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漫谈中国存量和流量经济学

文/韩文秀(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今天我讲的这个题目是中国经济当中的存量和流量问题。重点是存量,对于中国存量经济学,这个问题是大家既熟悉也陌生,既是一个新鲜的,又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因为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当中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很系统的,很成熟的体系。我希望今天采取一种漫谈的方式,对中国经济中的存量和流量有关的问题谈一些我自己的认识。总共是大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关于存量和流量的基本关系。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存量问题呢?我们说一个人如果是家族四壁的时候,他想我只能靠我的劳动获得收入;当一个人家财万贯的时候,他肯定会想怎么样能够以财来生财;当债务的工具非常的丰富,非常发达的时候,有些人想到要用有限的资本以小博大,甚至有人想到空手套白狼。

在当代中国,可以说流量问题还非常的重要,我们天天接触。与此同时存量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所以对于存量问题的演变规律应该加强研究。

什么是存量?什么是流量?

流量指的是一定时间跨度类的变量。好比有一条河,截一段的水量是多少,可以说是水流量,是一个流量概念。

存量是一个时点上面的一个量值。比如说一个湖,它能够盛多少的水,是存量。

流量和存量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在经济指标当中,像产值之类的需求、供给等等都是流量。像资产和负债、人口数等等是存量指标。

具体来说GDP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概念,这就是一个流量。国民财富它就是一个存量。每个人的收入是流量,有家庭财产就是存量。

从行为的角度,英国的经济学家希克斯很早的时候就指出,他认为当期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是一种流量的活动。同时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有资产持有活动,是存量活动。有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大辞典,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认为那些为现期内消费而购买的叫做流量需求。购买是为了把它存起来的作为资产的需求叫做存量的需求。跟这个相对应的,比如说供给,从现期的生产当中提供的供给的货物是流量的供给。从过去生产当中,从库存当中向市场提供供给叫做存量的供给。

由这样的概念的话,就有了流量需求和流量供给之间的均衡问题,存量供给和存量需求之间的供给,加上存量加流量需求和存量加流量的供给,这两种之间的均衡的问题。由此可以做一系列的复杂的模型。我们今天要讨论一下流量和存量的关系,尤其是着重讲一下存量问题。

存量和流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存量它来自于流量的积累。资产、负债等等都是如此,每年借款在不断的增加,在某一个时点就会形成债务的余额。流量不断积累形成了存量。

另外一方面,我们这个存量也可以衍生出流量来,我欠了银行一笔债,每一年我需要向银行偿还利息包括本金,利和本每年需要还多少,这个就是个流量,从存量当中衍生出来的。你要有股票、基金这些金融资产的话,它也可以给你带来红利,这个红利或者说这个收入对于我们来讲又是年度的一个流量。

关于存量我想把它作为重点的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

一是我们说可以由物质形态的存量和价值形态的存量。所谓物质形态,假如说港钢铁生产能力,中国至少有8亿吨,全国城市住房有两百三十亿平方米,这些都是物质形态的。地方性政府债务有多少?审计署公布了一个数,大概有17.9万亿。这个就是价值形态的。

二是我们可以说有积极的存量和消极的存量。积极的存量可以把各种资产,各种财富看作是积极的存量。像负债还有污染程度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存量。用一句时髦的话说,积极的存量可以产生正能量,消极的存量可能会带来负能量。

三是存量它也有一个质量的问题,比如说两个国家,假如说都有一百亿平方米的住房。但是房子和房子的差别很大,有些可能是高楼大厦,有些是土坯房,有些是贫民窟,质量是有差别的。汽车也是一样,中国现在每年生产两千多万辆汽车,累计汽车的存量也很大的,你可以跟美国的汽车,同样数量质量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银行的资产也是一样,比如这个银行说我有十万亿的贷款,另外一个银行可能也有十万亿的贷款,但是不良资产率还是不太一样的,贷款质量是不太一样的。

