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将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区

蒲勇健 王睿 韩维学 杨丽娟 童作峰 杨秀江 刘俊稀
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
2006,1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在接下来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开始进入一个特别的时期。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经济将实质性地启动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将遵循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综合性的平衡,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产业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解决 “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十一五 ”开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整个社会经济面貌将产生深刻性的变革。中国将和平崛起,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完成了初级工业化,开始进入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的高级工业化发展阶段。但是,毋需玮言,在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我国农业和农村却相对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在城镇居民收入已经大幅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的增长还有待时日。实际上,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就面临在城市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发展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城市化,以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陆续向着城市人口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地区的非农化,在一定时期成为事实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着城市的转移,以及按照这种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就是一个明显的佐证。但是,单纯地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着城市的转移,以及以这种方式为主辅之以使用相对的落后技术并且造成环境破坏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非农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问题,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就是一个证明。无论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还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和农村都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任何国家也不可能通过工业化消灭农村和放弃农业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在工业化的任何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都是存在着的,而且与工业化进程相伴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在工业化开始进入以重化工为主的中后期高级阶段,我国人均收入开始达到和超过1000美金的生产集约化与消费精致化阶段,城市和工业资本及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足以反哺农业的阶段,农业生产的组织面临着新的变革,农村社区的建设也将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倡导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建议》的通过还表明,中央政府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下阶段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体现了中央统筹全局的战略,体现了新的执政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和农村是任何发展的,以及在发达国家目前的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村社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普遍性的趋向。发达国家根据制度选择、非制度因素以及各国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不同禀赋主要采取不同模式以及不同路径使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组织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农业在工业化初期主要利用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来实现农业的规模效应和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中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日韩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业,首先采取了劳动集约和技术引进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当农业技术升级完成后则转向运用机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西欧一些国家通常采取综合发展模式,农业机械化与技术集约交叉进行,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随着农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生产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各国随之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以日韩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三种农业组织类型。另外,各国政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欧美国家主要依靠市场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转变,政府只是利用经济杠杆等手段间接的对农业进行干预和调整;日韩则通过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宏观调控使分散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发展模式尽管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通过土地的兼并首先实现土地资源的规模化生产,然后在这样的规模化生产基础上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完成传统农业向者现代农业的转变,生产的组织也从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组织向着现代农业企业制度转变;接着是农村人口从分散的居住向着集中式的农村社区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社区建设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公共工程投资由此可以从单纯的城市公共工程投资向农村地区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拉动农村消费的基本条件,又是农村人口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条件。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农业早已经是建立在大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充分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现代农业;这种大规模生产以先进技术的应用为特征,以市场交换为目标的经营方式,其生产组织一般为大型农场或者合作社。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以及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成为城市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来源,而且还大规模地出口,为农业生产带来丰厚的利润。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其前提就是以市场导向的高效农业以标准化低成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本身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因为这种大规模农业生产而得以建立大规模的集中居住区,而农村社区的形成使得乡村社会也能够充分享受现代文明。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山川秀美的乡村甚至成为城市白领和富人的理想居住地和旅游胜地。
