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虽有萧条之忧,但短期政府始终有应对办法

  最近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中期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远虑”(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甚于“近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表示,目前宏观经济繁荣、高涨的局面具有强烈的短期性和虚假性,上半年宏观经济产出快速增长,价格快速回升的态势,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持久上升周期。
   结合二季度经济数据(GDP增长10.3%),和三季度经济预测数据(GDP增长约为9.2%),以及7月的经理人采购指数将为51.3,而之前却在55左右,通俗的来讲,经理人采购指数反映了企业的采购意愿,是反映经济活动是否活跃的一个指标,指数的下降,无疑意味着市场投资不足,生产意愿不强烈,这为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下跌势头埋下隐患,所以人大研究人员表示了对短期经济将出现此萧条之忧很正常,实际上我们学界一直在说财政刺激并没有使经济回升,充其量只能说短期企稳,因为财富大量消耗后,新的财富积累还没有完成,这也就意味着短期内投资和消费很难平衡,虽然经济形势还很扑朔迷离,虽然经济短期仍有萧条之忧,但历次经验表明,如果并不如膏里,政府总会有应对的办法的,但长期来看对经济驾驭力将削弱(因为基数变大,因为权力削弱,因为掌控的资源减少等等)。
   还记得90年代中期那场严重的通货膨胀,还记得97-98年亚洲的金融危机,还记得两年前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吗?可以说这些危机来势汹汹,但最终却成功抵御住了,原因何在?
    是不是我们抵御的本领较高,我想不是,我想关键是我们愿意缴学费,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缴得起学费,而且理由很充分,比如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损失了多少外汇,又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又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关键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还可以使用,利用一段时间,我想这是短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一方面就在于货币和信贷,可以通过通胀来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还不行,最后我们还可以调整统计数据来实现经济增长,因为本身向外宣布的经济增长都是名义性的,你说增长10%就10%,会质疑,但很难查证,我想就连国家统计局都不知道一个相对准确的经济数据。
   我认为真正令我们忧虑,揪心就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这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更重要的关乎子孙后代的事,目前显现的可能有科技进步。服务业的更深入发展带来的高附加值,以及城市化释放的巨大的消费能力等比较重要的驱动力,但是我认为威力很大的经济增长驱动力而在于竭力使各类人群都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分配利润,虽然这和城市化形似,但神不似,因为城市化的本质在于把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意味着进入市场,但市场化意味着让每个人都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只有进入市场,才能更好的创造财富,改善生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