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行为金融:为投资者把脉

  200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国内3个影响力最大、会员最多的经济学专业网站:中国经济网(www.ce.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www.efnchina.com)和人大经济论坛(www.pinggu.org)携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以“我读人大社经济学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本文获纪念奖。

  行为金融,这个十几年前在经济学界还默默无闻的研究领域,而今已经变得炙手可热。取得如此令人震惊的突破,仅仅靠行为金融作为人类社会复杂现象的理论解释本身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行为金融的异军突起更重要的是凭借其来源于市场而回归于市场的实践价值。

  通常,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参与市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利润,于是,金融市场参与者总是在预测股票、货币和商品未来的价格趋势,并尽可能地相应持有在短期内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头寸。显然,预测已经成为金融市场最核心的部分。没有预测,许多参与者将缺乏对市场未来发展以及进行必要投资的信心。实施预测的动机除了寻求尽可能大的收益外,确保市场不利变化时的安全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对于决策者来说,人们总是期望能消除任何对成功造成干扰的不确定因素。为此,人们创造了从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到资产定价理论的复杂理论体系,不可胜数的市场参与者曾经为这些陆续“出场”的理论疯狂、陶醉过,然而,最终不仅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持续带来预期中丰厚的利润,甚至连理论赖以成立的根基都开始为变幻莫测的市场所吞没。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这些曾经让金融学家和业界大师们欢呼雀跃、引以为豪的传统工具存在着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对参与者的情绪以及影响参与者行为方式的底层心理因素的忽视。纯金融理论并不考虑人们的情感波动、认识偏差和预期,而这些因素常常会导致人们做出并不高明的决策。在现实的市场中,尽管人们知道成功的希望渺茫,但对于回报丰厚、获胜概率微小的机会,仍然会下手一搏。世界上到处风靡的彩票抽奖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许多人会听从一些传言和小道消息或从众,而并不想对一些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基于对市场行为的观测和检验,行为金融学挖掘了影响投资者决策和市场行为的一系列心理因素(规律)。比如,导致认知偏差出现的心理因素有过分乐观、过度自信、证实偏差、控制幻觉等;导致决策过程中片面推断的心理因素有思维固化、过分依赖现有的容易得到的信息,以及对一些特定数据过分关注等等;导致对决策过程错误刻画的心理因素有损失厌恶、确定性损失厌恶等。通过对这些心理因素的分析,行为金融学家得到了许多有趣并且有价值的结论。其直接价值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对金融市场现象和参与者行为更加真实和准确的认识和解读;二是总结出基于心理因素分析的规律,藉此规避行为陷阱,做出更有效率的决策,从而提高投资获利水平。

  对于“金融市场迷宫”中的投资者来说,这种理论的出现无异于雪中送炭。行为金融在创造复杂数理模型量化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开始依据心理学的结论用非数理化的手段来解读金融市场和参与者行为。对于那些扑朔迷离的市场异象和莫名其妙的投资者行为,行为金融开始扮演起“现代医师”的角色,通过分析导致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因素这种“病理学”手段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据此“对症下药”向投资者提供建议,以提高决策效率和获利水平;而作为其中一员的投资者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对市场和行为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再思考,从而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和质量,甚至推动行为金融学的更大发展。

  德国两位资深的金融学家乔拉姆•高德伯格(Joachim Goldberg)和鲁狄格•冯•尼采(Rudiger Von Nitzsch)在其专著《行为金融》中详细阐述了行为金融学指导市场参与者提高决策效率和投资收益的原理。该书从投资者欲望、信息消化、价值判断、心理定位、参与者类型等方面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及其对投资者的建议。高德伯格和尼采的主要目的是以非数理化的手段为投资者“把脉”,同时,他们也取得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突破,那就是通过他们对参与者“把脉”过程的研读,投资者可以学会从为自己“把脉”到为市场“把脉”。这种过程的进阶和反复将不断提高市场效率,从而推进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者行为的结合和互动将促成一个有效率的成熟的市场,从而导致行为金融学的“消亡”和理想金融市场的确立,应该说这也就是行为金融理论的终极使命。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