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城市化的现状和反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很多民众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生,而由于农业的产值极低,且国家实行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致使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了起来,但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却相对非常滞后,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目前在学界已经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那就是农民太多,市民较少,也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较少,而消费的主体市民较少,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即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把许多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城市,从而实现身份的改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化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我们已经从农村地区转移出大批的劳动力,表现在城市化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十几到现在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可以说因为转移使得许多农民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收入上,思想上等等,同时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可以说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会加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注城市化的现状并作出反思

        以前对于许多农民及其子女来说,要进入城市长期居住,必须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招工的方式,因为这是跳出龙门的几乎唯一途径,所以当时如果哪个村庄考取一位大学生,整个村庄的人都会欢呼雀跃,都会引以为荣的,因为这将代表着他将不会再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一生会告别日升而起,日落而息的头朝黄土背朝天日子.一直以来人们都是看不起农业生产,从而看不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一定程度上农民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尊卑的称呼,所以跳出农门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而同时由于当时国有经济一枝独大,遍地开花,在当时都分布在城市,而且都是铁饭碗,所以人们对招工也投入很大的热情,也作为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不过在人们看来通过享受高等教育这种方式被人们认为更有前途些,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化依然在推进,而且推进的速度在加快,但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国有经济一枝独大的情况被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所代替,随着国有企业逐渐从竞争性行业淡出,以及对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不断出台,现在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显著降低,而民营经济则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致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大幅增加,而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却很有限,又由于其它原因,致使就业率很低,再加上前几年还滞留一部分未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待业大军,从这样一个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以前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和到国有企业工作两种跳出农门的方式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可以依靠了,特别是通过招工的方式,现在国有经济的比重已经大为缩小,已经不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力量了,而通过享受高等教育的方式现在看来还是主要的途径,但依然存在一些极需解决的问题,如进行多年的教育投资,最后却找不到工作,这将影响人们对知识,对教育的认识,如前一段时间出现的"知识无用论",其实是有一定现实背景的,如果国家不千方百计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是城市化进程受阻,其它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大问题.

       从现状来看,农民工自发流动成为当今城市化的主流.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农民迫于生计纷纷背井离乡,开始了在外打工的日子,一开始生活是艰难的,但随着对环境的不断熟悉,开始逐渐适应城市的生活,又加上城市发展机会多,人均产值高,致使许多起先出外打工者在短期内迅速积累了一笔财富,而且收入每年依然在增加,同时看到外出务工的实惠,许多滞留在家的农民也自发或通过朋友的介绍也踏上了务工之路,可以这些年打工的队伍是逐渐壮大,虽然他们还未真正溶入所在城市,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城市化现象,至少可以看做城市化的前兆.可以肯定的说这是目前城市化的一枝最大的力量,如果能够继续叔顺利推进的话,在不久将来城市化率会迅速提高,因为这些人相对大学生来说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已经对环境很熟悉了.

       针对目前城市化出现了的新特点也即是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成为最主要形式,而通过享受高等教育达到转移的途径的受阻,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即从长远看通过享受高等教育的方式达到转移仍然会是城市化主要形式,所以国家要千方百计促进高等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和个人将成为市场主体,自办或合办民营经济将成为人们主要的选择,因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也是我们极需做的一件事,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