ed>1时,厂商降低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书中P46原话),我认为虽然降低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但是最终的销售收入还是要从公式s1=s【(1-a%)(1+ed*a%)】与s的比较中得出,这两个率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所以我认为不能仅凭降低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就说最终的销售收入一定减少,而且最终的销售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与ed与1的关系无关,而应与1/(1-a%)和1/(1+a%)有关,所以我认为这两个理论应改为:在价格降低时,当ed>1/(1-a%)时,最终会增加销售收入,当ed<1/(1-a%)时,最终会降低销售收入(其中a%为价格降低的百分比);在价格上升时,当ed>1/(1+a%)时,最终会降低销售收入,当ed<1/(1+a%)时,最终会增加销售收入(其中a%为价格上升的百分比)而与ed与1的大小关系无关,而且P48页的表格也是错的。以上的说明纯属我个人的见解,我刚学微观经济学,所以还有很多东西认识不全面,很可能上面的推导是错的,所以如果有错误还望各位高手点出批评,如果没有,认为我的这个想法是对的,还请反映一下这个错误,,万分感谢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