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武当派——那家一人公司的成长

 张三丰是武当的创始人,武当派是什么时候创立的书上没有明说,但是我们还是能估计一下的。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张三丰九十岁,张三丰离开少林时十六岁那是1268年的事了。书中说他之后的十余年间内力大进(那起码是1280年的事了),之后才豁然贯通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则武当立派当在此后。由于书上同时说他想去救文天祥而武功未成,文天祥死于1283年,所以武当立派当时间必须在1283年之后,也就是三十一岁后张三丰武功有成时的事了。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就说是三十五岁吧。

所谓的立派,只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就是说他武功有成,行走江湖时自报家门的时候说:「来者何人?武当山张某某在此!」(类似三国自报家门时说:「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不过人家报的是籍贯,他报的是住址而已。)叫久了叫顺口了,就成了武当张某某,然后游宝鸣自号三丰,又成了武当张三丰,慢慢的武当派这个名词就出现了。

初入江湖的张三丰干过什么大事呢?我们知道1244年出生的郭襄四十岁创立峨嵋,这个时间和我们推测的张三丰武功有成相近。老张和她的关系比较暧昧,人家创派必然要去帮下手的。峨嵋立派,自然应该是大张旗鼓的,人家二小姐交游广阔,还是一代武林精神领袖郭靖唯一的血脉,总不能太寒碜了,就算郭襄想搞得平淡点,那帮郭粉肯定也不同意的,到场的都应该是些成名成道的人物,少林方丈那是免不了要出席的。大张旗鼓的开派自然会有大肆宣扬的闹事,张三丰十六岁时就能打败何足道,又经过这些年的修炼,武功之高除了不知去向的杨过这些隐逸和当时的少林掌门之外基本无敌。估计当时可能有受元政府支持的人来大肆闹事,少林一贯和政府关系不错,家大业大,不好伸手。身穿一袭污秽的灰布道袍的张三丰,站了出来大喝一声「我乃武当张三丰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跟着顺手拍死几个敢于闹事的所谓大内高手,把峨嵋的立派扬威大会,变成他崭露头角的场所。

这一战建立张三丰的威名,同时还有他的邋遢形象,更令他成为新时代的抗元精神领袖。但是之后的事就不清楚了,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被他拍死的人的亲友找张三丰的麻烦,给张三丰建立各大名声的机会的可能。但是上面那个推断已经有点不怎么可靠,再推下去就离的更远了。

我们只能肯定这个时候的所谓武当派就他一个人,说白了一家一人公司而已,这个情形一直维持到他收了第一的徒弟宋远桥为止。这段时间有多长?我们知道张三丰九十岁时三徒弟俞岱岩三十来岁(方便计算就三十五岁吧),五徒弟张翠山是二十一二岁的少年,按这个间隔宋远桥也就大概五十岁。最小的莫声谷当时才十来岁,按十年后张翠山回到武当莫声谷是二十来岁,但当时已有武当七侠之名,则武当门人十来岁行走江湖是常事了,方便计算这年龄算十五吧。宋远桥五十岁,十五岁上出道,那是三十五年前的事即公元1307年,由1285到1307年,张三丰管理这家一人公司超过二十年。

这里面的故事是很值得挖掘的,一家一人公司能够发展,并成功挑战市场领导少林的位置,绝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人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因资金有限,二是在行销推广上能力不足。资金短缺,任你张三丰能力再好再强,没有资金,公司无法正常运转,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既然短缺,想要建立市场都成问题,就不要说什么开拓市场了。张三丰是个创业的人才,他明白这点,把公司建在武当山这个风景区,一战成名之后并没有在市场上搞什么大动作,实际上也没这个钱。像他这样有经济头脑的人估计把自己在紫霄宫住的那间茅屋翻新一下,或者连翻新也没有,就在门口挂个「武当张三丰旧居」的牌子,下书「欢迎参观,入场费每人若干」几行小字。这时的张三丰多少是个名人,武当山是风景区,紫霄宫又是出名的地方,来这里的游客不在少数,顺便参观一下张三丰旧居并找张三丰签名留念的人应该还是有的。老张有了钱马上投入市场,再去拍死几个出名的坏人,一来扬威,而来立名。名声大了,参观的人也就多了,良性发展,资金就积累了起来。

不过开始时资金少,所以连服装都顾不上了,那件污秽的灰布道袍也没余财更换,就这么穿这,久了,反而成了他的招牌。这点可能是张三丰之前设想不到的,也可能是他有意建立的形象,走的是与众不同的策略。一人公司的老板绝不易为,从行销策划、跑业务,想到的,想不到的,事无大小都是孤军奋战,既是老板也是业务又是送货员还兼会计催款,同时还要考虑产品开发的问题,恐怕也没太多时间去考虑形象问题,如果这是他想出来的点子,那张三丰就真的是超前时代很多的天才了。

