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的抉择(The Choices that Await China)

 

    最近在网上看到吴敬琏和厉以宁两位关于中国改革三十年的对话,我的总体印象首先是两位自然代表了自己一贯的风格,并且古稀之年仍然坚持各自的分析逻辑,坚持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看法。他们二位讨论的风气依然活跃和独立,两位白发沧桑的老人,这种稍显“固执”的谈风会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可爱的孩童。的确,老人和孩子间的确存在某种相似。也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这段从萌芽开始渐渐成长的话题相映。相信看过节目的人会有与我相似的感受。

整个对话中,在很多观点上我更倾向于吴老的看法。例如对于中国今后的变革,他更强调政府自身的改革,我认为这与我一直坚持认为的结构改革存在一致性。回顾朱镕基总理任央行行长后大力推行的经济结构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等等,都表明一种基本态度,即我们的政府应当从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中彻底的退出。我想,吴老的话中也有这层含义。

但是,我不太赞同吴老的地方在于他描述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主线。当时他给出的答案是第一,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由此进行了全面改革。第三,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种根据中央文件的分类方式在总结我们的成功面前是否是最适用的呢?我表示一定程度的怀疑。提到的这些改革虽然是渐进的,并都是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但我们是否有科学的依据将他们定义和划分呢?我觉得与其说这三项是最成功的改革,不如说是我们关于改革的思想渐进认识的过程。渐进认识过程是可以模糊而缺乏界定边界的,改革成功的经验则不可以。当然,吴老根据重要文件的划分与他强调的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并通过重大政治事件串联改革的主线是一致的。可是,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究竟是怎样的市场经济呢?可能很难说是大众的、权贵的、裙带的。。。抑或其他?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market socialism吗?谁知道呢?即使天才如邓小平,仍然不免要发明一个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这些在二老的对话中也有体现。吴老提出:我多次跟企业家朋友说,勾结官府是中国历来生意人的一条秘诀,但是这绝不是我们现代企业家的安身立命之本。这说明什么?我们现在的企业家群体中存在这样的现象,甚至是一种趋势。

目前政府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政府不应该作为市场交易的一方进入市场。我的判断是,中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每一大步改革,要想有实质性的推进,矛头多半会指向政府现在占据的领域。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即政府的影响力会不断减弱。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情况下,下面官员在影响力减弱的情形下越来越依附于上面的官员。这两种趋势叠加后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权力结构的紧缩与塌陷,也是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提到的金字塔结构的危机。当然,只有引入新的势力才能使金字塔稳定下来。不过不同于作为共和党人的格林斯潘所唱衰的,我对金字塔权力结构的稳定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这股力量已经具备雏形,但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或败可能使之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再次为彻底的结构改革加油!

最后以格林斯潘《动荡年代》里关于中国一章的标题作为本文的题目再合适不过。

 

= = =
Sunny Xi Chen
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rnell University, US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http://web.efnchina.com/web/ecocxi/  Buck School for China Rural Study (BSCRS)

 
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432 Warren Hall
Cornell University
14850, Ithaca, NY, USA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