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读博士还有什么劲?教授,您教了我什么?

张德存

2004年4月28日


我的一位朋友,几年前考取了一所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很是志气昂扬,说是读完了硕士,要争取在这所大学里再读博士,在所学专业上有所造诣。不曾想两年之后,这位朋友拿到硕士学位后就改了主意,忙着四处找职业。朋友们都笑他“学”志不坚,他却有一肚苦水:“读研这两年,几乎没见指导教授几面,他整年在外做‘项目’挣钱,至多拉我们学生给他当几回廉价劳力,学业、论文一概不问,他教我们什么了?我充其量不过是个‘自学硕士’罢了,再这样读博士还有什么劲?”听来令人愕然。
  朋友的这番经历,不知在大学里是否普遍。不过不久前又听说另外一所大学的9名博士生联名上书校方,要求“炒”了他们的指导教授,理由也是这位教授一心在外搞“项目”,根本不管学生的学业如何,故而知道“教授不教”,并非一所大学之现象。

  教学本是教授的专业,如若“做项目”是与施教相辅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或是与教学主业不悖的科研,当无可厚非;如若“做项目”是他的主业,或是他个人的兴趣、挣钱的需要,全与他理应施教的学生无涉,那么任他去做个“专家”、“研究员”足矣,何必又让他占了“教授”的位、拿了“教授”的薪,还派了学生跟着?这不啻一种浪费,对“教授”这个尊称,似乎也有些亵渎的味道……

  大学乃是“大师行传道授业解惑之教”的学府,无学识渊博学养精湛师德高尚的大师不能成其为合格的大学,有大师而不能展其大师之能、无大师而不求其大师之有不会办成真正的大学。大学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大学教授也是稀有人才,这些年大学扩大了招生,教授少学生多的矛盾更显突出,大学生直面教授听其授课得其指教学其治学之道的需求高涨。于此,正是大学培养大师、教授追求成大师、教学相长的最佳时机。教学是一门学问,是一种须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成就大师的专业。在一定意义上讲,大师的成就是与他教了多少学生、他的学生中出了多少人才成正比的。大学里那些大师自身作成的学问和学术成就,很多也是从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或得自教学实践的启迪和需要。陈寅恪先生一生为教,晚年患了眼疾还为他的研究生修改论文,且著作等身,学术成就绝伦,堪为后辈范。所以那些一年对学生讲不了几堂课、对教学心不在焉的“教授”中,怕是鲜有大师出焉;既使他真做学问,至少也缺了一道得自教学实践的充实和精纯而难做成大学问。教授忙于“项目”而不教难成大师,学生无“教授之教”而学业懈怠,如果中国教育在这个最高层次上有此荒芜,岂不是一大悲哀!当今中国重金以求人才,大学为重金所集之地,若教、学两隔,教授不求其成大师,学生不求其成人才,“千金”散尽何处求复来?

  前些年,大学里就有“请教授上讲台”的呼吁,然而至今看来,这个问题并未很好解决,更可怕的,则是一些“教授”沦落于逐名求利的滚滚红尘。故而教育体制改革,大有必要将解决此问题摆上台面。大学所集的宝贵资源,应多让以教学育人为业的教授享用,不可让“兼业”谋利的“教授”冒领;大学里的利益导向,宜与教授们“以教为业”的志向相符……


jinjian626:

所谓研究生,其主要功课是作研究;既然都已经读到研究生了,自学的能力应该很强了。如果一直要老师“教”,不如就一直上小学、中学、至多大学算了。我自己也在读书,读博士,我觉得老师的指点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味地盼着老师“教”,那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我说这话也许有许多兄弟姐妹要骂我,但这是我的心里话。


shiuan:

所谓研究生,其主要功课是作研究;既然都已经读到研究生了,自学的能力应该很强了

---------谁说中国的研究生自学能力就强了?道理自明,博士生了吗?

如果一直要老师“教”,不如就一直上小学、中学、至多大学算了。我自己也在读书,读博士,我觉得老师的指点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味地盼着老师“教”,那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
---------研究生的老师就教吗?给你指点方向可以吗?教你治学的方法行不?和你一起讨论问题,有时帮你解决问题可以不?研究生的导师到底起什么作用?


价格理论:

以下是引用jinjian626在2004-4-28 13:48:00的发言:
所谓研究生,其主要功课是作研究;既然都已经读到研究生了,自学的能力应该很强了。如果一直要老师“教”,不如就一直上小学、中学、至多大学算了。我自己也在读书,读博士,我觉得老师的指点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味地盼着老师“教”,那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我说这话也许有许多兄弟姐妹要骂我,但这是我的心里话。

我认为 jinjian626 说的蛮有道理的。导师给你一个研究方向后,自己可以自学了。例如我与我的师兄、师姐就集体讨论了产业组织理论、激励理论等基本经典教材。有了这些经典教材后,就必须自学工作论文与经典论文了。


阿麦:

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如果认为研究生已经有自学能力,可以自学了,那么请问:干嘛还要来读研究生生呢?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吗?如果真是这样,名校与非名校的学生除了名气之外,还会有什么区别呢?老师的教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怎么教,教什么。中国的研究生远远赶不上外国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师。


价格理论:

我也部分同意楼上的观点。我特别赞赏平新乔老师的观点,他说清华、北大有世界上最好的生源,但是如果培养不出最好的学生,那是我们老师太差。这是何等的魄力!!!!!!!一个真正的老师!!!!!!!!!

