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贝克莱——经济洞见被哲学盛名掩盖

近日,我的两位朋友译出贝克莱大主教(George Berkeley)唯一一本经济学专著《问难》(The Querist),无比振奋。这本18世纪的小书被人忘记太久,甚至亚马逊书店都早已断货,只有“古登堡电子书计划”把它做成电子书,防止失传。翻了国内数得出来的几本研究贝克莱的专著,尚无人认真讨论过他的经济思想。有些专家认为本书书名应直译为《提问者》,可我更喜欢赵迺抟先生的译名《问难》,显示出好强辩论式的灵活机智。

国人对于贝克莱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所有从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讲起的哲学教科书都会介绍贝克莱的哲学思想,《人类知识原理》在思想史上地位极高。他因为说过一句名言“存在即是被感知”,于是在中国就被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反面典型。美国人倒并不这样看,他们用贝克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小镇,还在1868年建成鼎鼎大名的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

只是很少有人承认贝克莱是经济学家。我翻阅一些权威的教科书如斯皮格尔的《经济思想的成长》,完全没有提到贝克莱。同样地,查遍熊彼特煌煌三卷《经济分析史》,也没见到贝克莱名字。很偶然的机会,才让我注意到贝克莱原来还写过经济学专著。那一次,我查阅30年代经济学资料,读到1936年《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有赵迺抟先生的一篇纪念亚当·斯密《国富论》诞生160周年的文章,其中提到当时已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亚当·斯密留下的数千册藏书。虽然斯密生前亲自焚毁了大量未刊布手稿,但根据他的藏书也能探得一些有趣线索。斯密对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做过研究的事情已经广为人知,这本书前些年被译成中文,国内学界颇热闹了一阵。

可斯密还有两册枕边爱书,就不大为人所知。一册是范德林特的《货币万能》,还有一册就是贝克莱的《问难》。前者在10多年前已有中译,但几乎无人研究,后者从来就是默默无闻,与贝克莱在哲学史上的大名形成强烈对比。这两册书的共同特点是薄,且机智,没有体系,却有对经济现象的深刻洞见。

《问难》全书由几百句“问句”构成。是的,只有提问,没有回答,甚至有些问题恐怕永远不会有答案。不妨随手摘出几句,以飨读者。如:如果一个人吃饱了,穿暖了,有地方住,还能被称为穷人吗?(第2问);其他一切手段,一样可以激励和保证人类勤奋劳作的手段,是否都不如金钱来得有效?(第6问)。贝克莱就这样一问接着一问,一环扣住一环地探根溯源。读这本书既可以从头开始读,循序渐进;也可以任意翻开就读,寻求启发。任何一个问题都逼迫读者从总体上去反思和把握经济学。显然,斯密把它放在身边时时翻阅,喜欢的就是这个。

贝克莱的有些思想可以在更早的配第、诺思爵士或者约翰·劳等先驱那里找到痕迹。但总的来说,这是贝克莱站在爱尔兰的立场上,针对现实问题的发问。他没有给出结论,就是想引发争论从而引起政府的重视。他以为,这种发起争论的模式比直接著书向政府献策要有效很多。

这本书前后出过三版,他一共写了900余条问题,但不断删汰调整,最后的定稿剩下500多条,涉及财政、货币、土地、劳动、价值论等社会经济方方面面。可惜,贝克莱并没有取得他所期待的社会反响。人们赞誉他的努力和勤奋,但很快就忘记了这本书。

我现在检索最权威的JSTOR数据库,发现在过去150年里,只有4篇严肃的经济学论文讨论过贝克莱的思想,其中两篇谈到《问难》,都是英国老资格经济思想史家哈奇逊(T.W.Hutchison)所写。哈奇逊对贝克莱有几分同情,但更多严厉批评,觉得贝克莱只是注意到爱尔兰的特殊现象,没有从一般性角度认识问题。而且贝克莱的提问中多有反问,隐隐可以看出贝克莱自己选择的立场。从贝克莱的立场看,他为了追求解决失业等问题,提出很多“头痛医头”的方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方案可能造成通货膨胀,造成“脚痛”的结果。

在哈奇逊看来,贝克莱这本书,连他“引起人们争论”的最低目标都没有实现。后来认真阅读斯密—萨伊—李嘉图著述的古典经济学家都无法接受贝克莱散漫不拘的表达方式,那么它在思想史上还有什么价值呢?

