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走出萧条之路

对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中国经济学界并不陌生。他曾以“新贸易理论”进入顶尖级经济学家的行列。1994年,他的《亚洲奇迹之谜》预言了亚洲增长的衰退,引起了世界经济学界一场大争论。克鲁格曼作为专业经济学家写出了许多经典之作,同时又撰写了许多深入浅出、极富创见的通俗读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著就是这样一本书。

世界性萧条的出现并不是第一次。30年代的大萧条是人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在30年代之前,信奉自由放任的新古典经济学被认为是真理,但大萧条向这种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于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把大萧条的原因归咎于有效需求不足,并提出用国家干预来治愈萧条的主张。凯恩斯主义被称为“萧条经济学”。过去20年间,主流经济学扬弃了凯恩斯的需求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经济学,把研究重点集中在技术进步与长期发展上。这些问题并不是不重要,但“短期中的现实世界已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有问题都涉及到需求不足”。从这一现实出发,“如何增加需求,以便充分利用经济的生产能力,已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正是本书题目《萧条经济学的回归》的真正含义。

对现在而言,萧条经济学意味着什么呢?克鲁格曼指出:“从本质上看,它意味着两代人以来,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方面第一次出现问题,即私人支出不足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越来越成为世界大部分地区通向繁荣的障碍”。换言之,萧条经济学就是要通过国家干预刺激总需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要防止“灾难扩散的可能性”。因为“在一个没有足够需求的世界里,自由市场原则是难以运行的”。

应该说,在拉美、亚洲国家的自由化,包括外向型发展、追求价格稳定、货币自由兑换,以及经济全球化,都对经济增长和对创造亚洲奇迹起过重要作用。但在面临大衰退的今天,再不改变这些政策,“确实犯了将经济政策的教条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大忌”。克鲁格曼批评了这种严重的思想僵化。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无论从任何意义讲,经济分析都不是一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而应该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可以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的工具。用旧的思想来玩新的游戏,正是经济分析发挥作用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通向世界繁荣的唯一重要的结构性障碍,正是那些盘踞在人们头脑中的过时的教条”。这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我想也是克鲁格曼这本书的中心。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