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序言

一、英文版序言(中译稿)

 

这项研究开始于10年前,当初是作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关于中国农业经济的一个系列研究项目之一。但是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的事态发展,带来了关于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整个问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和具有哪些主要内容,更是问题的核心。后来我考取庚款留美,到了哈佛大学继续学习和研究,使我认识到一个农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应该作为世界性的问题来加以考察。但一直到现在,就我所知道的书刊文献资料,尚未有一种对此问题作过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本书是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探讨这一问题的初步尝试,但不可能包括这一问题的所有问题。

这里要特别提到,对于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手工业和所谓“乡村工业”,在本书中只作了有限的论述。但工业化对它们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书限于篇幅,只好留在今后再作详细讨论。

借此机会,我对在哈佛大学学习和研究期间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布莱克(John D Black)教授,他是李亨义(Henry lee)基金讲座教授,在他的指导下,我进行《农业国工业化》博士论文的撰写。再有厄谢尔(A P Usher)教授,他关于工业化问题和区位理论的许多思想,对我有很大的教益。同时我还要感谢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秘书麦当劳(Althea MacDonald)女士,以及哈佛大学出版社主要编辑人员,在本书付印中所给予的帮助。

张培刚

1947年9月

 

二、自序

 

本书写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但思想上的酝酿,却早在30年代初当我在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时,以及毕业后参加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业经济的调查研究工作时,便已开始。当时我经常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将如何走上工业化的道路。20世纪40年代初,我考取清华公费留美,进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先学习工商管理,后又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史和农业经济。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除了具体了解到美国的一些现实情况外,更从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中较多地阅读了有关英、法、德、美、日、苏联诸国从“产业革命”以来各自实行工业化的书刊,从而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农业国家的工业化是一个带世界性的问题。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两三年,我想到大战后的中国迟早必将面临如何实现工业化这一复杂而迫切的历史任务。因此,以中国的工业化为中心目标,从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将要遇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调整和变动的问题,将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但在我当时所阅读的书刊中,还没有看到一种专著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英文原稿以《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为题,作为博士论文完稿于1945年冬,就是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初步尝试。

1947年春,哈佛大学决定将本论文列为《哈佛经济丛书》,于1949年出版。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1969年,英文本又在美国再版。1947年到1948年间,当时跟随我在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的两位研究生,现任武大经济系教授的曾启贤同志和现任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的万典武同志,曾经根据论文原稿将全书译成中文,但我未予出版。

三十余年过去了。在这个期间,曾有欧、美、亚、拉美等地区的一些经济学者来信询问或专程来访,想同我讨论本书提出的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却未能再继续从事这一问题的研究。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以来,特别是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实现了我国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提到了议事日程。像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正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尽快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就成为我国经济学界所要从事的重大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要研究我国或任何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无疑地主要是根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但同时也要了解外国实行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从中有所取舍和借鉴。我原来撰写的《农业与工业化》,就其所提出的问题、所搜集的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以及所作的某些分析,容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参考,并可作为我自己继续研究这一问题的起点。但原稿写成于三十多年以前,自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世界的一些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一切特点和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本书原来的分析,重新加以考察和探讨。更者,我国现在所实行的工业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从而又需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专题研究。为此,我特于去年秋冬间制定出新的写作计划,拟将全书扩大为上、中、下三卷,仍冠以《农业与工业化》的总标题,而将早已以英文本问世的本书作为上卷,加上分标题《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第一次以中文与我国读者见面。接着我计拟在数年内,写成中卷《大战后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再论》和下卷《社会主义中国农业与工业化问题研究》,陆续出版。回想我撰写本书上卷时还只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而现在我已年届古稀,看来要完成本书后续部分的写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但当此祖国四化建设宏图大展的历史时刻,我一定以“老牛奋蹄”的精神,尽力实现这一写作计划。

本书上卷中文版,仍以曾启贤、万典武两同志的中译稿为基础,特在此向译者致谢。从去冬到今秋,我自己又花费了近十个月的时间 (大部分是我重病后住在医院治疗和疗养的时期),前后三次,把中译稿从头到尾,逐段、逐句、逐字地进行了审阅和修订。在内容方面,为了历史存真,除了个别词句外,我未加以任何改动,全部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在译文方面,则在准确性、文风以及用语、用字习惯上,我做了比较多的修改和核正。当年在撰写本书时,往往假定“社会制度是给定的”,或者指出“对社会制度不予考虑”。在分析上,采用了经济学中常用的抽象法,因而本书的结论,对于一切发展中的国家可能均有参考价值。

 

张培刚

1983年10月,于武汉市

华中工学院经济研究所

三、传世经典 震撼再临

 

中国最接近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第一位夺得大卫·威尔士奖的中国人、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代表作,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作者认可的中译本

陈岱孙、董辅礽、高鸿业、谭崇台、厉以宁、张五常、林毅夫、周其仁、田国强、胡鞍钢、何炼成、史晋川、梁小民等众多著名学者鼎力推荐!