我们认为,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而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农业发展与乡村建设也有其一般性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推广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就象工业化进程一样,从某种意义上看,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村的今天,就是我们国家农业和农村的明天。我们今天的工业化进程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浓缩发达国家100年前的工业化过程,我们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什么就不能赶超发达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历程呢!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一般性质而言,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文明为标志的新型社会状态,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要体现“六个新”,即新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新的农村居住环境、新的农村社会保障、新的农村文化教育、新的 农村道德规范、新的农村村容村貌,也就是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充满活力、基础设施完善、社区文化丰富、民主法制健全、资源优化配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农村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加速发展,2004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说明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能力。然而,虽然我国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农业发展水平仍旧是以单一家庭经营基础上的传统农业,加上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和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单一化、分散化的特点依旧没有改观,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半自给自足的农业业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中世纪式的传统农业没有规模经济,不能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进行多样化经营以规避风险。而分散无序居住的农户不具有生活、教育、交通基础设施及信息网络建设利用所需要的基本规模,同样不利于农村的建设。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具体内容而论,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前提下建立在土地资源规模化生产,农业生产组织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逐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基础上的生产组织及运行方式,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在享有基本的现代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农村社区,能够与城市人口一样充分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型农村经济和社会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个步骤必然是实现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式经营,它既是采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和形成农村社区的前提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非常必要的。从宏观层次上看,在目前全球化进程中,我国要和平崛起,处理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就需要改变多年来长期依靠出口工业加工产品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启动内需;而拉动内需就需要启动农村市场,把农民的需求释放出来,这就要求首先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工业产品的消费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譬如,农民购买彩电的前提是农村要有电力供应,需要首先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力供应网线设施;农民购买电脑的前提是农村要有网络基础设施,需要首先建设和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农民要购买汽车,需要首先建设和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等等。并且,可持续地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最终要使得中国的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大规模出口。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得多元化,缓解由于单纯出口工业加工产品造成的国际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农民的增收,彻底改变几亿农民收入偏低的处境。最后,我国在加入全球化进程中不仅在工业加工产品上要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在相当长时期里还需要在农产品上要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这会给继改革开放前30年主要依靠工业加工产品出口拉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我国带来今后更长时期的主要依靠工农业产品出口的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事实证明,无论是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通过生产出口产品是大幅增加收入的有效渠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证明了这一规律在城市人口增收上的有效性,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也将证明其在增加农民收入上仍然是继续有效的。但是,实现农产品大规模出口的前提是我们的农产品必须要满足国际标准,其生产过程也要相应地是标准化的生产,这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现代农业技术,要完成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的转变,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同时是要求我们首先要把农村建设成为按照上述内容和目标所定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骤及政策措施
尽管一般来说我国新农村建设既不能简单地走美国模式,也不能走日韩模式,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出发点,改变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整合现代农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实行集约化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导向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通过调整和优化农村各类生产要素配置,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引导生产要素向高附加值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聚集和流动。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的村舍的建造,也不是简单的城镇化运动,而是在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为此,根据我国农村人口多,农村面积大,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各个地区同时并举,遍地开花的具体国情,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渐近式进行:
1. 改变传统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的一个前提是要提高人均耕地占有量的水平,基于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一些剩余劳动力,因此,必须把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转移出去,减少非农人口。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农村地区进行试点,改革农村土地政策,允许,倡导和鼓励城市工商业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农村投资农业项目,主要是大规模租用农村土地建设大型农场,农庄和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这是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必经之道,因为仅仅凭借农业自身是难以积累起足够的资本的;这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形式。目前在我国的工商业资本是足够充足的,但由于工商业项目由于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大量工商业资本难以寻找到有利可图的好项目。城市工商业资本开始进入农业投资领域是未来投资方向的一大特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进行农村产权改革,允许农民将联产承包土地有限期地出租给工商业资本建设大型农场和农庄。农民也可以将自己的联产承包地作为股份加入城市工商业资本一起共同建设新农村农场和农庄。农民进入农场和农庄成为现代农业工人,凭借股东或者土地出租人和农业工人的双重身份获得两份收入,实现农民的增收。城市工商业资本也可以通过与农村土地资本联合组成合作社的方式来建设新农村农场或农庄。部分农民可能在开始对于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持观望态度,这是由于小农意识仍然存在,怕风险是部分农民的通病,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对于土地的直接控制。对于这样的农户,农场或农庄可以采取义务外包的方式,与农户签定协议,规定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农场或农庄指定的农作物种子,按照农场或农庄指定的生产过程,在农场或农庄指导下进行生产,农场或农庄按照合同收购农户的产品。这样农户就基本上没有了风险,是愿意接受的。当他们逐渐尝到甜头后,会主动要求加入新农村建设的。无论按照哪种方式组建新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其共同的特征都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运行,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而不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这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组织形式的本质区别。为了鼓励城市工商业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建议改革农村土地政策,将现有的租期20适当延长,譬如延长至30年甚至50年。