跑了十几年业务,张三丰终于建立起他的武林泰斗形象和声望,也积累了不少资金,同时还收了宋远桥这个大徒弟。本来是他挂靠紫霄宫的,现在的紫霄宫反而要靠参观张三丰旧居的来吸引游客。张三丰一看,那里有我打天下你们享福的道理?于是正式向紫霄宫提出全面收购的要求,张三丰当年挂靠紫霄宫时就已经有了这个远大的目标,现在实力够了,此时不提更待何时?这样张三丰就全面接管紫霄宫。十几年后紫霄宫拥有者的唯一法定继承人百损道人找到张三丰说:「当年不是紫霄宫收留你,容许你免费用紫霄宫的地方,你哪来的今天,现在居然霸占紫霄宫,快快把紫霄宫还来!」张三丰被揭老底,脸上挂不住了,一掌拍过去,百损道人就这么报销了。武林是弱肉强食的地方,百损道人死了,没有相关利益谁又敢得罪武林泰斗张三丰呢?从此张三丰真正成为了紫霄宫的新主人。

接收紫霄宫不久宋远桥武功有成,张三丰派他下山积德行善,开始了武当派第二代在武林中的参与,那时候张三丰也才五十多岁,闲来有兴致除了再收几个徒弟,依然会在江湖上管点不平之事。张三丰淡出江湖那应该是在收了张翠山这个徒弟之后的事,徒弟满师后他就基本留在武当搞研发了。张三丰九十岁时张翠山二十一二,按武当十五六岁出师的惯例,那么张三丰应该是拍死百损道人后在七十几岁收的山。从这点我们也看出张三丰对成本控制还是很严格的,使用的基本都是廉价的童工,好在那时候没有什幺禁止童工法,不然张三丰的武当派怕一早给取缔了。

从宋远桥出道到张翠山出师,这期间除了拍死百损道人张三丰基本没做过什么大事。这个没做过什么大事成为后来武当发展的制约。怎么说七十之后的张三丰已经把公司正规化起来了,业务也展开了,可是张三丰没受过专业的训练,不知道林震南教儿子那一句:「江湖上的事,名头占了两成,功夫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黑白两道的朋友们赏脸了。」张三丰功夫和名头都有了,就是没建立起一个严密的关系网。和客户或供货商建立良好的关系才可以把生意做好做大,这点是很多一人公司没想到和没做的事,张三丰也逃不掉这个错误并且一直没有留意到。到他九十五岁上,把大事交给宋远桥处理,宋远桥在面对张翠山的龙门事件时才发现,武当七侠名声大是大了,可是有起事来在江湖上居然找不到好的帮手。如果武当一早和少林等各派建立起良好关系(类似笑傲中的武林联盟),那么即使人真是张翠山杀的,大家有共同利益,死个把外围势力的龙门镖局算什么,最多派个人送封信到武当山问一下,宋远桥公式化的回一封信说查无实据,死无对证,等找到张翠山再说。公文来往几次,连慕容博那样大的案子都压下去了,张翠山的问题小意思啦。当然那时少林还把张三丰当叛徒,这种关系是建立不来的,但是和别的诸如昆仑、华山、峨嵋、崆峒这些门派的关系还是可以搞好的。

张三丰一成功就松懈了,浪费了几十年可以用来的打关系的时间。龙门镖局的事发生时,张三丰已经九十岁了,那时老一辈的成名人物早就死光了,要他对小他两辈的人低声下气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在他淡出江湖的七十岁时期,低他一辈甚至平辈的还是很多的,假如他能对他们稍假辞色,这个关系还是可以建立的。宋远桥虽然做出补救,和峨嵋结亲,可是这已经太迟了,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不到五年。最后发生张三丰在百岁大寿时被逼宫,那也是在情理之中。之后的武当调整了策略,积极参与各项诸如围攻光明顶的公益活动,总算是建立起自己在江湖上的人脉。不过这个时候稍微有点迟了,少林的势力已经恢复,武当面对的已经不是以前没有大型竞争对手的市场了。好在赵敏同志把少林灭了一次,其它四大派也受到不小的损失。接下来的屠狮事件也令少林和不少帮派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武当损失最少,就死了个莫声谷和宋青书,借这个机会实力保存得最好的武当派进行了势力扩充,总算取得可以和少林竞争的市场份额。

按:紫霄宫位于武当山展旗峰下。据说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不过武侠的事,太根据正史考究起来就没趣味了。
[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efnchina.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68&ID=404749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