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正确理解这次金融危机之四:证券化

(这是笔者于2008年10月-12月间在魁北克大学研讨会上发言的第四部分。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手里仅有个提要。现在的这个版本是对自己即兴发言的事后整理,笔者有意保留了口头语言的特点 -- 虽缺乏严密性,但绝对原汁原味儿。)

  证券化是将债务分散的基本途径。正如笔者在“正确理解这次金融危机之三”中已经简要解释过的那样,贷款买房者从某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凑齐”这些钱的方法是把它变成一种证券向社会发行,由众多的储蓄者来分担。

  具体来说证券化是这样一种金融技术,瞄准一个特定社会群体,譬如某种类型的家庭,特别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贷款方式,然后将这一特定群体的债务“加总起来”以债权证券形式出售给投资者。投资银行设计的这种金融产品实实在在在用于投资了,但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的作用仅仅是借、贷双方的媒介,看上去犹如钱从未经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一样。华尔街、东京、巴黎证券交易市场上天天上演的正是这样一些剧本:投资银行将债务转卖给投资者。

  上面我提到银行将债务“加总起来”,意思就是重新组合债务。金融机构会这样讲:我手里有成千上万种债务 – 有各种各样的人群、许许多多需要投资的地方。为了降低您作为投资者的风险,我将它们混和起来才转手给您。这样能降低投资风险吗?无论是概率论上还是现实中,这话都没有错。甲地的A类人群的还款能力出了问题,甲地B类、乙地C类等人群不至于都出问题吧,投资者的风险一般说来还是降低了许多。

  然而,问题也就恰恰出在了“不一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无论是银行还是信贷评级部门(CRA) 都没有、也不会去考虑所有地方的不动产价格同时暴跌的可能。要知道,价格跌落与未按时偿还的贷款额是相互反向加强的!现实中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不动产价格的下跌。人们看到市场价格下跌的本能反应就是自保:赶快出售自己的不动产。供过于求使得价格进一步下跌,价格的再次下跌反过来又加速人们的抛售行为。终于,不少人无力偿还贷款了。银行收回住房设法出售降低自己的损失,供过于求现象又被加剧。随着不能清还的债务越积越多,不动产价格也越跌越惨、越惨越跌!

  投资者得不到预期回报,损失也在加速中。他们对投资丧失了信心,没有能知道那些债券还能值几个钱。原本正常的交易就这样进行不下去了、“卡死”了。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3924/10973.html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