似乎只有一个经济学家比较认真地对待过贝克莱这本书,他就是19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小穆勒(J.S.Mill)。穆勒还写过一篇书评,从时间来看,也许是他最后几篇文章之一。他高度赞扬了贝克莱对奢侈风俗担忧的经济学关怀,虽然他也认为贝克莱为提问而提问,把这本小册子弄得过于单薄了。穆勒对货币本身的价值深表怀疑,这点在贝克莱那里取得了共鸣,他意识到经济不只是价值规律,还与社会风俗有关,而后者是李嘉图要竭力从经济学中剔除出去的东西。

贝克莱对人性和社会风俗的堕落深表担忧,这也大大影响了亚当·斯密,可惜没有影响到后来的经济学,即使小穆勒谨慎的反思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贝克莱要把道德问题引入经济学来谈,斯密也是如此。后人接受了经济学,却悬置了道德哲学。评来评去,贝克莱真是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经济思想。

好在此书终于有中译了,历史自有公断。不管此书放到现在还会有多少读者,道德和习俗永远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

乔治·贝克莱:《问难》(节选)

  在1735年,1736年以及1737年,此书分为三部分在都柏林匿名出版。“问难”包括了对于公众问题思索之后提出的一些疑问。

田野的树木都必知道我耶和华使高树矮小,矮树高大。青树枯乾,枯树发旺。

  《以西结书,17:24》

  《问难》初版于1735年,出版至今,事情看起来发生了一点变化。在这个版本里,对此做了某些改进:三部分结集出版,增加了一部分疑问,同时省略了很多条目,特别是那些涉及国家银行梗概或者安排的。对于国家银行,当公众倾向于使用这样的权宜之计,现在还有时间来得及再次尝试。我自己决定永远不在《问难》的封面上使用我的名字。但在最近出的一个版本里,这点被我一个关注公众利益如同关注自己个人利益、并取得不凡成就的朋友驳回。同样在另一个场合我也曾遭遇对于此书的责难,说我不务正业,去管那些与我职业无关的闲事。尽管通过诚恳的努力,使饥者食,使裸者衣,对于一个把自己当作国家一份子的牧师而言,可能并非不合适的作为。鉴于人类幸福的应该建立在健全的心智,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财务状况之上,我很乐意在这三个方面为人类做些有用的研究,同时我也希望读者,不要非议或者苛求那些愿意贡献自己绵薄之力、致力于为他的同伴们改进习惯,促进健康,增进繁荣的人,不论他从事何种工作。

 

1. 勤勉的国家贫穷,慵懒的国家富裕,这种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或者是否可能发生?

2. 如果一个人吃饱了,穿暖了,有地方住,还能被称为穷人吗?

3. 是否任何一个明智国家的目标和宗旨都不应该是鼓励它的民众勤劳?对于一个良好治理的国家,那些既不动脑也不动手无益于公共利益的人,是否应该象蜜蜂团体中的那样被驱逐?

4. 四大要素,包括人类劳动,是否是财富的真正来源?

5. 金钱仅仅是很有用吗?它还培育了勤劳的品质,使得人们可以互利地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

6. 其他一切手段,一样可以激励和保证人类勤奋劳作的手段,是否都不如金钱来得有效?

7. 一个人的真正目的和目标是否就是权力?一个人是否能为他的一切希望或愿望用金钱估价?

8. 任何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它的公共目标都不应是使得每个人根据他正当要求和勤劳程度来获取权力,是这样吗?

9. 权力与行为有关吗?行为是遵循欲望或者意志的吗?

10. 时尚是否创造欲望?一个国家普遍的欲求是否就是时尚?

11. 时下的工商业是否由普遍的欲求所决定?

12. 时尚是否因为与习俗暗合而深入人心?

13. 引领时尚的重任是否不该交给女人,花花公子,裁缝或者酿酒商,而应由立法机构来承担?这是否需要用到立法机构的智慧?

14. 合乎情理的时尚是否比那些荒唐的时尚对自由加以更大的限制?

15. 一个民族普遍的良好品位是否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种族的繁荣?未经教育的贵族是不是民族最大的祸害?

16. 习俗和风尚能否在各阶层中取代理性的位置?因此,它们被合理引导是否显得十分重要?

17. 效仿那些和我们所处环境迥异的邻居的时尚,是否是引起民族危难的原因之一?

18. 上层社会的朴素生活与下层社会的舒适条件,是不是一种增加居民的方式?

19. 大半爱尔兰土著生活窘迫是否由于他们忍受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程度竟在其他基督教民族之上?