四是存量还有一个结构的问题。流量有结构存量也有结构。所谓流量结构,我们讲收入分配结构是流量问题。财产的分布就是一个存量的结构的问题。同样说债务的话,日本政府的债务规模非常的大,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0%还要多,大概是2.3倍的样子,水平是相当的高了。日本的债务当中,90%以上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欧洲有一些国家,它的债务水平跟日本差不多。比如说像希腊、意大利等等,从结构来讲,它的持有者绝大多数都是外国投资者,这个就会产生出相当不同的结果来。通常来说,如果是存量这个结构不合理的话,那么它调整起来的难度比流量结构的调整还要难。

五是存量有升值和贬值的问题。像物质形态的存量,像房屋、设备等等都有一个生命周期的问题,所以都有一个折旧的问题。不同的物质形态的存量,它有时候在一个时间段之内,它带来的贬值或者是升值,这个结果有时候会有非常大的差别。从小的来讲,现在或者将来或者过去都有这个投入,很可能十年前有一个人花一大笔钱买了一大堆红木家具,现在价值上升了很多,甚至翻了好几番了。同样一笔钱,另外一个人买了一大堆家用电器,甚至进口的家用电器,那个时候也很贵,可是到了现在以后发现一文不值了,放到家里头还占地方。包括你买苹果手机也是一样,假如说苹果4、苹果5一开始出来的时候都买最新的这一款,那个时候肯定都是很贵的,它折旧的快,过了几年以后一大堆手机,折扣打的非常厉害。物质形态同样如此,建筑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有价值,要是看我们自己有一些建筑的话,几年前建的,会觉得实在是看着不顺眼,很想把它给拆了。所以这个存量有升值和贬值的问题。

六是存量有临界点和警戒线的问题。从一个人来讲,他可能拥有一定的金融资产,按照一定的收益率,金融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每一年所得的收益,就有可能会跟其他的人单靠自己的劳动的平均收入差不多。如果他拥有资产更多,很可能不用干别的,就光靠红利就能够比别人得到的收入水平更高。资本论的时候讲到什么叫渤澥,有一个临界点的问题。从国家、企业或者个人来讲,债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每年所需要支付的这个利息和你当年你可能有的这个收入相比,就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如果债务太大的话,或者是利率变化上升太多的话可能会支付不起了,甚至有破产的风险了。我们欧元区知道有一个条约,规定欧元区国家政府的债务余额相当于GDP的比例应该在60%以下,赤字率应该在3%以下,这就是所谓警戒线的问题。60%实际上是一个存量的警戒线,3%赤字率相当于一个流量的警戒线。

这些是我能想到的基本的概念,存量有不少独特的特征,我们应该好好的来研究所谓的存量经济学。

第二方面的问题讲一下存量和流量在若干领域的应用,或者是时政的分析。

第一是关于国民财富和GDP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定义,国民财富它可以包括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它们的综合。

所谓这个生产资产或者是生产资本实际上是人造的,我通过投资,建这个大楼,建了一个工厂,买了很多设备,是属于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不用说了,像土地、环境。人力资本是我们通过教育、健康、营养使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创造财富或者福利的能力。至于社会资本不太好理解,它可以说是连接生产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之间的纽带。

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佩蒂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我们天天所进行的经济生产的活动,就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所以从GDP和财富积累的关系来看,我们中国可以说有很多独特的有利的因素,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

这个有利的方面,我们知道如果GDP是积累财富的重要的源泉的话,那么我们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过去三十年平均是接近10%的增长速度。再一个是我们的投资率、储蓄率比较高,都在40%以上。像美国、欧洲比较低了,基本上在20%以下。所以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加速财富的积累。

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我们的不足的地方。咱们的GDP质量比较低,所以GDP当中可能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是更大的比例难以形成这个财富。甚至还会有财富的损失。汪洋同志现在是国务院副总理,他过去在广东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说我们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我们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盖了三次,浪费了大量的成本。但是真正形成财富的也就是那一笔。这个很形象。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可以说还是相当多的,从网上、报纸上去查可以查到很多。

