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幸福:心理学经济学和哲学

  在我为中信出版社的《哈佛幸福课》写书评的时候,我正坐在北京某著名大学的校园咖啡厅里,初秋的气候已经开始冷起来。校门口横过的天桥上,很短的一段路上有两个卖手机贴膜的小贩,其中一位看起来今天颗粒无收,在微凉的天气里流着鼻涕,有些沮丧。在大学校园操场上,有人翻开GRE词汇书,痛苦地发现昨天背的单词已忘记过半,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备考了。门口一位办证的大姐抱着孩子,刚抢下来一个“单子”,高兴地和旁人炫耀。一个企业家在二楼的EMBA班教室刚谈下了一个并购重组的合作,上了奔驰车准备离去。这里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样,幸福和痛苦同在,此起彼伏。

  但是,他们同样幸福和痛苦吗?幸福真如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出不了国”没有“饿肚子”惨,“企业并购成功”比“办证”更加快乐吗?一个穷人没有饭吃的痛苦,和一个富家孩子买不到iPhone 4的痛苦一样吗?一个乞丐捡到馒头的快乐,和一个成功商人获得一笔投资的快乐程度一样吗?如果他们是同样的幸福和痛苦——这个观点真让人沮丧——那么我们的现世努力还有没有意义?如果答案反过来——一切都有物质基础——是不是又意味着这个世界即使对于幸福这种再私人不过的事情也不可能公平?

  再比如说,我们一直认为“眼见为实”,但现代脑科学已经发现,我们眼睛只能看清楚中央凹区域(大概是你伸直手臂以后所看到的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在此以外,我们能接收到的只是模糊的黑白世界。我们的大脑通过记忆和想象补充其余,让我们看起来像生活在彩色的充满细节的电影里面。

  这个科学猎奇背后的严肃思考是:如果正如作者所说,“这两个仆人(眼睛和大脑)的共谋使我们可以生活在严酷现实和舒适错觉的平衡点上”,那么我们如何最有效地创造我们的幸福?是修正自己的感受,还是只需调整我们对于外界的解释?幸福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幻觉吗?

  你可以看到,每一个心理学发现的背后,都是经济学的思考,再背后,则是哲学。新的发现带来新的观点,而新的观点则引发新的哲思。幸福的话题,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大洋葱”。

  这本书的英文原文叫做“Stumbling on Happiness”,为了方便国人理解,改成了《哈佛幸福课》。但我觉得原文更加贴切,stumble是“绊倒”的意思,意译过来,应该类似“我被幸福撞了一下腰”。近十年来,国人不仅在幸福上面“绊”了一下,大家对于幸福渴望之切、误解之深、盲信之笃,已经蔚然成风。

  近年来关于身心灵与幸福的书籍,大抵能分成三类:灵性类、技术类和知识类。灵性类全是态度却缺乏为什么,如《秘密》、《遇见未知的自己》;技术类则多技术轻原理,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做你自己》等。而第三类书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间环节,比如说《幸福的方法》和眼前这本书:对于态度,你能看到背后的为什么,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

  最后还想提一种我发现的关于幸福的心智模式,它在中国尤其盛行,我且称之为“总有一天综合征”,或者叫做“等我就综合征”。当谈到幸福,人们总会有这样的句式:“总有一天我会有钱、有时间、有心情的,那个时候我就会……”。再比如我们的上一辈人,他们总在说,等我上班了、等我结婚了、等我生完孩子、等你长大了、等你上大学了、等你结婚了、等给你带完孩子了……我就安心了。但事实上,这让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获得和他们期望的那么多的安心与幸福。

  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有两个孩子,她爱他们,每天给他们做饭。一个孩子每天吃完饭,都要大声宣布:“妈妈你真好,等我长大了,我一定给你买一个大房子!每天请人给你做饭。”另一个则不言,给妈妈倒杯水,捶捶背,尽其所能。你说长大谁会更加孝顺?所以幸福其实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能力,现在就可以练,而且现在就应该练。

  当下即道场,其实幸福本无须等待。那些让我们温暖的东西,不在远处,不在高处,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