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论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的网络经济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及其技术结构特征,随后根据国外最新研究资料,简述信息技术(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革命条件下网络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在美国的发展概况;接下来分析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讨论中国在发展网络经济时应当予以重视的若干问题。

一、引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或者说信息技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技术革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个人电脑(PC)时代,另一个就是后PC时代-网络时代。在PC时代,个人电脑的普及使得IT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摩尔定律” (Moore''''''''s Law)形象地刻画了这一发展的惊人速度。该法则预言,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条件下,微处理器(CPU)的运算能力每隔约十八个月可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同等性能计算机的价格将以相当的速度下降一半。

从IT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摩尔的预言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见图一)。但是到了后PC时代,电脑技术的运用在IT行业的地位开始逐渐被网络技术的运用所替代,这主要是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图一)



资料来源: "Processor Hall of Fame," Intel Museum; http://www.intel.com/intel/museum/25anniv/hof/moore.htm

在后PC时代,也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即麦特卡尔佛定律(Metcalfe''''''''s Law)。该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等于节点(node)数的平方,或者说,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接入网络给用户带来的效用将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Kevin Werbach,1997)。电脑作为一种工具虽然是国际互联网得以存在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网络的发展并不依赖于个人电脑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与国际互联网联接的通讯工具将越来越多,个人电脑的各种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功能将逐渐被分离、独立出来,以适应未来人们对上网日益增多的需求。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使得IT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而且还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交换平台改变了传统经济的交易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美国,不仅国际互联网本身发展特别快,而且与国际互联网相关的经济活动发展得也极为迅速。以下几个数据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在1993年,网上的注册域名仅有26000个,其中大多数域名属于教育和研究机构部门。而到了1999年,网上的网页数量已经超过5百万个,特别是顶级域名为。COM的网页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域名为。EDU的数量(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Netcraft)。

·1993年,全世界国际互联网用户只有3百万人。1999年,美国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8千万人,全球则大约有2亿人(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美国商业部的研究还显示,信息技术行业(IT)的产值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从1993年的6.4%上升到1999年的8.2%,而且,高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超过1/4的经济增长(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也带动了网上商业贸易活动的发展。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报告,1999年底,将近1700万的美国家庭通过网上购物。同时,43%的美国公司已经开始通过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另外有36%的公司也表示将在1999年底开展网上商业活动。

可以说,国际互联网如此迅速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同样,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经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是经济学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因此,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是摆在经济学人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 国际互联网发展简史

国际互联网是美国高科技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政府出于军事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为了分散因遭遇外国核武器打击本国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危险(即当网络中的某一物理层遭到破坏不至于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立了一个实验型的网络架构APRANET,资金来源于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规划局(APRPA)。

起初,只有几个著名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及军事设备承包商等单位被允许与APRPANET联接。APRPANET的建立虽然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但在和平时期,这一网络却极大地方便了各部门的研究人员在该网络上进行信息及技术数据交流。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又建立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网络架构NSFnet。1990年,APRPANET中止了与非军事有关的营运活动,随即NSFnet便成为国际互联网初期的主干网。

由于是政府出资,NSFnet因而只对大学院校及公共研究机构免费开放,而且限制在该主干网传输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数据信息。然而许多大企业都对网络潜藏的巨大商业机会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出现了一些由企业自主兴建的主干网络。到了1992年,由于网络技术已日趋成熟,NSF为了推进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宣布几年后将停止营运NSFnet,并开始积极鼓励和资助各类商业实体建立主干网。从此,国际互联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商业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NSFnet也于1995年正式退出。

要了解国际互联网,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重要事件。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技术上的创新是决定国际互联网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交换信息,而采取什么样的信息交换方式则是网络早期研究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1961年,MIT的克兰洛克(Kleinrock) 教授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包交换思想,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包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相对于电路交换技术在网络信息交换方面更具可行性。不久,包交换技术就获得了大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同,当时APRPANET采用的就是这种信息交换技术。包交换思想的确立在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史上是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包交换技术使得网络上的信息传输不仅在技术上更为便捷,而且还在经济上更为可行。