1998年的时候,云南修了一条公路,叫昆路公路,正式通车十八天就出现路基塌陷,路面开裂。重庆有条有名的彩虹桥,1999年的时候刚建三年就塌了,造成四十多人死亡。广东也有一些大桥还没有装修就塌了。湖南、上海等等,好多地方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有人就说,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却很少有五十年以上的建筑。大家想想或者看看是不是。哪一个建筑是五十年以上的?它能占多大的比例?过去沈阳有一个五里河体育场,2007年的时候就给拆了;2006年的时候,山东青岛有一个著名的地标建筑,青岛大酒店,也是整体爆破;2010年的时候,南昌有个著名的地标建筑,叫芜湖大酒店也是整体爆破;合肥有个维也纳花园小区,正在建十六层,还没有完工的时候,就被整体爆破,就给炸毁了。类似的情况应该说还是相当的多的。不仅过去在做,今后还有类似的情况。

实际上我们中国因为投资规模大,现在每一年我们新建的建筑量是在世界是最多的,最大的。每年有20亿平方米以上建筑量。使用的全世界的水泥、钢材也是比例非常的大。但是我们平均的建筑的寿命据一些专家分析,说只有25到30年。可是我们建筑是有标准的,民用建筑建设的通则就讲了,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它的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应该是100年,一般性的建筑应该是50年以上。但是我们实际上现在好多建筑也就是二三十年就拆了。形成对比的就像一些发达国家,像英国、法国、美国等等,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英国是130多年、法国是80多年、美国是80年。

所以说年度经济活动并不见得就能够带来财富的同步的增加。在GDP增长活动,在积累财富的过程当中,很可能就会有很明显的跑、冒、低、漏的情况。

世界银行过去算过一些国家财富变化的情况。从2000年到2005年,我们中国人均的GDP是增长了14%,而人均国民财富增长了34%,中间就差了很多。差不多有二十个百分点。但是发达国家情况跟我们不一样,像美国人均GDP增长了8.1%,而人均的国民财富增长了10%。日本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失去的十年,过了十年失去了二十年,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低的,有时候甚至是零增长。但是它的财富并不见得没有增长,实际上还在有所增长。2000年到2005年日本人均GDP增长5.6%,而人均国民财富是增长了7.8%,美国和日本的发达国家,它的财富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而我们这两个速度关系正好相反。

对财富各个国家的情况,以及经济学家曾经做过测算,结论大体也差不多。从我们来讲,我们经济增长快,但是财富增长相对来说要慢一些,但是我们自己跟自己比了。要是我们的财富增长速度跟美国、日本的财富增长速度比较的话,当然我们还是要更快一些的。

前面说了很多国家,在这里专门对中国和美国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财富问题做一个比较。

第一,我们中国财富的存量和美国相比的话,还有相当大的差别。道理很简单,财富主要是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积累的结果的话,美国很早的时候经济规模是世界第一,比我们每年经济规模要大很多。年产出多年来是持续比我们多的。2005年的时候,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3万亿美元,当时我们中国只有2.3万亿美元。GDP的差距是5.8倍。财富是多大的差距呢?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2005年的时候,美国的全部公民财富是217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25万亿美元,差距是8.7倍。再往前推的话,1995年的时候,美国的财富的存量比我们更大一些了。

要是从人均财富的角度来讲的话,因为我们的人口毕竟多,我们有13亿人口。所以人均的国民财富比美国更少。美国2005年人均国民财富73万美元,而我们中国不到2万美元。所以美国是中国人均财富的38倍。当然日本、英国那些国家从人均财富角度比我们要多。与此同时要看到一个重要的事实,虽然我们量还小,但是我们增长的速度还是比美国、日本、英国等等要快的多。

第二,中国经济过多少年我们要赶超美国。按现在这个缩小差距的速度来发展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会赶上美国的经济总量。哪一天你经济总量,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和美国差不多了,甚至比美国还多了,到那个时候心里也要清醒,我们经济财富的规模和美国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因为财富差距是多年积累的一个结果。