20. 需求的产生是不是促进一个民族工业生产最可能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农民都习惯了吃牛肉,穿鞋子,他们是否会变得更加勤劳?

21. 有些东西,比如气候或者土地是特定了的,而财富的获得是否与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同样的,信用流通或者转换是否一定依据过去的纪录?

22. 因此是不是可以说,少量金钱的迅速周转与大量金钱的缓慢周转等价?或者说,周转速度与钱币的数量成反比,国家就要遭受损失?

23. 金钱是否能被认为具备内在价值,还是如作家们提及的那样:作为一种日用品,一个标准,一种衡量尺度或者一种抵押?那么金钱真正的概念,整体而言到底是不是一种票证或者筹码?

24. 物品的价值或者价格是不是和需求成正比,同时与它的充足程度成反比?

25. 五先令银币,里弗(古法国货币单位及其银币),英镑诸如此类是不是代表各自应有的比例,实至名归?那么金银和票据是不是应作为结账,记录和转移的票证或者筹码 

26. 尽管金银已不再使用,唯有名称被保留,那么物品是否仍然以此定价,买卖?工业已有进步,商业循环依旧?

28. 武断随意地改换钱币的名义价值是不是一种公共欺骗?

29. 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富人?金矿或者银矿能够做到么?站在非洲金沙中的黑人如何贫困潦倒?

30. 金银除了能迫人工作,使人发奋,还有其他优点么?

31. 人民的观点或意志是否会激励他们奋发,以使整个民族富强?而且,这个是否主要依赖于技术,转移以及保持权利——一切财产所有权之所在——的方法?

32. 若王国(此处指英国)不存在金银,我们贸易中是否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汇票来满足英格兰或者别处的短缺者的需求?

33. 通用的由银行发行的纸币一定就被认为是货币么?他们是不是构成这个王国(指英国)事实上的货币总量的大部分?

34. 倘若车轮转动,不论是否由风力,水力或者动物来驱动,对于机器来说作用是否都一样?

35. 通过权力来支配别人的劳动是不是真正的财富?金钱是否是事实上的票证或运输的代币,而且标明权力?同时,票据由何种材料制造是否有重大影响?

36. 无论外贸还是内贸是否都事实上远不止交易本身?

37. 促进,转让和保护商业以及把劳动力占为己有——换句话说,这种占有的权力——是不是唯一使民族富裕的途径?在多大程度上,这个是独立于金银而发生作用?

38. 假设土地自身就是财富对么?人们的努力是否首先要被考虑,因为那才是财富的源泉,使得土地和金银变成财富?如果没有它,土地和金银是否都一钱不值,除了作为努力的动机?

39. 在美洲的荒原上,一个人是否可能拥有20英里土地却仍旧缺衣少食?

40. 肥沃的土地加上勤勉的居民,是否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而不论这些财富是以票据,金子或者银子来衡量?

41. 个别的线索是否足以推翻成见?甚至明显的事实是否有时也需要反复重申?

42. 如果人的劳动是财富的真正来源,那么在一个贤明的国度,懒惰是不是成就事业的障碍?

43. 倘若金银财富使得它的所有者懈怠疏懒,他们是否在为国家招致祸害?西班牙是不是一个例子呢?

44. 国民的观点以及据此而生得勤勉态度是不是荷兰真正财富之所在?存在阿姆斯特丹银行里的银子反而不是?

45. 实际上这样的财富是否不能流通?对于公众而言,实际所拥有的财富是否远比理论上的财富来的重要?

46. 为了理解财富和商业的本质,是否应该考虑全体船员来到一个荒岛后,逐渐就会形成自己的商业和市民生活?与此同时,勤奋努力产生了信用,信用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47. 这样的人是否都会去工作?他们是否能在共同参与的工作中生存下去?当一个人获得超过他吃喝所需的财富时,是否会通过交易他的多余物品来满足其欲望?这个能否产生信用?为了促进财产的转让,为了记录及传播信用,他们是不是不会轻易承认某些交易记录、代币、票证或者筹码?

48. 精英的思想能不能很快纠正我们的弊病?我们真正的过失是不是思维方式的不当?

49. 对于我们的绅士们而言,如果他们需要更多考虑促进这个、那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国家的利益,是不是一个并非令人愉快的转变?

50. 如果一个人想造房子,他是否首先需要做出一个统筹工程的计划?公众是否应等到工程完工,参观之后并且看了规划再发表看法?(唐乙涂欣洁 译梁捷 校)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