2. 引导和促进城市超市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为未来的新农村农场,农庄及合作社大规模生产出来的蔬菜,花卉,粮食等农产品提供越来越大的市场,同时开辟国外市场,尝试我国生产的蔬菜,花卉,粮食等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城市超市与新农村农场,农庄及合作社之间相互促进,互相拉动的良性循环局面。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3. 政府牵线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按照国际惯例采用卖方信贷方式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构造建高效农业产业。可以采取合资方式与外资联合开发农业项目和建设农场,农庄及合作社。与国外著名链锁店(包括快餐链锁店)联合,争取使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新农村产业组织成为它们的供应商。在此进程中,逐步完成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满足农产品出口标准,走向国际市场。
4. 国家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品服务的投入。目前我国农村的公共品匮乏,而在不多的公共品里面绝大部分又是由农民自己集资实现,这对于收入水平本就不高的农民无疑是个重担。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国家的政策,加大投入,丰富农村的公共品服务。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医疗体系的建立,教育体系的完善,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等等。政府率先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道路建设,电力供应设施建设和网络设施建设等;民间资本和外资随后进入,投资建设更加丰富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政府,城市工商业资本,外资和农村自有资本联合建设其他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卫生医疗体系的建立,教育体系的完善,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等等。
5. 政府,城市工商业资本,外资和农村自有资本联合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培训农业技术工人,实施特殊的人才政策。 包括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城乡人才互动等等。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培养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流动机制,引导城乡人才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互动。目前,农村人才大量流向城市,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的环境和公共品服务缺乏。改善农村环境、丰富农村公共品服务,可以吸引城市人才往农村流动,而城市人才流向农村又会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公共品服务。为此,政府,城市工商业资本,外资和农村自有资本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一起建设乡村农业技术教育学校,部分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组织获得资助。
6. 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国家财政资金进入新农村需要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体系负责这些资金的管理,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已经基本上成为了商业性银行,所以需要建立另外的政策性银行来完成这样的任务。政策性的新农村建设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一起为新农村建设融资。还要借鉴国外的乡村银行经验,建立以股份制产权结构为主的乡村银行体系,大型农场或农庄为主要股东,资本来源是它们携带来的工商业资本和部分富有农民的资金。发展情况较好的大型大型农场或农庄还可以上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合作金融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支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中,还需要建立农业保险系统,为农业项目的投资者控制经营风险提供保障。还要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系。
7. 引导乡镇企业资本进入新农村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目前处于彷徨中,许多乡镇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但不知道如何进行进一步的投资,因为工商业产业领域的投资项目对于乡镇企业家来说比较生疏,风险较大。引导他们投资于农业项目对于他们来说是熟悉的领域,只要政策合适,乡镇企业投资于农业是会十分积极的,这又提供了一部分资本的来源。
8.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农业的时候必须始终贯彻“人和自然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观点。因此,要把农业生产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寻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使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延长新农村农业生产的产业链。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做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纵向一体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新农村农产品生产的附加值,而且还增加了农业工人的就业机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来到新农村农场或农庄工作的局面,从而缩小城乡差别,减小城市就业压力。。
9. 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税收取消以后,政府对农村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被会削弱,不能留下农村组织上的真空地带,另外,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后,农民自己的一些利益只能靠成立自己的合作组织得以保障。因此,要建立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可以促进联合生产,同时也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10.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建立在大规模生产基础上的新农村生产组织要求将农民相对集中地在一起居住,这就给建设新农村社区提供了条件。农村的发展不止是经济的发展,而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加强文化建设。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关系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村的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由此滋生出赌博等许多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内容,引导农民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使农村建设发展有个良好的环境。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还可以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效益,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譬如,中国传统的农业节是非常丰富的,是可以发崛的资源。农场或农庄可以利用这些农业节开展文化活动,如元宵节的闹元宵活动,中秋节的打糍耙,春天的赏挑花和播种节等等都是旅游业的好题材,城市人口会在这些时候倾城出动,带着全家老下去乡下农场或农庄渡假,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另外的收入来源。新农村农场或农庄同时也是山川秀美,风景迷人的渡假村,是城市人渡周末和节假日好去处。
三.将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中国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在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程度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需要首先在部分地区建立试验区或示范区,国家在这些示范区实行政策创新,摸索出一些经验,然后渐次展开,逐步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就象当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深圳为试验区建立经济特区一样。国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内实行特殊政策,因而也是新的经济特区,是农村经济特区。过去我们搞工商业经济改革可以搞工商业的经济特区,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完全可以通过搞农村经济特区作为开端。