我曾经在1996年、1997年,在法国做过一段短期的访问研究。我做过一个粗略的预测,认为中国有可能在2025年前后,经济规模赶上或者是超过美国。这样一个预测的话,现在很多的机构也都有类似的这样一些预测或者说法。还是我刚才所说的,即使我们流量赶上美国,也要看到存量还是有差距。如果把存量当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的话,也就是可以说到那个时候,在综合实力至少物质综合实力方面跟美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两个国家财富的总量差不多了以后,在质量上面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它国家之间也有类似的这样的情况。我想举一个很特别的例子,这个例子不一定准确,但是似乎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我们知道航母既是财富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经济实力重要的一个标志。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总共有多少航母?总共有20艘,其中美国有10艘,那么其他的所有的国家加起来是10艘。等于一半对一半。但是美国的航母每一艘排水量都在十万吨以上,加起来它就有一百多万吨。而另外其他的国家加起来排水量总共只有35万吨,也就是说其他国家所有的航母加起来仅仅相当于美国总的排水量的三分之一。单个的项目的技术水平、战斗能力来讲,应该说美国的航母是领先的。我这样讲并不是说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而是想说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我们要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不仅要在总量上、数量上,而且也要在质量方面来赶超更发达的国家。

第四,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只有中国和美国之间可以类比的一个财富现象。什么现象呢?美国过去很多年,也曾经是长期存在贸易的顺差,出口很多,进口相对来说少。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是几十年存在贸易顺差。因此这两个国家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可是这个财富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美国是黄金,中国是外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是全世界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1952年的时候它曾经有两万吨的黄金。简直是不得了,比航母还厉害了,占全世界的65%还要多,也就是三分之二的黄金都在美国。到现在美国还有很多的黄金,有八千一百吨,占全球的是四分之一还要多。我们中国这么多年贸易顺差积累的是外汇,去年底的话我们有3.8万亿美元的外汇,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预见将来我们双顺差的态势可能还会继续的持续,外汇储备也可能还会继续的有所增加。一个国家到底是储备黄金好呢?还是储备外汇更好呢?这个问题很难。甚至有时候也没有办法选择,不能说现在把3.8万亿都买成黄金,不可能,现在全世界没有那么多黄金卖给你,你要真买的话价格就会飞涨。

美国的话可以说历史上黄金的价格也是跌宕起伏,最多的时候,黄金是1800多美元,跌到很低的时候,跌到1100多美元。但是美国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黄金都卖了,或者把所有的黄金都打造成金项链,而是放到仓库里头。我们的外汇储备是有收益的,买的美国的国债,欧洲政府的一些债券,收益率不是很高。所以怎么样用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是人们多年来一直议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存量问题。

第二个想讲一下财富效应和负的财富效应,大家学经济学的话都清楚了。财富效应就是资产价格上涨导致资产持有人财富价值明显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信心就增强了,就会多消费,就会带动经济增长。股市上涨的时候,下馆子的人就多了。如果资产价格下跌的话,也会导致人们的财富缩水,降低消费信心,抑制需求,影响到经济的增长。这可以看成是负的财富效应。

当财富的规模足够大的时候,那么财富效应的影响就很大,就会成为我们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主体行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在我们现在来说到了对财富效应特别关注的阶段。美国学者曾经多年研究,财富效应可以包括房地产和股市。一般来讲房价上涨所产生的财富效应要大于股价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美国如此,中国同样如此。美国研究的结论是说房价如果增长一个美元的话,增加消费是0.08个美元。如果股市财富效应是0.04美元,股市的财富每增长一个美元,消费支出是增加0.04个美元,这是正的。负的话,也就是财富缩水的情况下,股市可能是0.07。当然都是一些测算,或者说计算,并不一定特别的准确。

我们中国也是类似的一些情况。有这样的财富效应的话,我们就要认识到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确实要注重房价有相当多的年份持续的上涨,现在不同城市出现房价的分化。有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停滞,有些个别的有所下降。我们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特别是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或者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要关注负的财富效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叫做房奴效应。所谓房奴,我买房子欠了很多债,每年要还银行不少的钱,全家节衣缩食,影响了其它方面的消费了,所以叫房奴效应。

第三,财富管理,财富调节和收入的调节问题。一个国家越富裕的话,那么财富管理越重要。当然这个家庭来讲同样如此。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现在财富管理在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蒸蒸日上的这样一个行业,三十多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财富管理是个什么概念。可以说由财富管理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提高它的效率之后,它很可能以财生财,加重收入分配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衡。

财政管理是有助于钱生钱,甚至财富拥有者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和途径来成更多的收入,积累更多的财富。也可能导致所谓的马太效应。