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第二个里程碑是信息传输协议(TCP/IP)的制定。网络在类型上有多种,诸如卫星传输网络、地面无线电传输网络等等。信息的传输在同样类型的网络内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要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却会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ARPA研究人员卡恩(Kahn)在1972年提出了开放式网络架构思想,并根据这一思想设计出沿用至今的TCP/IP传输协议标准。

在TCP/IP中,“网络”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即任何一个能传输数据分组的通信系统都可以被视为网络。这样,只要采用包交换技术,任何类型的数据传输网络都可相互对接。由于兼容性是技术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因而标准的制定对于国际互联网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TCP/IP标准中的开放性理念也是网络能够发展成为如今的“网中网”--Internet一个决定性因素。

第三个里程碑事件是互联网页(World Wide Web,又叫万维网)技术的出现。早期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信息或者查询资料需要在电脑上进行许多复杂的指令操作,这些操作只有那些对电脑非常了解的技术人员才能做到熟练运用。特别是当时软件技术还并不发达,软件操作界面过于单调,电脑对于多数人只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之物,因而当时“上网”只是局限在高级技术研究人员这一狭小的范围之内。

WWW技术是由瑞士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CERN)的程序设计员Tim Berners-Lee 最先开发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采用一种超文本格式(hypertext)把分布在网上的文件链接在一起。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大量排列无序的文件中调用自己所需的文件。1993年,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国家超级应用软件研究中心(NCSA)设计出了一个采用WWW技术的应用软件Mosaic,这也是国际互联网史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软件。

该软件除了具有方便人们在网上查询资料的功能,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支持呈现图象,从而使得网页的浏览更具直观性和人性化。可以说,如果网页的浏览没有图象这一功能,国际互联网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进展的,更不用说发展电子商务了。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网页的浏览还具有支持动态的图象传输、声音传输等多媒体功能,这就为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会议等提供一种新型、便捷、费用低廉的通讯传输基础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适应未来商务活动的发展。

如果说,最初网络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信息交流的需求,而现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或者人们所熟悉的电子商务则是国际互联网今后发展的主要推进器。可以肯定的是,国际互联网仍将以一种不可预见的飞快速度向前发展,同时,如何发展网络经济也将成为每个国家不可廻避的重要问题。

三、 网络经济的涵义及其构成部分

正如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想深入研究网络经济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走势,就应当对网络经济的理念和内涵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界定。在国外相关文献中,人们常常用不同术语来描述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所发生的变化,比如数字化经济(Digital Economy)、信息技术产业(IT)、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网络经济(Network Economy)等等。不同术语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在对同一问题的讨论中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但是在国内,人们常常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术语,这无疑给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造成很大的困难。

在美国商业部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数字化经济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电子商务EC,另一个就是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环境的IT产业。因此,在对数字化经济的界定中,他们围绕的中心是电子商务这个核心。所谓电子商务,在他们看来,就是指基于国际互联网、非私有性(non-proprietary)网络所进行的产品或服务的贸易。

电子商务这种交易方式是相对于过去那种传统交易方式而言的,电话、邮件、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以及面对面的交谈都是传统交易的主要形式。但是,对于有关信息技术(IT)产业的界定,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而美国商业部(1999)在他们的统计报告中,甚至把无线电广播、电视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企业也归为IT产业。

实际上,信息技术革命首先是指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的革命,穆尔腾(Moulton,1999)认为,IT产业应是指与信息数据处理有关的硬件设备、软件、半导体以及电讯设备等行业。因而,一部分学者认为,商业部对IT产业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有可能夸大了该产业对GDP的贡献。

与数字化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国际互联网,但同样把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作是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网络经济首先是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因而围绕国际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行业应是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交易方式,使得国际互联网成为传统经济一个便捷的交易平台,因而原来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活动,这也应当视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在Cisco公司的赞助下,成立了一个关于网络经济的研究中心(CREC)。根据该中心的研究(CREC,1999),网络经济包含四个组成部分。这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网络的基础建设领域,网络的基础应用领域,网络的中介服务领域,网络上的商务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公司的经营活动并不只是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根据需要在多个领域展开经营活动。下面就以美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一分析:

(表一)美国1998-1999年网络经济产值

(单位:10亿美元)

 1998年第一季度1999年第一季度增长速度

1.国际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26.795$40.13950%

2.国际互联网基础应用领域$13.925$22.48761%

3.国际互联网中介服务领域$10.992$16.66652%

4.国际互联网商务贸易领域$16.508$37.540127%

网络经济(除去重复计算部分) $64.000$107.969 68%

 1998年全年 1999年全年

网络经济全年产值 $301.4 $507.0*68%

资料来源: Center for Research in Electronic Commerce,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99 * 为预测值

(1)第一组成部分:网络基础建设(Internet Infrastructure)领域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直白地道出了道路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同样,国际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高速公路也离不开网络基础建设这一重要环节。网络基础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的传输线路、数据处理、转接以及接收设备。该领域主要包括电讯商、网络主干网营运商、网络提供商(ISP)以及光缆纤维传输线路、电脑、网络服务器等生产商,如Qwest、Mindspring、Compaq等公司。这一领域的生产厂家都是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力量,同时也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所必须发展的行业。

美国的网络基础建设在规模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随着其他国家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美国这种领先地位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了。1999年第一季度,网络基础建设领域为美国创造了400亿美元的收入,与1998年同比增长了50%。虽然这一增长势头强劲,但与下面三个领域相比,还是略显逊色。这主要因为,美国网络基础建设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基于网络的商务活动开始渐渐处于主导地位。

(2)第二组成部分:网络基础应用(Internet Applications Infrastructure)领域

这一领域主要包括那些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网络软件业或网络服务业。属于该领域的行业包括商务应用软件业、多媒体软件业、网络应用软件业、网络咨询业等等,如Microsoft、Adobe、Netscape、Oracle等公司。1999年第一季度,该领域创造了超过200亿美元的产值,与199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1%。与其他领域相比,该领域的产值增长速度排名第二。

(3)第三组成部分:网络中介服务(Internet Intermediary)领域

在国际互联网上,还有一类企业与一般企业的经营方式不一样,他们不是通过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直接获取收入,而是通过广告、收取注册费以及佣金等方式间接地获取收入,这类企业被归属于网络中介服务领域。属于该领域的有网络内容提供商(ICP)、网络服务中介商等,如Yahoo、Zdnet、ETRADE、VerticalNet、E-Bay等公司。这类企业就好象是一种润滑剂,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维持一个高效率的电子商务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一季度,该领域创造了160亿美元的产值,增长了52%。

如果把前面的网络基础领域看作是电子商务的硬环境,那么网络基础应用领域和网络中介服务领域就可以被视为电子商务的一种软环境。没有这两个环境作为基础,要想发展电子商务几乎是不可能的。

(4)第四组成部分:国际互联网商务(Internet Commerce)领域

这一领域包括那些直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产品或服务销售活动的企业,如Dell、eToys、Amazon、AmericanAirline等公司。根据CREC的分类,国际互联网商务与前面所讲的电子商务有所区别,前者不包括VerticalNet或E-Bay等属于网络中介服务性质的公司,而后者不仅包含国际互联网商务领域的企业,而且也包括了某些属于国际互联网中介服务领域的企业。

从网络经济的四种分类情况来看,国际互联网商务领域是一个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1999年一季度,该领域的企业为美国经济创造了375亿美元的产值,同比增长127%,全年预计达到1700亿美元。如果把国际互联网中介服务领域与国际互联网商务领域的产值加在一起,即电子商务领域的产值在1999年预计将达到2500亿美元。如果电子商务按照这种速度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美国网络经济将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阶段进入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发展阶段,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将推动网络经济其他几个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

网络经济的兴起不仅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CRCE统计,美国与国际互联网有关的就业人数也已从1998年一季度的160万猛增到1999年一季度的230万。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就业人数增加幅度更加惊人,仅1999年一季度,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为美国创造了40万个就业岗位。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能够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持续增长势头。