 

书名:农业与工业化

书号: 978-7-300-19851-4

作者:张培刚

页数:292页

出版时间:2014.11

定价: 42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名人推荐

 

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培刚·张。

 

——霍利斯·钱纳里教授(Hollis Chenery),世界银行

 

他(张培刚教授)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在国内经济学界是没有争议的。因为他是最早建立自己的、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一条模式。

 

——厉以宁教授,北京大学

 

当我得悉培刚同志的论文于1947年获得“威尔士奖”的时候,我觉得十分高兴。高兴的是终于看到了有一个中国留学生跻身于哈佛大学经济系论文最高荣誉奖得主的行列。它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一新兴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开先河的著作。

 

——陈岱孙教授,北京大学

 

我们经济学界把他称为“发展经济学之父”,我觉得至少应该是这样。(20世纪)50年代我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在老师给的参考书目中,我意外发现了有一本是中国人张培刚写的《农业与工业化》英文本,那是唯一的一本中国人写的书,这是很不寻常的。

 

——高鸿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我是(20世纪)80年代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访问学者第二次去到美国,当时邀请我的是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艾玛.阿德曼(Irma Adelman)教授。我到美国后,在伯克利社科分馆找到了《农业与工业化》英文书,我就把这本书给她看,阿德曼非常感慨地对我讲,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发展经济学,这本书得到了她的肯定。所以这本书在国外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且也得到了现代学术界的承认。这都不是传说,我自己是历史的见证人。

 

——谭崇台教授,武汉大学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应该有机会迎来一个中国经济学的大师在世界上辈出的时代的来临。但是,要掌握这个时代,我们有很多地方应该跟张培老来学习。

 

——林毅夫教授,北京大学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当时的领导人能够读一读张培刚先生的著作,或者像今天的政治局那样,请张培刚先生讲几课,那么中国的历史可能就会改写。

 

在五十年代实际上,南有张培刚先生,北有马寅初先生,他们俩都对中国的发展我称之为做出历史性的知识贡献。

 

——胡鞍钢教授,清华大学

 

◎编辑推荐

 

本书获得哈佛经济专业最佳论文奖,并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哈佛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迈克尔·费希尔(Michael Fisher)曾盛赞,该书是丛书中最具影响力的巨著之一。

 

本书被国际经济学界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的著作。著名学者梁小民认为,张培刚在本书中主张把农业作为产业的一部分,要求把农业和工业作为整体来发展,而不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观点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更具前瞻性。对于我们如何推进城镇化进程仍有借鉴意义。

 

◎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是第一本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学术专著,曾获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在国际上声誉卓著,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1969年,英文版又在美国再版。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将面临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为中心目标,从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调整和变动的问题。作者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中,向英、法、德、美、日、苏联诸国,寻求“产业革命”以来它们各自实行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并立足于农业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以考察。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述评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第二节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第三节 区位理论分析方法

 

第四节 分析方法评论

 

第二章 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一、人口与食粮

 

二、食粮与经济活动的区位化

 

三、收入与对粮食的需要

 

第二节 联系因素之二:原料

 

一、加速原理与周期变动

 

二、原料成本与工业区位

 

第三节 联系因素之三:劳动力

 

一、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二、人口的职业转移——劳动力自农村转入工商业以及自工商业转入农业

 

第四节 农民作为买者与卖者

 

一、农民作为买者

 

二、农民作为卖者

 

第三章 工业化的理论

 

第一节 工业化与产业革命

 

第二节 工业演进中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

 

一、发动因素:企业创新管理才能及生产技术

 

二、限制因素:资源及人口

 

第三节 工业化的类型

 

一、工业化的开始

 

二、工业化的程序和阶段

 

三、工业化的速度

 

第四章 工业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与农业改良

 

第二节 当作生产单位的农场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

 

一、机械化的方式

 

二、机械化的条件

 

三、机械化对于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 农作方式的重新定向

 

第五节 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第五章 工业化对于农场劳动的影响

 

第一节 关于“补偿作用”(Compensatory Effects)的诸种学说

 

第二节 劳动在农业收入中所得的份额

 

第三节 劳动力从农场到工厂的转移

 

一、关于行业间及区域间劳动力转移的学说

 

二、机器代替农场劳动力

 

三、工业对于农场劳动力的吸引和吸收

 

第六章 农业国的工业化

 

第一节 农业与中国的工业化

 

一、简释

 

二、农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三、农业上的调整

 

第二节 从工业国到农业国的资本移动

 

第三节 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贸易

 

一、农业与工业之间贸易的特征和转变

 

二、农业国与工业国的贸易条件

 

三、农业国工业化对于老工业国的影响

 

结语

 

一、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改革及改良

 

二、所谓农业与工业的平衡

 

三、农业国与工业国的经济关系

 

四、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几点讨论

 

附录(一) 对“工业”概念的探讨

 

附录(二) 农业作为一种“工业”与农业对等于工业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