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6月15日】央行货币司姚余栋首提“供给悖论”

编者按:本文是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姚余栋在华夏新供给研究院2049战略圆桌上的发言,速记稿经本人审定,本文在速记稿上略有改动,未经姚本人审定。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所供职单位无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进入中等偏上的收入国家行列,2012年中国的贸易总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13年中国人均GDP超越六千美元,现在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那时候中国就是人均高收入的国家了,很快人均GDP会逼近一万美元。

弗里德曼说过,“能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的人应该获得诺贝尔奖”,像白重恩老师说的,中国的经济改革确实还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或者不合常理的地方。

什么是中国经验?针对这个问题,在这次会议,我们重点提出“供给悖论”这个理论解释。

什么叫“供给悖论”?Eggertsson2010年发表了文章叫“Paradox of toil”,他提出的“勤劳悖论”这个理念非常重要。Eggertsson这个人有可能将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这个文章非常重要。

在正常的情况下,供给需求曲线是这个图。


我们都知道S是供给曲线,D是需求曲线,但是危机的情况下,需求曲线D会发生反转,供给曲线跟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这时候推进供给曲线的右移反而会导致价格下跌,需求减少(危机的时候市场参与者买涨不买跌)。

这个概念是非常简单的,但是也很有震撼力。Eggertsson解释的时候说一定情况下需求曲线会出现反转,这样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如果你推进供给改革,推到这个地方会导致价格下降,经济衰退。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这是一个合成谬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努力越糟糕,就像凯恩斯说的勤俭悖论。

举例来说,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减少购买,消费者的预期也是减少购买,因此,衰退不是立刻就能结束的,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结果?你不购买了,消费会下降,同时厂商预见到利率已经到零了,价格还要下跌,会导致什么情况呢?实际利率在增加,名义利率接近零了,价格还在跌,厂商实际利率增加了就不搞供给了。所以,整个投资需求也下降,消费需求也在下降,这就跟费舍尔说的债务的恶性循环有关系。通缩导致债务更高,更高以后债务越大,越大通缩越严重,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名义利率逼近零利率的情况下,大家越努力进行改革,越适得其反。

为什么?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努力工作,现在危机了,大家都在找工作,一找工作劳动力市场价格下跌了,本来名义利率下跌了,结果你价格一下跌以后,特别劳动力市场还有一些弹性的时候,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上升,厂商面临实际利率上升,我厂商干嘛要生产?我就会减少生产,减少投资需求,老百姓觉得价格可能还会跌呢,不只这次,是个跨周期的,价格还会跌,我还买吗?我不买了,于是会出现恶性循环,出现震撼性的反转,整个需求曲面反转。

所以,他和Michael Woodford建立量化宽松的理论就基于这个理论,那个时候供给已经不灵了,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量化宽松,拯救需求端才能把这个世界给整回来。那个世界不是正常世界,QE解决的不是正常世界,现在已经初步证明QE还是成功的。

这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求曲线反转会出现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出现在包括转轨时候休克疗法。

供给端的改革是有界限的。所以,这是我们想说的一个核心意思,大家想想,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没有搞休克疗法?一个鸿沟在这儿,你为什么不跳过去到市场经济,现在从这个理论已经很明确了,像华盛顿共识、贸易自由化、市场定价、私有化、萨克斯的“休克疗法”、特别是俄罗斯改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旦出现整个贸易体系都崩溃的情况下,那个时候需求就反转了,你不能搞改革了,越改革越糟,这个时候反过来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

这是非常深刻的,某种意义上不可思议的例子,为什么一定要用量化宽松?就是需求一定要注入流动性,什么概念?改革一定是主动和渐进的,你不要去跳崖式的改革,像休克疗法,那种跳是不行的,反而推不了改革,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惨痛的,也不要完全靠倒逼,等到那天需求反转了,你再改革就完蛋了,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所以,改革的窗口期像凯恩斯说的好的时候不想改,坏的时候改不了,这是凯恩斯在一战、大萧条时总结,人类总是这样的情况,经济好的时候不愿意改,坏的时候改不了,确实这样的道理。所以,中国总是在成功的时候改,这就是中国成功的地方,一定是渐进主动的改革。

需求管理是三驾马车,供给管理的战略就是渐进主动,中西医结合,中医主要是供给端改革,西医就是控制总需求,防范通货膨胀,所以,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三驾马车中国还是供给不足。

我们认为新三驾马车推动中国经济改革,概括为12个字“中央改革,地方创新,个人创业”,中央政府,几次三中全会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改革,是中央锐意改革,然后地方创新,地方创新刚刚白老师也说了特惠制,芜湖那个事情,现在地方创新的例子特别多,包括我们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创新,包括华为也都是地方创新,包括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地方政府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来源,不光是中央政府,还有个人创业。

地方的几次创业,跟大家汇报,因为中国有一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多中心的增长,有不同的渠道,为什么创新?多种原因,中国确实造就了一个制度的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

个人创业我们感觉是蔚为壮观的全民创业的浪潮,1989年,民营企业在国家工商管理局统计中列为私营企业课目,当时80多万,很少,1997年才90多万,大家想想2008年已经到了700万,美国中小企业就是700万,现在我们简政放权,已经形成增长到1000万了,这些还是企业,还不包括那些夫妻店,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有三千万,现在我们有一千万的中小企业,加上三千万的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有四千万,宏大的历史创业的浪潮,但是还不够,按我们人口总数,我们将来企业应该在两千万左右为好,它将来也是推动中国整个供给管理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