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博客链接:http://blog.efnchina.com/user1/479/11375.html
什么是形式主义?就是注重事物的形式而不注重事物内容的一种思想或生活工作倾向。
在不同的领域,形式主义有不同的现实表现,同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在宗教领域,形式主义代表着一种对仪式、典礼与遵守规则的重视,更甚于其意义的态度与倾向。
在法律领域,形式主义是法学中的一个流派,是指着重审讯过程中的公平更甚于最后的实质结果的一种倾向。
在文艺领域,形式主义是现代西方的主要文艺思潮之一。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在20世纪又有很大的发展,成为许多流派所遵循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原则。形式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以文艺形式为核心,追求文艺的形式结构,把文艺形式的构成因素作为文艺的本质。唯美主义主张,艺术就是感觉所提供的美的形式,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批评就是探讨美的形式。表现主义以艺术形式高于一切。克罗齐认为,“形式”,只有形式,才是美的事实”。提出“艺术一直觉一形式=内容”。形式主义把文艺形式作为文艺创作研究和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文艺的形式有语言、结构等,各种流派对这些形式又有所侧重。俄国形式主义注重语言形式,结构主义致力于文艺的结构形式,原型派追求文艺的“原型”等,它们创造了许多从形式方面创作文艺作品,研究和批评文艺作品的方法。形式主义注重文艺的形式结构和形式美,是合理的、可取的。它引进和创造的一些具体方法,对文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它过分强调形式、用形式排斥内容,把文学作品看成“句子的组合”、“符号原子形式”等.又走到了另一极端,不能不被批评和反对。
在数学领域,形式主义学派又称形式公理派。一般认为其创始人物为希尔伯特,但严格地说,希氏本人的数学观与形式主义学派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只不过不少形式主义者奉希尔伯特为祖师罢了。希尔伯特规划是其数学观的主要体现,核心是:以形式公理化为基础,以有限立场的推理为工具,去证明整个数学的相容性,从而把整个数学建立在一个牢固可靠的基础上。希尔伯特规划的基本内容有:(1)证明古典数学的每个分支都可公理化;(2)证明这样的系统是完备的;(3)证明这样的系统是不矛盾的;(4)证明这样的系统所相应的模型是同构的;(5)寻找一种方法,借助于它,可以在有限步骤内判断任一命题的可证明性。然而,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宣告希氏规划是可能实现的,原因在于他过分夸大了形式研究的作用和形式系统严格证明对于数学真理性的确定性。但是,形式主义学派对数学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希尔伯特奠定的形式化研究方法显示出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大的方法论意义,由于形式主义学派致力于形式化的研究,导致了元数学的产生,把数学证明作为对象研究产生了“证明论”,元数学和证明论是两项重大的数学成果,它使数学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具体生活和实际工作领域,形式主义就是指注重做表面文章,而忽视实际内容的一种态度和作风。具体表现有:一是文山会海。不少地方,会议过滥,文件过多,整天沉溺于繁文缛节,疲于应付各种会议 。二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三是办事注重走过场。四是对人注重虚伪礼节、爱讲面子等。在这几种情况下,形式主义所造成的危害性是极大的,我们应坚决反对。
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
一、天然根源。没有形式,就没有形式主义,形式是形式主义扩展的天然基础。但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需要其存在的形式,没有形式,内容就无法表现出来,所以,形式的存在也是天然和客观的。正因为如此,形式主义也就具有了扩展的天然基础。
二、人性根源。人对事物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容的需求;二是对形式的需求。当然,人们在实质上会更注重对内容的需求,但对形式的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忽视的。由于有这样的需求存在,所以,人们对形式主义也就有了供给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形式主义的供给取决于形式主义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当边际形式收益大于边际内容收益时,人们对形式的供给就大于对内容的供给。当边际形式成本大于边际内容成本时,人们对内容的供给就大于对形式的供给。当人们对形式的供给大于对内容的供给时,形式主义就会泛滥和扩张。
三、知识根源。形式是外在的,而内容是内在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内容的知识,往往需要首先通过了解形式然后才能形成有关内容的认识。这种情况也就为形式的扩张提供了一种知识基础。如学历与知识水平,学历就是形式,知识水平就是内容。但由于知识水平往往难以通过其它手段进行鉴别,这时通过学历这种形式进行鉴别就有了客观必要。
四、信息根源。这里信息根源不同于知识根源,知识根源是指由于人类总体对世界认知知识的不完全性和不完善所造成的形式主义,而信息根源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形式主义。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信息,从而会导致产生不同的行动。如在经济生活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对产品一般会有不同的信息量。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往往会通过增加一些形式来弥补内容的不足。如产品的过度包装就是一个典型。
五、制度根源。在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的制度环境中,会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对形式的追求。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的有效约束,为了防止差错,人们会更加提高个体对事物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形式是内容的外包装,这时人们对形式的注重也就有了一种客观必要。另一方面,不透明的制度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也催生了对形式的需求和供给,如集权体制就容易催生形式主义。
六、文化根源。文化的灵魂是价值观,而人们的行为总是受特定价值观的约束,所以,不同的文化结构,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行动框架。一个注重诚信的文化,形式主义就必然少些;相反,一个缺少诚信的人文环境,形式主义就必然多些。在中国,面子文化就是产生形式主义的文化温床。
对于形式主义,我们应区别看待。这里对社会发展无害或者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形式主义,如一些形式主义的学术流派等,我们可提倡自由生长和规范发展。但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或严重有害的形式主义,如实际生活中的繁文缛节以及工作中的形象工程和走过场等,我们要坚决反对和杜绝。当然,从本质和总体看,对任何事物而言,内容都应当是最重要的,形式应当服务于内容,内容是目的,形式毕竟是工具。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各种类型的形式主义,尤其要减少和杜绝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消除形式主义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需要体制创新、经济创新、文化创新综合推进。这里公开、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是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关键。从长期趋势看,形式主义的消亡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里虽然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形式主义,但人类可以通过变革将形式主义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