你要是到银行就知道了,或者到专业的管理机构就知道了。对财富管理的客户有很多优惠的,有一些基础服务对于普通老百姓是收费的,对于大客户你就可以是免费的。有些稀缺的投资机会优先留给那些大的客户,不卖给普通老百姓。还有一些投资产品收益很多,但是我的门槛也很高。有些理财产品,10万就算小的,我50万作为一个起点,一般老百姓就被挡在外面了,所以就容易产生马太效应。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收入分配的差距,现在是在高位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像经济系数是在0.47到0.48之间。在全世界,在发展中国家都算是比较高的了,但是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这种状态。但是我们这个财富分配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方面的权威数据是缺乏的,但是一些机构的研究成果还是有的。像世界银行,在2010年的时候,它的研究认为中国1%的家庭占有全国41%的财富。西南财经大学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发表过一个调查报告,认为中国10%的最高资产的家庭是拥有64%的全部的资产。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的话,全球富豪榜中国内地上榜的人数从2005年的两个人,到2014年是152个,占全球的比例最早时候只有百分之零几点,现在接近10%。全球最富有的个人当中,中国已经占到差不多10%了。考虑到我们还是发展中一个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国家,所以在全球富豪榜的排名迅速的攀升,也表明我们在收入分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缓解的时候,财富分配的差距问题正在以加速度的方式在演变在积累,要引起重视。

有些创业奋斗得到的财富大家并没有什么嫉恨,大家都觉得是成功的标志,像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都是认为他们是成功者。但是话说回来,一个社会如果收入差距过大,财富分配的结构过于悬殊的话,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来的,都可能造成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上升。这样一种分配结构,它对于消费来讲也是会有负面的影响的。不利于消费的持续增加。国际上讲经济再平衡,对中国的期盼希望我们的消费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上升要怎么做呢?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的话,可能造成总体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率会偏低或者说降低。一方面低收入者消费倾向是高的,愿意多消费,但是我没有钱,缺乏有购买能力的消费意愿。高收者的、或者特别高收入者的家里什么都有了,也不会增加更多的消费。所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和全社会的财富的结构,应该说既关系到公平,也关系到效率。

还有一个内容是关于资产、负债和杠杆。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的金融危机都是表现为资不抵债,不管是内债、外债、长期债、短期债、政府债、企业债或者是家庭的债。所以它希望我们弄清楚资产和负债的情况。这个就非常有意义。在这个方面我们过去多年以来,对于我们中国资产负债状况,或者我们家庭怎么样,一直不是太清楚。而发达国家的确有它的很独特的地方,经济学来讲,威廉佩蒂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曾经算过英国总共的财富有多少,都有具体的数据。当然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最近我们中国有几个研究团队,几个团队不约而同开展了对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开拓性的研究。李扬、马俊、曹远征他们牵头做了中国资产负债表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异的一些地方。但是这项研究是非常的有意义的,它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启示,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全社会的杠杆率,或者说全社会的负债率很高了,210%多了,全社会各个部门的负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200%多,已经很高了。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必须要去杠杆化的阶段?是不是明年就应该去杠杆了呢?如果继续上升的话还有多大的空间呢?这个关系到宏观调控问题。

有人讲分部门来看,我们有些杠杆率已经越过了警戒线。社科院报告就讲,我们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达到113%,跟发达国家平均90%这个比例来讲的话已经偏高了,所以需要高度的警惕。对于这次国际危机原因的分析,有人说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也有人说是现金流量表的危机,究竟如何,也是需要认真的来分析的。

我们说在物质形态上有时候也可以说有负债或者说负的财富的问题。比如说滇池,滇池显然是一笔财富,但是现在滇池的污染比较厉害,假如人们没有限制的向滇池排放污染物的话,滇池就可能变为一笔巨大的负资产,负的财富。我们其他很多地方像湖南,有一些金属加工企业,周边的土地、森林都是财富,但是如果企业不受限制的排污的话,那么可能会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地下水污染也会转化为负的资产。可以说在很多国家工业化进程当中都有不断的发警告,但是又不断的重复这种前车之鉴,这个方面我们确实要警惕。

