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情怀成就学术

说实话,刚看到这本书的正标题我有些扫兴,现在的很多作者都爱用这种指点江山的大标题,但读进去往往毫无新意,外延极大而内涵空洞。可是这本书的副标题却强烈的吸引了我,"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是的,就像苏格拉底所说"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果把社会当作一个无数人共同相处协作的系统,那么对于这个正在进行这剧烈的利益和权利重组的社会,学者们早该做这样的审视了。

其实不用做出一副淡泊名利的仙风道骨,我们谁都有对公正和平等的向往,学者们也不例外,当一个人感受到委屈的时候,他甚至根本不需要运用什么理论,就可以做出判断"这不公平"。高校里的读书人谁如果在评职称,分房子,发奖金方面觉得委屈,一定会发牢骚甚至大声疾呼,张维迎先生要在北大搞评价系统改革,动了很多读书人的乳酪,结果因此四面树敌,被别人评价得灰头土脸就是明证。而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知识份子恰恰可以说一直是这个社会转型中仅次于官员和商人的既得利益群体,更大范围的社会不公正正在我们的国家上演。就像在这本书中涉及到的"农民"、"妇女"、"打工者"、"下岗职工"这些被归纳成一个个连小学生都琅琅上口的抽象符号的群体中,有无数个辛酸甚至充满血泪的故事,他们的痛苦指数恐怕远远超过一个在评职称中受挫的高校教师,而他们只有默默地承受。很多读书人走过他们身边,叹一口气"这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扭过头去。古人说"君子远庖厨"何其地贴切!

而在这本书中真要感谢编者,把这么多堪称一时之选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现实中不平等和公正缺失的多角度思考,较为全面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有享誉世界的阿马蒂亚.森,我特别想看看这位以关注贫困、社会不公正著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如何看待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问题?森从"能力"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弱势群体的现状,而不是简单用收入水平,有一针见血的意义,无疑为我们剖析问题打开了更广泛和深入的视角,但是针对中国转型中具体的问题,森没有太深入的分析,所参考的只有婴儿死亡率,人均寿命这样最表面的数据。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个首次来到中国的外国学者,所以更吸引我的是一些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尤其引人入胜的是"现实卷"部分,从收入、教育、医疗、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分析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是由于学术规范的严谨要求,使得很多文章需要罗列各种主义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各个领域围绕社会不公正的问题,往根子上挖,往往逻辑上是同构的,这样从整本书来看有,一些信息就显得重复和冗余,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恐怕会略显沉闷。

其实这些领域的问题即使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也能给你做上两个小时报告,但是读进去你会发现这些专家们在分析问题时展现出的严密逻辑以及对庞杂的现象和数据的归纳能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他们不约而同的关注这个时代最痛的地方,追问问题的根源,冷静和理性的思考背后,同样流露出一种感时忧国的书生情怀。

当看完这些内容你最迫切的想法恐怕就是:我们该怎么办?为此这本书在最后一部分"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从理论上部分的澄清了这样的问题,梳理了我们的思想资源和发展共识,而他们无法回答的部分,则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呼吁,就像本书的编者姚洋先生在本书结尾对于国家责任的呼唤。

所以掩卷之时这些仍然在拷问着我们,令我们焦虑的问题,也将成为对于包括本书作者们在内的所有志于道者的鞭策,这些问题背后有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如果你不能努力说清楚这些问题,如果你不能把你思考的成果和社会分享,别告诉大家你是知识份子。

也许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再审视"这样的著作面世,真要恭喜这些有情怀的读书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时代,你们有福了。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