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所以新农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建设的初期在全国进行试点,以便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摸索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而我国农村面积占据国土面积的2/3,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2/3,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非常薄弱,如果在全国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将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来看,这种由点及面建立改革试点的做法,符合我国的国情,是被我国经济建设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可以而且必须按照这个发展道路前进。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几个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譬如东西南北中各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提出的建议是——将位于中西部结合部的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必须选择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示范区的农村经济水平,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民自身条件都要求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否则,它就不能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提供一般性的方法。我们认为,把三峡库区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具有一般的借鉴意义,也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产业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解决 “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问题在三峡库区都是同时面临并且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将三峡库区作为全国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将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另外,三峡库区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我国农村的典型特征,这里有山有水,主要是丘陵地带。三峡工程完成后,高峡出平湖,风光无限好,这里将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热点,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很看好,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峡库区是生态经济区,其产业定位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但依靠传统农业难以为广大移民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空间,加上移民们离开沿江边的肥沃土地移居到较不容易进行农作物种植的生地后,传统农业甚至是难以生存的,库区的生态高标准又不允许大力发展工业,事实上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了唯一的选择。通过将三峡库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移民的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所以,将三峡库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是非常必要的。
三峡库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具有一般的借鉴意义。它包括湖北省和重庆市两个省市共计19个县、市、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约1590万人,人口密度相当于全国同类型山地丘陵地区的4.7倍,农民收入不到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2004年,重庆的三峡生态经济区,人均总值仅为6100元,低于全国水平,人多地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活水平低下,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现状在全国农村中具有普遍性。
三峡库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三峡库区,国运所系,移民则是三峡工程成败关键之一。三峡库区新建规划40多万农村移民,其中包括23.4万农村人口的后移,三峡工程完工会淹没大量的良田。然而,三峡库区后备荒地很少,移民安置容量严重不足,大规模的垦荒移民,势必引起水土流失,破坏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移民迁建中,由于大量企业关停并破,造成库区第二产业严重缺失,三大产业链条断扣,形成“产业空心化”,使得库区城镇无力吸收劳动力,无力拉动消费,无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移民和搬迁工作的陆续完成,人们解决了居住问题,还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生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将会成为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万州事件的爆发就是“产业空心化”矛盾上升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同时,三峡库区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呈加速之势,所以三峡库区的建设有利于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着三峡工程的安危成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三峡库区的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意义重大,有着对长江经济带和西南地区的双重辐射功能,可能起到“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间需要大力培育的中间经济区。
那么,在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下,在移民安置任务艰巨的情况下,怎么建设基础非常薄弱的库区新农村?我们认为三峡库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区具备了充分可行性。一方面,为了支持三峡库区的经济建设,许多沿海地区对三峡库区进行对口式扶贫,国家也将给与三峡库区后期扶持资金,六年共30亿元,加上从三峡水库的发电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可将这些输血式的资金部分改为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变消极的库区补贴为积极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另一方面,这个地区有着1、人口规模较大,移民成为库区发展的机遇。2、与库区比邻的直辖市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基础比较齐全,产业互补性强,容易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有充分的能力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支援库区的新农村建设。3、这里有丰富和有特色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及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麻纺丝绸及服装加工业等;一些有特色的产业包括优质柑橘产业,优质草食牲畜产业,优质榨菜产业,优质烟叶产业,优质油菜产业等从长远看具有出口潜力。因此将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是可行的。
将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的前期工作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建设和发展区域性中心城镇,进一步吸收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地区人口规模大,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峡库区移民给库区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着眼于补偿和发展相结合的库区发展新模式,加强对移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利用手头的生产安置费,搞综合开发,把农村移民安置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政府直接组织移民的知识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倡导社会对移民的关心,鼓励大学生走向库区给移民培训工作。同时又可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2、以移民促基层组织建设,百万移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基础干部面对艰巨复杂的移民工作任务,必须进一步转变实现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其次,大力打造旅游业。旅游业作为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活跃经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长江三峡作为中国旅游业的精品线路和重要品牌一直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路的黄金路段上,本身具备旅游产业的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三峡库区旅游业的发展要紧密依托库区的资源优势,突出新三峡,立足大三峡,以自然生态观光和人文揽胜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将库区建设成以新三峡为品牌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来自: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0&ID=85700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