再一个方面的时政例子,生产能力和物产存量的问题。特别是以钢铁作为例子,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是现实当中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问题。产能它的变化往往有两个不同阶段。第一个是产能不断扩大的过程,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加速的一个过程。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进入另一个阶段,也就是需要去产能,产能过剩了,钢铁就是如此。在去产能化的过程,往往也是投资和经济增长减速的一个过程。钢铁很典型,从2000年到2006年,我们中国钢产量从1.3亿吨扩大到6.4亿吨,年均增长18%。这时候我们工业增长速度是11%,我们的GDP的增长速度是10.5%。这些都是水涨船高的,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的严重了。不管是十一五计划、十二五规划都是要求要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淘汰落后的产能。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就开始减缓了。全国是这样,你要从个别的地区来讲更典型,典型的是河北省。河北省钢铁生产能力,2012年的时候据说是2.9亿吨,能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跟过去比河北省经济增长也非常快,有一句话,欠债总是要还的,所以现在河北省再加上现在雾霾天气,要治理雾霾,所以去产能的压力非常大。而一旦要动真格压缩产能的话,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

今年前两个月河北省的工业增长速度是3.6%,过去都是两位数,现在一下子比去年低了8.6个百分点。可以看到去产能化实际上它的影响是很大的,威力是很大的。我们在面对产能过剩的矛盾,同时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当然存量问题还有很多,最后我想简单提一下做存量分析的话,在政策上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一共有六点。

第一点,我们要通过提高我们发展的质量来高效的积累国民财富,提高财富的质量,粗放GDP增长的话,明显快,但是财富积累的时候要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提高工业的质量,服务业的质量,投资的质量,消费的质量,出口的质量等等。这样才能够提高我们流量转化为存量,或者是GDP转化为财富的效率,提高财富的质量。

第二点,我们的工程建设一定要建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不能够无缘无故的赶工期改规划。大家听到过我的项目提前完工了,把它作为是好事,其实要想想,进入严格的限制,越是提前越应该严格的来验收。因为提前的事实表明不是原来的设计有误,就是你的施工有问题。所以大家如果出国的话见到很多国外的著名建筑,尤其是教堂,教堂里面豆腐渣工程很少。像德国的科龙大教堂,它开始建于1248年,到1886年才建成,耗时是六百年。巴黎圣母院也是建了180多年。所以当时设计的人,当时从事施工的人,他是看不到建成之后竣工的那个典礼的。我们确实也应该提高规划、设计,包括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绝不能一片地方,十年前我规划是绿色用地,十年后我发现起来一大片高楼大厦,你的规划的严肃性完全的丧失了。

第三点,调整和优化存量结构的力度。存量结构如果扭曲的话,调整起来难度会更大。包括像财产类的税收,像房产税、遗产税等等,将来我们应该抓紧研究、借鉴、引进。像遗产税的话,有人说征起来很难,而且会影响到财富向海外转移。其实发达国家像荷兰,1598年就开始征收遗产税了,包括房产税都不存在技术上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使将来说遗产税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它的必要性。

第四点,要加强和存量有关系的警戒线、临界点、转折点、饱和度问题的研究,这样才能防止有些问题积重难返。经济预测当中一个很难的问题是怎么预测到经济走势的转折点,或者叫拐点。这个东西很难。很多存量问题跟这个转折点、拐点有联系。

第五点,要把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结合起来,一些存量如果能够用活的话,就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增能量。像资产证券化,用得好的话,就可以把现代资产用好,用活,提高银行资金配置的效率。

第六点,更加注重软实力存量的积累。我们跟美国或者是其它发达国家相比的话,我们的物质资产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加快地来缩小差距。但是人力资本需要更长的时间,你很难浓缩式的培养一个大学生,培养一个科学家。所以人力资本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软实力又是未来国际竞争最重要的因素。

总而言之,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中国的家底是越来越厚。我们可以说正在进入财富时代,在进入资产负债的时代。从国际比较来看的话,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主要是流量方面赶超发达国家的话,现在已经进入了存量赶超的这个时代。GDP的规模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十多位上升到现在的第二位,而我们现在经济增长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只要我们经济继续保持7%、8%的中高速增长的话,持续一段时间,更加重视资产负债等等存量的管理,更加重视国民财富更高效率的管理的话,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我就讲到这里。

(责任编辑邮箱:zhouhz@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