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一刀切的节能减排政策会对区域发展差异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有一个问题还没想清楚,就是当前一刀切的节能减排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目前,中央要求‘十一五’期间,五年节能减排量要降低20%,年均降4个百分点的任务已分解下达到各省,并由各省逐级下达到各地市及县乡镇。

  就我所知,这是一项约束力极强的行政措施,而且不论各地产业结构和能耗污染基数如何,一律要降20%,不然会影响一把手的乌纱帽。

  当然,各地均有强烈的反映,特别是产业结构轻型化和能耗污染基数较低的地区,官员压力很大,有的为了完成指标,对一些重污染行业一律关停并转。

  其实,这种一刀切的政策会导致的效果很难预计,可能会在短期带来很明显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反而会削弱产业结构较为先进地区的发展动力,并降低先进产业占全部产值的比重;反之,激励产业重型化和能耗污染基数大的地区相对增加投入,进一步提高重污染和高能源行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这样,从总量来看,一刀切反而保护了低级产业,压制了高级产业,并导致污染总量不减反升。

  即从动态来看,一刀切的政策会导致节能减排总量出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趋势。

  进一步:如果引进污染排放量指标或能耗指标可以转让的机制,那么会不会解决上述问题,并带来区域发展效率的提高。

  我觉得可以做一个模型来看看,是否会有这种结果出现;然后,再找一些数据来检证一下。

  这其中可能会用到动态增长模型和委托代理模型,我还不知道两者如何能构造出上述问题的基本模型。

  但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

  欢迎大家回去研究,回来讨论!

  小黎

  据我所知,并没有一刀切,而且各个省也自下而上地在想中央反映本省的实际情况,每个省的五年计划对能耗指标的表述都不太一样的..

  qimans 

  呵呵,可能各省内的情况不一样,一刀切也只是相对而言。行政措施会造成一定的寻租空间,所以即使表面上是一刀切,实际执行起来也会各有差异。

  如果不是一刀切,那么,节能减排的指标任务是如何下达的?又是如何执行的?

  这样的政策设计依据是什么?短期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长期而言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地方发展激励有何影响?政策执行的成本和经济效率如何测度?因为,由于寻租可能的存在,一定会有效率方面的损失。

  对区域间企业迁移或要素流动会产生什么影响?会有利于区域差距扩大还是缩小?

  上述问题,不仅仅是对节能减排政策,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也是行政色彩极强的配置行为,就我所知,其对各地区的分解比例是按当地的GDP、人口规模等一套指标体系测算的,看起来很科学,可是还是有决策执行与实际情况变化之间的时滞存在,而且这里面的寻租成本非常之高昂。据下面的同志反映,花费在批地批项目上的前期费用可能会占到总投资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如果这些成本可以换来更有效的粮食供给保障和用地配置效率的话,那么我们支付多大的成本(这种成本还包括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呵呵,都是大问题,不妨一个一个来讨论。

  原帖地址: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7&ID=395253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