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动物精神:非理性行为重归经济分析框架

  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大学校园里流行着一种崇拜:那些数学优秀又懂经济的人才将拥有无限光明的前途。而这一崇拜来源于西方国家发达的金融市场上日益丰富同时又日益高深的模型。

  然而,次贷危机爆发了,惊慌的人们这才发现,他们看不懂金融市场上那些曾经广受追捧的产品;他们也不明白地基如此脆弱,却有什么魔力支撑这座金融大厦直上云霄。

  基于经济学的理性分析框架无法解释的市场失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eorge A. Akerlof和著名金融学家Robert J. Shiller写就《动物精神》一书,他们将淹没在故纸堆中的“动物精神”拿出来加以重新审视,分析人类的非理性行为到底在经济的真实运行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动物精神”一词的使用最早要追溯到凯恩斯。凯恩斯将宏观经济波动归因于投资者所具有的“动物精神”。而Akerlof和Shiller把“动物精神”进一步作为一个经济术语加以解释,用来指经济的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同时还意味着人们和模糊性或不确定性之间的特有联系。有时候,人们被它麻痹,有时候它又赋予人们能量,使人振作,克服恐惧感和优柔寡断。

  基于这一描述,Akerlof和Shiller对凯恩斯的思想进行了一次重新的挖掘,并把“动物精神”(非理性心理和行为)分成五种主要的心理或行为,即信心、公平、腐败和欺诈、货币幻觉及听信故事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偏离理性决策所期望的结果,从而造成经济的波动。在信心机制的反馈作用下,经济波动将被放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

  人们“理性”思考了太久之后,成熟的思维框架已经对“非理性行为”无所适从,而动物精神的再度提出,或许将还给经济运行一个真实面目。而那个时候,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或许也将把专业的偏好变换为“心理学+经济学”。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