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需求价值论5

7、价值与价格

    需求价值论将价值和价格看作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认为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是物与人的关系,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有着不同的衡量尺度,从而在根本上把价值和价格完全划分为不同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列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此,列宁不仅批评了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见物不见人,同时也指出了商品交换价值的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列宁的话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给价值与价格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从表面上看,商品交换是一个人和人之间按一定的规则用自己的物品换取对方物品的过程,可实际上物品交换物品只是交换的表象,本质上是互相满足对方的需求。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是交换并非是两个人都有物就可以交换,进行交换的前提必须是交换双方对于对方的物品有需求,交换才可能进行,有任何一方对对方的物品不感兴趣或认为它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不可能与对方进行交换。一次交换能够成功实施,必然是交换双方互相满足了对方的需求。以物换物是这样,货币交易也是如此。买卖双方是一个对物有需求,一个对金钱有需求,交易的结果是使买卖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所以,商品交换的本质不是进行物的交换,而是互相满足需求。

    当我们对商品交换的本质有了以上的认识之后,再来看社会上的各种交易,尤其是大量存在着的各种非法的、反道德的、不正常的交易,比如:权钱交易、买官卖官、肉体交易、贩卖活人等非商品领域的交易,所有的不解和诧异便会烟消云散。商品交换的规则可以出现在社会生活的任何领域,唯一的前提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存在未能满足的个人需求,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有未能满足的需求就会有交易的存在。

    经济学对于交换的研究,历来都是局限在物与物的交换上,似乎不是物就没有价值,未免有点片面。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物质的以外,还有精神的、生理的等各种需求。在“需求价值论”看来,能够满足任何一种需求都具有价值,都可以成为进行交换的对象。由此我们可以对社会的非生产性劳动的价值问题,包括第三产业,即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劳动价值问题,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他们的劳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就是劳动的交换价值所在。

    一旦我们放开了眼界,跳出了物的范围,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全方位的研究交换的价值问题,就像上面提到的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等问题,就会发现,只把交换价值归于物的提法,实在是太过狭隘。

    交换价值来源于需求,价格则来源于商品交换。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没有商品交换就不会有价格的存在,这即包括商品交换诞生之前的史前社会,也包括未来商品交换灭绝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商品交换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私有制,私有制将物品与需求者割裂开来,形成一个人有需求,另一个人有物品的局面。有需求的人要想得到物品,就必须向物品所有者提供他所需要的物品,双方进行交换。如果不能提供对方所需要的物品,需求者就得不到物品,自己的需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在现实的商品社会中,人的需求分成了两类,能够实现的需求与不能实现的需求。能够实现的需求,是有效需求,无法实现的需求是无效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无效需求不是无意义的需求,无效需求从需求的角度看,它是真实的、客观的,只是因为拿不出对方所需要的物品,而使需求无法实现。一个饥饿的乞丐,看着商店的食品流口水,可是他没有钱,他的需求是无法实现的需求,但他对食品的需求可是绝对真实的。上面提到的,物的社会需求价值=社会需求总量÷物的总量,这里的社会需求总量是社会的真实需求,其中也包括无法实现的需求。就如社会对食品的需求,乞丐的需求也在其中,因为他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尽管他身无分文。

    有效需求对于社会经济的意义重大,因为是它构建了社会的商品交换。经济学所说的有效需求是指“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里面的需求是指自身的需求,支付能力是相对他人的需求。支付能力就是物具有的满足他人需求的能力。在实际的商品交易中,支付能力的代表就是金钱,金钱也是卖方需要的物品。商品交易的过程,就是实现物品从所有者手中向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者手中转移的过程。当物品与支付能力(金钱)联系在一起时,价格便产生了,价格形式所表示的就是单位物品与支付能力(金钱)的比值。在宏观上,一种物品的平均价格,用公式表示就是:物的平均价格=物的社会支付总量÷物的总量

    不同物品的社会总量不同,对应的社会支付总量也不同,因而形成物品价格的千差万别。物品的社会总量取决于社会生产的状况,物的社会支付总量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和需求状况。消费者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决定对各种物品的支付,这些个人的支付汇总在一起,就是物的社会支付总量。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职业的人其收入状况和需求状况都不同,而且其中的最高和最低差别巨大,所以同一物品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相对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支付总量有多有少,因此,物的价格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呈现出大小不一、起伏不定的状况。物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成为社会物品流通的原动力,社会资源与社会财富则由于流通得到重新配置和分配。

    真实需求、有效需求、支付能力,是社会商品经济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人对物的真实需求集中起来是物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总量与物的总量的比值形成社会需求价值。社会需求价值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效需求是真实需求中的一部分,它演变出物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总的支付能力决定着物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关系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它的变化会随时影响社会资源与社会财富的配置格局。

结  语

    行文至此,已对需求价值理论作了初步的介绍。如果你能接受并相信一切物品的社会经济价值都是用需求度量产生出来的,那么,你就会赞同以下的结论:什么是物的经济价值,社会需求就是物的经济价值,社会对物的需求越大,经济价值也就越大;社会对物没有需求,那它就毫无经济价值。

    社会经济就是建立在“需求价值”上的一个客观价值体系。这个体系的座标是以社会需求的大小为刻度,所有的事物都以社会对自己的需求量为坐标,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确立自身的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组建起整个庞大的经济帝国。

    这就是需求价值理论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 弗.冯.维塞尔(奥)著/陈国庆译  《 自然价值  》   商务印书馆1982年6月版.

3.大卫.李嘉图/周洁译《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 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3985/11684.html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