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樊纲:通过收租来平衡国企的超额利润

  两因素或致国企效率高于私企

  第一个大问题是在中国目前情况下确实有两个理由有可能使国企的效率比私企高:

  第一,有可能国企跟政府打交道的交易成本比较低,如果政府管的很多,私企要花很多的精力。所以在交易成本这部分,国企可能有这个优势,直接就说了都是同一个行政内部的事情。

  第二,可能有效率工资的因素在里边,国企一般的福利待遇都很好,国企形象又稳定,觉得社会地位又高,加在一块儿事实上它的工资比别人高,特别私企,私企有的是高,但它很不稳定,国企稳定,现在只要稍微好一点就进过去,从效率工资的角度它能够吸收好的人才,可能会比别人效率高一点。这是两个假说。

  效率工资的事情现在随着其他的领域里私人企业越来越大,特别是外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因素可能越来越小,但是交易成本这件事情也许还起作用。

  第二个大问题是关于什么领域的问题,跟盛洪说的有点不同看法,中国的国有企业要当从历史进程来看待,现在之所以利润比较高、效率比较高。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这些年改革毕竟是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了,剩下的都在垄断、自然垄断和资源行业,利润高了下一步的问题自然就剩下了资源租的问题和垄断利润的问题了,也还是进行了一些改革,有点利润,产生利润分红的问题。至于应该在什么领域,如果真正是公共物品是政府的事情了,公共物品是被订购的,政府是可以采购的,公共物品的物质物品本身也是应该私人生产的,如果说有一定公共性的话是公共物品,公用物品行业可能现在国企多一点。

  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什么历史问题?西方私有制国家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当中,在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行业里也搞过大量的国有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之所以这些年没有再更多的讨论这个问题,其实一定意义上是因为赶紧把竞争性行业的问题先解决,这些事情可以留着慢慢解决,在自然垄断行业、垄断行业这些特殊的行业里慢慢解决民营化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而且是很难定义清楚的,很难说这个领域就国有,那个领域一定私有。有的时候搞国有企业是因为这个行业里,私人企业介入风险比较大,国家想发展这个行业,先投点资搞这些东西,慢慢可以民营化。这些东西都是过程,这个东西来争论不清,国资委争论了多少年,哪个是国有也没有说清楚,这些都应该作为历史过程不断的动态看这个问题。

  国企超额利润的关键在租金

  第三个问题是利润分红问题,要分清三个东西。一是租的问题,只要是资源性的,国有资源租绝对是国家的事,要收走,垄断利润原则上是要收走的。

  如果有垄断利润的话,市场经济国家的办法是不允许你有超额利润,通过价格的管制或公共的参与归置、价格听证会什么的,让你没有超额利润,让你只拿到平均利润。

  现在中国的情况是,垄断利润扣除社会的平均利润之后,剩下的部分拿走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才是所谓利润分红问题,一般的企业性问题,当务之急要解决的其实不是利润分红的问题,利润分红的比例是很难定的,你说10%是不对的,5%就对吗?私营企业现在也不分红,之所以发展中国家储蓄率都比较高,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私营企业反正要发展,反正要投资,它放在那儿也不分红,还可以避税,反正钱都在私营企业那儿花,这是很难说清楚的事情,真正如果把那两块东西去掉了,把租给收走了,把垄断利润收走了,剩不下多少利润。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利润分红的问题,而是收租的问题,垄断利润一定意义上也是租。然后才是分红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怎么分红,比如那两个问题解决了,剩了10%的平均利润怎么分红,这个问题可以定制度,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交易问题,这个行业需不需要投资多一点,我现在是竞争者,竞争对手都投资多了,大发展了,为什么我不投资,这些事情就都来了。

  我刚从墨西哥回来,墨西哥国有企业如果有利润的话政府是当做钱袋子来收的,石油完全国有企业在经营。但就在国企的企业家跟我讲:“我们这儿的石油公司搞的不好,政府钱拿走的太多。”

  解决国企问题的办法是什么?部分民营化。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中石油上市。当然上市把这么好的资源,租都分给了投资者,这是问题,如果把租收掉,把垄断利润收掉,剩下的通过参股的办法让别的所有者跟你讨价还价来制约。秋风说请老百姓进行制约,现实性比较差一点,他也说不清楚,要找一个战略投资者,哪怕20%或者30%,让他参与,在董事会上争议可能解决分红的问题。

  第五个问题是分红分给谁是很重要的,国有企业分红如果30%是民营股权,70%是政府的股权,一定要有一个制度保证这70%作为利润上交的东西进财政,而不是留在国资委,留在国资委就到了宏观含义了。

  现在GDP50%的储蓄率是因为企业储蓄太高,而且不是在最基层企业在储蓄。刚才谈到控制消费基金和奖金发放,还是不能变成消费基金,我们国家还是50%的储蓄。

  所以,这笔钱一定要分到财政。财政用减税的办法把这部分钱变成消费基金,变成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国的储蓄消费的比例才能真正变化。

  还有要确保分红能够进财政,而且最终变成消费基金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宏观问题。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