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盛洪:儒学传统和英式自由主义

9月24日晚,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403教室,“耦耕读书会”第四期如约而至。“耦耕读书会”由经济金融网、腾讯·大家和北大汇丰MBA项目联合主办,深圳好活动支持。本期的主题是“儒学传统和英式自由主义”,本期读书会主讲嘉宾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著名经济学家盛洪教授。活动主要探讨中国两千年来,作为中华文明标志的儒学与西方三百年来发达国家繁荣富强的思想之源——英式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解析其共性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 

\

中国当前的儒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盛洪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儒学,解释其经典之处和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儒学思想一直被认为是哲学或者宗教的一部分,而盛洪教授突破了这种限制,将经济学和儒学融会贯通。 

读书沙龙分为三个环节:盛洪教授的主题演讲、盛洪教授与嘉宾主持互动交流、主讲人回答听众提问。

首先,盛洪教授介绍了自己的新书《儒学的经济解释》。他提到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在于发现很多人曲解了中国,也曲解了西方。为此,他解释道:中国内地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比较严重,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便体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曲解,而内地的学者又很难摆脱这样的影响。对西方文化的曲解首先在于“西方”这个词语运用的错误,“西方”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国家和传统,这样一个词语的采用必然忽视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取向和不同特质。他强调,本期读书会要讲的是“英式自由主义”,而非法式或徳式等自由主义。他引用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第四章“自由、理性与传统”对两种自由主义的概念进行阐释:英式自由主义是指经验的且非系统的自由理论传统,法式自由主义是指思辨的唯理主义的自由理论传统。但是,他指出,在中国的知识界,对这两种自由主义少有区分。

\

接着,盛洪教授对“习惯”做出了解释,指出“习惯”是“自发的秩序”的现实对应物,并用市场作为举例说明习惯的重要之处。他说,市场是要交换产品或服务,而习惯就是那种自然形成的交换行为,如果说市场有效,那么就可以推导出习惯有效。为了进一步让大家理解到这一点,盛洪教授指出,在宗教活动聚集的地方,往往就会出现市场。人们应该敬畏这种自发的秩序。 

为此,他举出了几个原因: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是系统具有复杂性,人们靠经验就会形成习惯,相信习惯;积累到一定经验之后,人们就会思考,产生一定的理解;但是因为理性的有限性,这种理解注定不是完全的理解,所以,盛洪教授推导出,人们应该敬畏人择原理,敬畏这种习惯。他指出,人是一个“三维半”的生物,人生活在三维空间中,但是寿命是有限的,所以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我们的注意力不可能持续集中,人类现在获得的成功都是系统上简单的成功。但是,如果面对一个社会系统,维度就很多了,人类就很难把握全面。 

讲到法律层面,盛洪教授引用哈耶克对普通法思维模式的概括,即“经验的且非系统的”来说明普通法系。英美法系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那种植根于普通法法理学中的思想传统,通过讲故事、溯渊源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更赞同普通法系的观点。他指出,习惯比立法机关投票更有效率,也更公正;而由此形成的习惯法就比通过投票形成的立法机关所立之法要更优越。

在以上讲解的基础上,盛洪教授才将儒学传统与英式自由主义的渊源引出:英式自由主义提倡看不见的手,是一种自发的秩序哲学;儒学思想也主张从现实人们的生活中提炼“礼”,“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 。孔子自小学礼,并对现实生活中的礼进行提炼,应用于实践中。西方学者魁奈被誉为“西方孔子”,是重农学派,他曾经这样评价中国,“如果说在中国,思辨科学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而对自然法的研究却已达到尽善尽美的最高程度。”这是对中国儒学的高度评价,也体现出儒学体系之完善。盛洪教授认为要为政先礼,先礼后法,习惯法优于普通法。 

最后,盛洪教授引用王艮的话“百姓日用即道,满街都是圣人”作为总结,结束了第一个报告环节。

\

在第二个环节,经济金融网主编本力老师就自己的一些疑问和感想,与盛洪教授进行了交流。首先,本力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一本盛洪老师的著作《经济学解释》,这是一本启蒙了一代人的书,不但是一部经济学启蒙的经典之作,其中也包括对一些伦理问题、市场秩序,以及许多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随后,两位老师就“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不利于自己的制度”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盛洪教授解释道,按照经验来做一些事情,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刚才强调经验,实质上是针对一种唯理主义的主义,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理性。理性的扩展就是超出经验的一些东西,甚至修改某些经验。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经验,同时也要思考经验的把握。普通法至上的原则是我们更倾向于经验,现在推到国家层面,即成为一种宪政原则,是对政治领导人进行法律约定的原则。这种普通法来源于经验,同时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经验,要会应用自己的理性。但是理性是有限的,不能走到理性的狂妄、自负。

\

最后,两位老师讨论了“君子碰见小人”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行动来解决。本力老师讲到,所有的自由主义者,本质上就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所有的学问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才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从民族主义再到天下大义。学者蒋庆对此问题做出的回答,“你不仁,我不能不义”,对待自私自利的人,如果跟他合作能够产生共赢,产生更大的利益,那我们应该想尽办法跟他们合作。当然,孔子的“以直报怨”,乃至经济学博弈论中的“一报一报博弈”也是可取的,当然,这是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对方有错误也需要及时给他指正。放到国际层面,中国面临很多冲突,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要强大,中国不能像列强一样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而要在强大之后实现世界和平。

最后提问环节,虽然已到晚上十点,但听众们都意犹未尽踊跃提问。此环节中,听众们就如何区分批判性思维和经验主义,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如何看待大陆法系等问题等进行了提问。

\

其中,一位来自东北的MBA学生提问:东北三省GDP增长在全国最后五名,他不明白自己家乡的经济到底怎么了。对此,盛洪教授指出,东北三省,包括山西省经济增长落后,主要的原因是国有经济占据很大比例,而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冗员使东北三省缺乏创新性,改革面临着不少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进行国企改革。

\

在两个多小时的读书会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引发了听众的深思,也让听众们对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盛洪教授的随笔集《经济学精神》和新著《儒学的经济学解释》等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撰稿:葛建梅,摄影:绳晓春、曹松)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