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茅于轼:经济学与人生

  2011年9月13日晚,汉青研究院“人文修养与道德情操”专题课程第一课在公共教学一楼1205教室举行。本期演讲嘉宾是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先生,茅先生历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五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1993年以后连续三届被选入美国 Marquis世界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等书和百余篇关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此次讲座的主题是《经济学与人生》,由汉青研究院齐豪老师主持。茅于轼先生的演讲生动风趣、旁征博引,他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启发同学们思考经济学与人生的关系。 整个演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经济学与人生的关系;第二,经济学与道德的关系;第三,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茅先生为同学们深刻阐释了经济学的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茅先生指出了经济学与人生的关系:懂得、理解经济学理论能够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进而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接着,茅先生重点讲解了经济学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中外传统文化人类应该向无私的目标努力,但亚当•斯密却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思维,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以利己为准则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茅先生由此谈到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他指出人类简单的利己本质很好地解决了市场经济这个复杂的问题。他同时提到了市场的重要作用,而市场应该符合公平竞争、分散决策的标准。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茅老师指出我们应怀抱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懂得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最后,茅先生谈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这一部分,他着重介绍了边际分析理论,辅以生活实例,指出追求无止境的奢侈生活是无意义的,人应该在满足自身需求后考虑回馈社会、帮助他人,这对社会总体财富的创造是有益的、积极的。茅先生又列举了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并从经济学视角做了深刻的剖析。茅先生说,当每块木板的边际贡献都相等时,就实现了木材这一资源的最优配置,通俗的讲,就是当每一块木板的长度都一样时,能够用最少的木材装最多的水。就像生活中,如果人人都参与奉献,人人都乐于付出,那么社会将会迎来蓬勃的发展,人民将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如我国的改革开放致富于民,致富于国一样。相反,如果人人为己,则社会财富将会不断流失,社会给人的幸福感将会降低。茅先生殷切的提出,希望在场每一位同学都要做一个懂得奉献、乐于奉献的人,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都非常积极踊跃,大家就经济研究成果与政府部门公共福利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经济适用房民生问题以及民间研究组织发展等问题向茅先生提问。茅先生对同学们的提问赞不绝口,肯定了同学们善于思考、积极发问的学习态度,并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他风趣睿智的语言引来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连连的掌声。值得一提的是,茅先生以82岁的高龄坚持站着完成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他的亲和与认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倍受鼓舞、深受感动,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