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判断中国经济,还是中庸点好

关于中国经济的未来众说纷纭。两本新书为这场辩论带来了更审慎的分析:极端观点并不可取,太过乐观不切实际,担心经济崩溃则更是杞人忧天。


中国经济引发了各种极端且往往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人认为是熊市:增长严重不平衡,浪费严重得难以忍受,经济崩溃迫在眉睫。也有人认为是牛市:过去的表现证明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创新正如火如荼,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强国将很快超越美国。但是在这两种极端之间,还有林林总总的“折衷”看法,认为中国的未来既不会特别光明也不会非常暗淡,这也是两本关于中国的新书采纳的视野。

\


中国问题专家葛艺豪(Arthur Kroeber)的《中国经济: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事》(China’s Econom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为这场辩论带来了严谨性。作为中国的长期观察者,他对这个面临严峻挑战的经济体表达了微妙的态度。葛艺豪指出,常见的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警告其实是被夸大的。例如被认为普遍存在的“过度投资”,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投资增长快于GDP是经济体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这方面,中国的经历与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大跃进”时期并无显著不同。与此类似,对房地产崩盘的担忧也过头了。但他同意中国的增长模式需要改变,这一点毫无疑问。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中国已经太过依赖负债。要成为高收入国家,中国需要创新和高效。总之,作者认为现有挑战并不预示着经济崩溃,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有多棘手。

\


葛艺豪的文笔对于大众读者可能稍显晦涩。记者出身的罗勃·施密茨(Rob Schmitz)的新著《长乐路:上海一条马路上的大都市梦》(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 Big City Dreams Along a Shanghai Road)可以作为对比阅读。它的手法与前者相反:见微知著,从作者长居的这条街道的故事里描绘中国。他看到长乐路不乏时髦光鲜的生活场景,也免不了普通人在转型时期为生存作出的艰苦斗争。 

尽管笔法各有千秋,但这两本书仍有不少联系:都对中国取得的成就惊叹不已,也间或悲叹极速发展中人民付出的代价。在继续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之前,这两块“他山之石”值得我们借鉴。

 书单:

 

《中国经济: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事》 葛艺豪著 China’s Econom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By Arthur Kroeber. 牛津大学出版社

《长乐路:上海一条马路上的大都市梦》 罗勃·施密茨著 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 Big City Dreams Along a Shanghai Road. By Rob Schmitz.皇冠出版社

(编辑:郭倩)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