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赖建诚:萨伊定律非凯恩斯创见

赖建诚   发表于2014-02-25 06:55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是法国经济学者,逝前一年担任法兰西学院的政治经济学教授,1826年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

  ● 误解与坚持,在现代科学界里一直存在。今日我们深信的观念,对后人而言可能是简单明白的无知,这是科学进步的常态,就别再责怪先贤了。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是法国经济学者,逝前一年担任法兰西学院的政治经济学教授,1826年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国外会员,代表作有《政治经济学》。现代版的萨伊定律为: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

  或许你没听说过另一个有名的法则:斯蒂格勒命名法则(Stigler's law of eponymy)。史蒂芬·斯蒂格勒(Stephen Stigler)是芝加哥大学的统计学教授,他父亲乔治(1911-1991)是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父子都以学识渊博幽默嘲讽知名。学界通常以某位知名人物替某项原理命名,例如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就命名为萨伊定律。“Eponymy”就是追求祖名:找出某项法则或原理的始祖。

  斯蒂格勒在1980年提出一项命名法则(law of eponymy):没有一项科学的发现,是依它的最早发现者命名。也就是说,科学界以人来命名的法则或发现,都是“认错了祖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大家把这个法则命名为“Stigler's law of eponymy”,其实早在斯蒂格勒发现之前,学界早就知道真正发现这条法则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罗伯特·K.莫顿(1910-2003),他儿子罗伯特·C.莫顿(1944-)以财务经济学的贡献,1997年获得诺贝尔奖。也就是说,莫顿才是Stigler's law of eponymy的发现者,但现在却都称之为Stigler's law。

  问:这项原理告诉我们,萨伊不是最早发现萨伊定律的人。

  答:有人说《国富论》(1776)已有“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的见解;这项概念詹姆斯·穆勒(1773-1836)在1808年提过,那为什么现代人称它为萨伊法则?主因是凯恩斯的《一般理论》(1936)太有名,大家跟着他误认为这是萨伊的见解。

  问:萨伊是谁?萨伊定律的重要性何在?

  答:如果你想进一步理解萨伊的生平与著作,英文版的维基百科是理想入口。经济学界分析萨伊定律的论文多如过江之鲫。当然也不要忘记凯恩斯,因为《一般理论》(1936)的主旨,就是要推翻古典学派奉为基本概念的萨伊定律。

  夸大地说,萨伊定律对古典学派的重要性,犹如天文学上的“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般理论》就是要改变基本认知,把学界带进“日心说”的时代:1930年代的经济大恐慌,起因于供给过剩,也就是说,供给并不会创造本身的需求。解决大萧条的药方是反其道而行:通过财政赤字与公共建设,创造有效需求、提供就业机会,这是马尔萨斯(1766-1834)早就提出的处方。

  问:萨伊不是最早发现萨伊定律的人,那么谁是给萨伊定律命名的人?

  答:我再转述三项八卦,之后进入较严肃的学理议题。(1)其实“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这句名言,也不是源自凯恩斯,那是他取自美国的经济学者哈兰·麦克拉肯(1933):价值理论与商业周期(Value Theory and Business Cycles),但因未注明出处,大家误把这句名言归功于凯恩斯。

  (2)知名的芝加哥经济学者弗拉克·奈特(Frank Knight)在1928年的论文“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理论问题”(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in the problem of modern capitalism)就提过萨伊定律:“交换经济的基本定理(有时称为‘萨伊定律’)就是说,某项商品的供给就是另一项对商品的需求,反之亦然。同理,总合供给和总合需求必然相等,在此概念下,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这表示奈特比凯恩斯,更早提出萨伊定律的名称与内容。

  (3)谁最早提出这个名称?是美国经济学者弗雷德·泰勒(Fred Taylor)(1855-1932,1892-1929年间在密歇根大学任教),在《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1925年第9版)。他在此书中有一章名为“萨伊定律”,除了解说它的意义,还追溯到古典学派中的相关见解,认为萨伊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泰勒在该书201页说:“这项原理我称为萨伊定律。虽然从前已有许多作者解说过,我认为萨伊对此事的表达最特出。”

  简言之,萨伊定律的名称是泰勒在1925年首先提出;奈特在1928年也解释了它的名称与内容;“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这句名言,是麦克拉肯在1933年提出的。《一般理论》(1936)借用了这个名称、借用了这句名言、借用了这个观念,但都未注明出处,后世以为都是凯恩斯的创见。

  问:听了这些小道消息,我还是不明白:连小孩都知道供给不会恒等于需求,为什么凯恩斯之前的众多杰出学者竟然奉为真理?

  答:如果我没有现代科学知识,每当我仰望无际的天空,我愿意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每当我登高四眺,总是很难说服自己说地球不是平的;如果不是从人造卫星相片看到蓝色的地球,我怎么会相信它是个球体?19世纪末英国的地质学者,根据《圣经》的记载,推论地球年龄大约六千多年。这类的科学无知在历史上俯拾皆是。

  问: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20世纪之前的学者,会接受“供给恒等于需求”,或“供给创造本身的需求”,难道他们看不到日常生活中显著的反例?

  答:20世纪之前当然有人不相信萨伊定律,最著名的两位是马尔萨斯与马克思。马尔萨斯的见解之前已解说过许多次,他认为供给不足不是萧条的主因,“有效需求不足”才是重点。马克思的视野与见解更犀利:这是资本主义体制的本质问题,资本家只顾生产,通过剥削劳工追求利润极大化,必然的结果是生产过剩、景气衰退、民不聊生、资本主义灭亡。

  身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学家,例如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穆勒,认为生产者是精明理性的,规划生产时必然已想好这些产品的出路,没有理由过度生产造成库存,就算有短暂的供需失调,通过市场机能的调整必然会回到均衡,没有必要担心长期的市场失衡。

  问:这些学者看见过农业歉收,也知道欧洲各国争战的后果,但在认知上仍然不敢推翻萨伊定律。

  答:这种普遍的心态现在说来很奇怪,我也不知如何替他们辩解。同样的道理,古埃及时代就知道地球不是平的,哥白尼之前也早有证据,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是科学界还是不敢推翻教会的解说。经济学界没有这种不可推翻的权威,不知为何还遵循与事实格格不入的旧说,直到1930年代才被凯恩斯推翻。英法两国的百姓在11-18世纪时,相信国王有特殊的神授能力,通过触摸病灶能治好结核菌引起的颈部脓肿。

  这类的误解与坚持,在现代科学界里还一直存在,例如我们一直听天文学家说,在大霹雳之后经过137亿多年的膨胀,才有今日持续扩张中的宇宙(与平行宇宙)。这种宇宙膨胀说深入人心已久,但新近的见解认为这个概念是错误的。我的意思很简单:今日我们深信的观念,对后人而言可能是简单明白的无知,这是科学进步的常态,就别再责怪先贤了。■

(作者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


更多讨论请参考: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6&ID=426369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