四、 网络经济与“旧经济”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美国网络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经济从本质上说并非一种全“新”的经济。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固然使得传统经济的周围出现了大量新的行业,但就这些行业而言,其产值规模与整个经济总量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是按照美国商业部对IT行业较为宽泛的定义,1999年,IT行业的产值只占美国GDP的8%左右。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它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交易方式的改变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传统经济的总量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实际上,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交易方式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轮船、火车、飞机的出现使得人类在空间上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束缚,电话、电报、传真机等通讯工具的发明使得人类在信息的沟通上更加方便,这些都为人类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易方式向新的交易方式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而如果要说“新经济”的话,人类早在本世纪初就已进入“新经济”时代了。与工业革命以来的许多发明一样,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工具革命”(Cohen and DeLong,1999)。从这一点来说,网络经济与所谓的“旧经济”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子商务发展得特别快,但大部分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交易原本是由传统的交易方式实现的,这样,交易方式的转变很可能产生了某种替代效应(CREC,1999;ERP,2000)。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国际互联网的交易方式在成本上相对于其他传统交易方式有多少优势。一个人会根据交易上成本的大小在网上购物还是亲自到超市购物两者之间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但他绝对不会因为网上购物更为方便而消费更多的物品。显然,替代效应并不会带来交易规模的扩大,而只会改变交易总量在传统交易方式与网上交易方式之间的构成。

但是作为一种工具,国际互联网毕竟是一种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使它可能成为一种跨国界、跨地区的交易平台。原本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信息阻隔等因素而无法或难以实现的交易可能因为国际互联网的便捷而得以实现,因而充分的信息交流有助于交易规模的扩大。这种由于信息交流的效率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规模扩大可以看作是技术的扩散效应。两个多世纪以前斯密就指出,交易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分工的细化,而分工的细化和扩大将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

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B-B(Business-Business)模式,即产品或服务的交易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另一种是B-C(Business-Comsumer)模式,即产品或服务的交易是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从美国电子商务的最近发展趋势来看,B-B模式交易在规模上要远大于B-C模式交易。

如1998年美国的网上零售业销售额只有7至15亿美元,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贸易额已高达43亿美元,并且有研究表明,到2003年,这一数字将高达1.3万亿美元(ERP,2000)。B-B模式条件下的交易规模优先扩大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显著地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规模。一般来说,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大部分产品并不直接进入最终消费过程,因而这些产品必然是一种中间产品。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根据各种因素决定中间品是由企业内生产还是由外部采购(Outsourcing)来获得。在各种因素中,获取市场有关中间品成本信息的难易程度将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将会把产品的销售放到网上来进行,其中大部分产品面对的不是最终消费者,而是下游企业。同样,下游企业也会通过国际互联网寻找价格最为低廉、质量最好的中间品来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这样,每个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生产成本优势进行合理分工,从而将会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

此外,充分的信息交流也将意味着市场的竞争度大大增加。在传统的交易方式下,由于信息交流的困难,地区之间价格差别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当然,运输费用的大小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大企业会利用各种非竞争手段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在新古典的完全竞争模型中,由于假定信息是完备的,因而竞争也是完全的。但是现实中,市场并非处于一种完全信息状态中,因而垄断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效率的损失。国际互联网的出现虽然不会保证现实中的市场与完全竞争模型完全相吻合,但它毕竟使得信息的交流更为充分,从而竞争也将更为激烈,这些都会在相当大程度上缩小产品价格的地区性差别。因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交易方式被新的交易方式所取代将意味着竞争的激化,并将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因此,如果要说网络经济与旧经济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这种区别就是网络经济中的分工更加细化,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五、我国发展网络经济所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的倡导者是以美国为首的科学技术最为先进的发达国家,受惠最多的当然也是这些国家,这自然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获得好处,更进一步地说,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在这次技术革命浪潮中获得预期收益。