但是我们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海龟老师太少了,满足不了中国的需求。这是现状、这是事实、这是预算约束。

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能用学校名气来排名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许多老师竟然从未在《经济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根本就不写论文(我每次到经济学院浏览教师主页时,都感到中国教育的悲哀,我越发同情张维迎老师对北大教育改革所承受的压力了)。他们许多人只是写本经济学教科书罢了(我认为一个读过经典教科书的硕士,写这些书足以了),或者是所谓的观点经济学家(在XX报纸露露脸罢了)。

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导师的素质(但是不必要求他是海龟派;毕竟这种人才在国内是稀缺商品),能否告诉你世界上最优秀的原版教科书(而不是利用国内人写的),例如读硕士微观最差也得学习Varian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最好是M、W、G的《Microeconomic Theory》,而不是人大吴老师的《研究生西方经济学》,并指导你学习前几章(剩下的自学足以了);能否指导你写作规范(按国际惯例)论文的格式与方法;能否告诉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什么,你如何追踪前沿。。。。。。。。而不是手把手的教给你如何在国内(例如某某学报)发表(所谓)论文。


剩下的就是咱们自学了。例如我的导师,在硕一,让我们利用Varian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大部分章节是他让我们自己上讲台讲课)以及Fudengber与Tirole的《Game Thoery》。这样就使我们有了一定的数理经济功底,对国外论文与教科书中的繁杂的数学公式不再畏惧。之后他又让我们讨论Tirole的《产业组织理论》,laffont的《激励理论》。事实上我的导师这些也不是很精通,毕竟每个人的精力与研究兴趣不同。但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与平台。下面的就只有靠自己了。


溯浪:

在埋怨了两年之后,我终于觉得上面各位学友所说的事情是好事情了!

老师为什么不愿指导学生?老师为什么要到外面去拉项目?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自学自研?

回答问题1:绝大多数的老师没有指导学生的能力

回到问题2:老师到外面去拉项目也是在他的约束条件下做出理性的最优选择

回答问题3:当代经济学如此复杂,人家哈佛还没有几个学生再愿意坐到教室里听呢?你能苛求我们这样吗?

经济学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记得两年以前一位经济学博士这样说的,“不要看我的经济学水平烂,再怎么烂,在未来的十年内,我的水平就是不再学习了总会在中国经济学博士的前30%之内”,呵呵,今年看见他的时候,他告诉我现在在狂补经济学基础理论,^_^,他说好多好多都是没有听说过的东西了。他才30岁,当然还可以补补,但是对于那些年纪已老的,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资本论》上的那一代经济学教授,你能苛求他什么吗?他们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快,越来越大,你说不到外面去走走穴,不去拿几个课题最后还捞一点知识的回报,那还能做什么呢?

师者,传道授业以解惑也。但也要有道可传啊。(不是指全部的经济学教授,仅是指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但是,回想起自己,在一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学科中,作为一个学生,我终于认识到这是一件大好事啊!权威衰变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化,分析范式的不断拓展,思想纬度不断延生,知识和信息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创造,现在想来,觉得选择了经济学,是我的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更是我的幸运,剩下的事情,就是做自己想做的和该做的事情!

人家令狐冲就遇到一个风清扬,我们能够在图书馆的任何一本书中与许许多多的风清扬进行交流,在网络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大师智慧的火花。

但是,我觉得遗憾的是,部分的由于导师的缘故,部分的由于经济学理论的日益复杂和数学的应用,感兴趣的学生确实有点少了,也许这也是多样化吧


毛毛雨:

是不是应该再来一次思想启蒙啊
现在社会乱糟糟的
没有信仰,没有价值观,没有道德伦理,老师不象老师,学生不象学生,官员不象官员,只有农民天生象农民


stevenying:

用户已被锁定学习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要指望别人能给你现成的答案。发出"读博士还有什么劲?教授,您教了我什么?"这种感叹人真让人觉得悲哀。是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悲哀!!


flyupdown:

现在不都是在鼓吹什么跨专业人才吗?像俺原来学计算机的,响应号召跨行学了经济,可碰到的导师都是浆糊高手,完全靠自学,我连学什么,怎么学都搞得不太清楚呢


margearn:

用户已被锁定我水平也很差,但忍不住也想说几句。一个导师如果相对学术水平和能力下降了,也无可厚非,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吗。但导师地品德却没有理由越来越坏吧,既没有水平又没有道德,这样地老师,让我提起来就生气。不信,你看一个博士生导师说地这些鬼话:
1.做学问有什么用?(言外之意是挣钱太少。自己不做也就算了,人各有志,怎么能向学生说这个话?)
2.发表地文章必须把我列为第一作者(无耻到几点啦)
3.大家都是博士
生了,我的这么课不再考试了。我要写一本书,每人给我写一章。(无话可说)
4.你的博士论文研究.....吧(它申请的一个低级课题),这可是很大的创新,顶级命题。
5....
6....


crazyman:

为师者还是要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是说让教授们手把手地教,但至少应该给点引导,给个路子,剩下的还是要学生去“研究”


cbeconomics:

现在真正完全读懂、读完中级教程和高级教程的博导有几个?博导们有没有扪心自问,我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众所周知,现在的博导都是三条腿走路,招生时,招一个政府官员、一个企业家、再就是帮他作研究的无权无钱的廉价劳动力。建议废除博导终生制,应该大刀阔斧进行教育反腐败!

twelve:

cbeconomics总结得非常深刻,大部分博导招的学生都是呈三足鼎立之态。对于博导而言,这样可以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三条腿分别行使三种不同的功能,我是博导我也这样干。
 
jinjian626:

不完全同意。我的导师招生时就不是这样。确实为了学校的发展,有时上面压下来,没办法。事实上,我认为,只要是真正做学问的导师,他(她)一般不愿意招官员、企业家的。我们学校一个老师就说,坚决不再招这类人(他是校长,以前为了学校的发展招过),哪怕为此丢了一切也不招。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57&replyid=268241&id=42908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