如前所述,国际互联网的革命实际上是一种“工具革命”,既然是工具,国际互联网这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当然也可为发展中国家所采用。发展网络经济的好处还在于,它有可能使得市场分工更趋合理、竞争更为充分,这将有利于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正如电话、传真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可以为我们所利用,我们有充分理由采用国际互联网这种交易方式,把发展网络经济与发展传统经济这两个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正迅速向发展中国家渗透,中国的国际互联网建设与发展仅用了四、五年时间就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网络经济似乎也在一夜之间成为国内各类媒体甚至政府高层人物十分关注的话题。中国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一项调查表明,截止1999年12月31日,大陆网上用户人数已经达到890万,而在1997年,网上用户却只有十几万,发展速度之快由此也可略见一斑(见图二)。

在这些令人惊羡的数字面前,没有人不会去幻想其中潜藏着的巨大商业机会。但是如何发展网络经济,理论界是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些人甚至认为,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入手,然后通过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来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战略已经过时,发展网络经济就意味着政府应该在高新技术行业发挥主导作用。

(图二)

资料来源:吕伟钢,“透析《中国国际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sina.com.cn

人们倾向于把网络经济与高科技划等号,认为发展网络经济就是发展高科技。实际上,高科技不仅有程度之分,更有本质上的区别。有些产品虽然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果,但并不是高科技本身。电话、电视等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但当生产这些产品的技术成熟以后,它们就不再被人们视为高科技产品了。

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Salvatore,1995. 第169页)认为,当一种新的产品出现时,生产这种产品一般需要较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可进入批量阶段,此时对技术劳动的要求就会降低。这样,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较为丰富的低技术劳动力,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就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美国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摇篮,起初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技术和人才优势都集中在美国国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硬件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已逐渐从美国向日本、韩国、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转移,但软件的技术优势和一些尖端硬件生产技术优势依然在美国。由此也可看出,这些国家或地区在IT行业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客观上不容许我们违背比较优势原则去发展脱离我国国情的高科技。虽然网络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分离,但一国发展网络经济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强大的高科技产业为依托。发展网络经济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的(这种成本主要是指在网络的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但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得所支付的成本更小。

支付成本的方式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以自行开发为主,另一种就是以引进为主。对于我国而言,采用前一种方式可能违背比较优势原则,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弊端已是有目共睹。根据我国现状,应当走引进这条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走引进吸收这条路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正确选择。

由于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对于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高科技产品的自行开发成本要远远大于引进的成本。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引进吸收这种方式,发展中国家可以能够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这种优势也就是发展经济学中常说的“后发优势”。因此我们不能以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比较优势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结构也将不断得到优化。近年来随着国内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大批高科技人才不断涌现,有些企业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逐渐在某些电脑硬件及其相关设备的生产技术上取得了比较优势,某些高科技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

实际上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理论依然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网络经济,引入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从而更好地优化和改善我国传统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才是我们在追逐“新经济”的浪潮中应当认真思索的现实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1. 吕伟钢 “透析《中国国际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http://ww w.sina.com.cn

2. 夏业良“论信息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及其研究对象”《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4期

3. 姜建强“国际互联网为什么会拥挤”,《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2月18日

4. 夏业良 姜建强“网络经济略论”《学术月刊》2000年第9期

5.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 Brent R. Moulton, 1999: "GDP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Keeping Up With the Changes",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ashington. http://www.ecommerce.gov

7.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0. http://www.access.gpo.gov/eop/index.html.

8.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1999: "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 Ⅱ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Policy Development.

http://www.doc.gov/ecommerce/emerging.htm

9. Barry M. Leiner, 1998: "A Brief Hisitory of the Internet".

10. Center for Research in Electronic Commerce, 1999: "Measuring the Internet Econom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http://crec.bus.utexas.edu

11. Stephen S. Cohen, J. Bradford DeLong, and John Zysman,1999: "An E-conomy?". http://www.j-bradford-delong.net/OpEd/virtual/technet/An_E-conomy.html

12. Intel Museum; "Processor Hall of Fame,"

http://www.intel.com/intel/museum/25anniv/hof/moore.htm

13. Kevin Werbach,1997:"Digital Tornado: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Office of Plans and Policy,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Washington http://www.fcc.gov/Bureaus/OPP/working_papers/oppwp29.pdf

14. Dominick Salvatore,1995: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1996.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